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 第71章 强国安邦之策

京城,一处破旧的客栈之内。

一个年约三十,身穿洗得发白的儒衫,面容清瘦的落魄书生,正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刻苦攻读。

他叫宋濂,乃是江南名士,此次入京正是为了参加三年一度的科考。

他才华横溢,文章写得极好,但因家境贫寒无钱打点,在京中备考举步维艰。

“咚咚咚。”

房门被敲响。

“宋兄,还没睡呢?”

一名同样在此备考的士子,端着一碗热粥走了进来。

“是李兄啊。”

宋濂放下书卷,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正看到关键处,睡不着。”

“宋兄,你听说了吗?”

那李姓士子将热粥放在桌上,一脸神秘地说道。

“何事?”

“关于定北王殿下的事。”

李姓士子压低了声音,

“我今日在茶楼听说,殿下不仅在北境为牺牲的将士立了英雄碑,还派人千里迢迢地去为一个战死的无名小卒,送去了封赏和田契!出手之阔绰,庇护之用心,简直闻所未闻!”

宋濂听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

李姓士子一脸感慨,“都说咱们这位定北王,是杀伐果断的军神。今日一听,才知王爷更是心怀仁义的圣主啊!视士卒如手足,践承诺于微末,此等胸襟,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

宋濂听着友人的感慨,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他想起了自己。

十年寒窗,饱读圣贤之书,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遇到一位赏识自己的明主,一展胸中所学,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吗?

可看看当今朝堂。

太子仁厚,却失之于宽纵,其门下多是些夸夸其谈的腐儒。

秦王勇武,却失之于暴戾,其帐下皆是些只知杀戮的莽夫。

这样的主君,都不是他心中所求。

而这位定北王……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外拒强敌,内抚士卒。

最重要的是,他重诺,他仁义。

这,不正是自己苦苦追寻的明主吗?

原本因为前途渺茫而有些晦暗的眼神,此刻重新亮了起来。

他连夜研墨铺纸,将自己数月来对于科举制度积弊的思考,以及改革的方案,尽数落于笔端。

当窗外的天光从漆黑转为鱼肚白时,他才搁下笔。

次日一早,宋濂径直穿过了平日里士子们聚集的街道,对那些前往国子监或名师府邸的同窗视而不见。

他拿着那封凝聚了自己毕生心血的策论,在定北王府门前跪下,双手将策论高高举过头顶。

“草民宋濂,有强国之策,欲献于定北王殿下!”

门房的下人,见他只是一个穷酸书生,本想将他赶走。

但不知为何,当他们看到那书生虽然衣衫破旧,但脊梁却挺得笔直,眼神更是亮得惊人时,竟鬼使神差地将此事通报了上去。

而此刻,王府的主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礼部官署。

萧济安终于从那间堆积如山的旧案库中走了出来,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只觉得浑身都沾满了故纸堆的霉味。

当他走到官署门口时,却意外地看到了那辆熟悉的马车和那个正掀开车帘,向外张望的身影。

王若薇见他出来,眼睛一亮,连忙提着裙摆下了马车。

“你怎么来了?”萧济安有些意外。

“我听说你又在库房里待了一整天,连午饭都没用。”王若薇走到他面前,取出手帕,心疼地擦了擦他脸上沾染的灰尘,

“再这么下去,身子都要熬坏了。”

王若薇拉起他的手,不由分说地将他往马车的方向带,

“走吧,别直接回府了,我陪你出去走走,透透气。”

萧济安看着她眼中带着期盼与关切的神色,心中一暖,笑着点了点头: “好。”

“好。”

两人没有回府,而是让车夫随意地在城中行驶,他们则如同一对最普通的夫妻,信步走在洛阳城繁华的街市上

这是他们成婚以来,第一次如此悠闲地并肩而行。

王若薇的脸上,带着一丝雀跃。

她时而看看路边新奇的小玩意儿,时而被远处传来的吆喝声所吸引,那份属于少女的活泼,让她整个人都生动了起来。

走着走着,前方一家名为“悦来”的茶楼里,传来一阵阵雷鸣般的喝彩声。

“说得好!先生再来一段!”

“赏!给先生打赏!”

两人好奇地对视了一眼,也走了进去。

茶楼内座无虚席,说书先生正讲到精彩之处,唾沫横飞。

“……却说那定北王殿下,回到京城,面对那泼天的富贵,却依旧没忘掉那个在雪山上冻死的小兵!

他派人找到了小兵的家,送去了百亩良田,三百两白银!还亲自嘱咐人,照着那半块木马,用最好的沉香木,给那未出世的孩子,雕了一个一模一样的!”

“各位看官,你们想啊!那可是亲王啊!他图什么?他不图钱,不图名,他图的,就是这天底下最难得的两个字——情义!”

满堂喝彩!

王若薇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听着。

当她听到周围的茶客们交口称赞着自己丈夫的仁义,用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语气谈论着他时,她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扬起。

她转过头,偷偷地看了一眼身旁的萧济安。

他正端着茶杯,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安静地听着,像是在听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

可他眼中的光,却比这满室的灯火还要亮。

王若薇忽然觉得,自己过去十几年在相府闺阁中所学的一切、所见的一切,都不及眼前这个男人让她看得更清楚。

他让她看到了,权谋之外,还有道义;利益之上,还有人心。

她的手在桌下,悄悄地握住了萧济安的手。

萧济安的动作停顿了一下,随即反手将她柔软的手掌握在了自己的掌心。

两人相视一笑。

这份宁静很快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王府的管家刘福,气喘吁吁地找到了他们。

“王……王爷,王妃……可算找到你们了。”

“何事如此惊慌?”

萧济安皱眉道。

“王爷,府门口出事了!”

刘福擦了擦额头的汗,急声道,

“今儿一早有个落魄书生,跪在府门口不肯走,说是……说是有安邦定国之策要献给您。这都快半天了,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小的们怎么劝他都不起来!”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了一份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的文章,递了过去。

“这是小的们从他手里拿来的策论,请王爷过目。”

信上的字迹谈不上飘逸,却笔力刚健。

而信上的内容,更是让他眼前一亮!

“……科举之弊,在因循守旧,不重实务。所取之士,多为皓首穷经,善于空谈之辈。于国,无益;于民,有害……”

“……欲强国,必先强吏。欲强吏,必先改制。臣以为,当于经义之外,增设‘策论’一场,专考钱粮、水利、军事、律法等实务之学。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为天下寒士,打开晋升之阶……”

这封信里所阐述的观点,与他这些天在故纸堆里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他想的还要深入,还要周全!

萧济安的目光在那份策论上停留了许久。

随后他看了一眼身旁同样露出好奇之色的王若薇,笑道:

“走吧,我们回去,见见这位能写出安邦定国之策的先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