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 第131章 流言蜚语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第131章 流言蜚语

作者:浅一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0:58:15

转眼间,朝堂上超过一半的官员都站了出来。

他们大多是世家出身,或是来自科举兴盛的江南和京畿地区。

萧济安的改革,无异于从他们身上割肉,动摇了他们家族赖以延续的根基。

反对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冲着龙椅上的天武大帝,和那个站在大殿中央孑然而立的身影。

太子朱标的眼中带着得意的神情。

三皇子刘邦更是低着头,幽幽的笑了起来。

老五这一招,看似直指科举弊病,大义凛然,实则触犯了帝国最庞大,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利益集团士大夫阶层。

他这是在跟全天下的读书人作对!

萧济安站在那里任由那些恶毒的揣测和指责落到自己身上。

他用洞察技能,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脸。

【吏部侍郎张恒:该死的老五,我儿苦读十年,就等着今岁秋闱金榜题名,他搞什么分地取士,不是断我儿的前程吗?绝不能让他得逞!】

【江南道御史刘申:陛下本就对江南士族有所猜忌,若再让此法通过,朝堂之上,哪里还有我等江南士子的立足之地?】

【太子太师孔文正:祖宗之法,岂容一竖子更改!老夫今日,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扞卫圣人大道!】

果然,触及利益,远比触动人心要难。

龙椅上,天武大帝依旧面无表情,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下方这场近乎失控的争吵,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无人能懂的光。

终于,他抬起了手。

吵闹的太和殿,立刻安静了下来。

“此事,容后再议。”

话落,天武大帝随即起身,在一群内侍的簇拥下直接离开。

“退朝——”

尖细的唱喏声响起。

一场足以掀翻大夏朝堂的风波,就这么虎头蛇尾的暂时结束了。

当百官纷纷退出殿门时,整个朝堂的势力版图已经分成了两派。

以太子太师孔文正为首的清流文官们,一个个面色铁青,眼神中燃烧着被触及信仰的怒火。

他们聚在一起,低声咒骂着萧济安的离经叛道,那场面,仿佛这位刚刚拯救了数万灾民的济世亲王,已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

而另一边,太子朱标和三皇子刘邦,则不动声色的交换了一个眼色,嘴角都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们深知,萧济安如今民望正隆,父皇又对他心存愧疚,想要单凭构陷来扳倒他,已是难上加难。

但科举不同。

这触动的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根本利益,是维系帝国文官体系的道统。

萧济安这么做,等于是以一人之力,向整个世家大族和清流文官集团宣战。

他们甚至不用亲自下场,只要在背后轻轻推一把,那股由天下读书人汇成的巨大力量,就足以把萧济安靠民望撑起来的地位拍得粉碎。

果不其然,朝会结束不到一个时辰,济世亲王萧济安那份惊世骇俗的科举改革奏折的内容,就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聚集的茶馆酒楼。

“听说了吗?济世亲王上奏,要改科举!以后考算学、律法,不考诗词歌赋了!”

“何止啊!我还听说,他要搞什么‘分地取士’!以后咱们江南才子,和那些西北边陲的人,录取的名额竟然要一样多!这……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他一个领兵打仗的,懂什么叫治国安邦?懂什么叫圣人教化?他这是要把我大夏的百年文脉,连根拔起啊!”

“我们十年寒窗,学的都是圣人经典,他一句话,就要毁了我们的前途?绝不能容他!”

京城的读书人顿时炸开了锅,愤怒,质疑,恐慌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他们觉得自己被背叛了,他们之前有多崇敬那个孤身进入疫区、拯救万民的济世亲王,现在,他们就有多么憎恨这个试图砸掉他们饭碗的屠夫。

回到王府时,王若薇早已等在了前厅。

她见丈夫归来,连忙迎上,为他解下厚重的朝服。

“朝堂之上,可是又不顺了?”她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关切。

“不是不顺,”萧济安任由她为自己换上轻便的常服,笑着说道,

“是太顺了。我刚递上去的折子,怕是已经点燃了半个朝堂的怒火。”

王若薇为他整理衣领的动作顿了顿。

“科举改制?”

“嗯。”

王若薇沉默了片刻,她心思聪慧,自然明白这份奏折背后所牵动的利益有多么巨大。

“夫君,你这是要和天下所有的世家作对。”

她看着萧济安,清澈的眸子映着丈夫的脸,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从没指望过他们会善罢甘休。”萧济安一把抱她入怀,

“若薇,这世上的路,越是难走,就越是值得去走。”

....

东宫,书房。

太子朱标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听着心腹谋士的汇报。

“殿下英明!那萧济安自以为得了民心,就能为所欲为,却不知道他这次是惹上了大麻烦!科举是天下读书人的命根子,他竟敢动世家和江南士林的蛋糕,简直是找死!”

朱标嗤笑一声:

“我就是要让他知道,民心,有时候是最没用的东西。在真正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他看向那谋士,吩咐道:

“去,联络国子监的孔祭酒,还有江南的那几位大儒。告诉他们,萧济安这么做,是要刨儒学的根,断他们的传承。让他们闹,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我倒要看看,父皇还能不能保他!”

“是!”

一场由东宫在幕后推动,针对萧济安的舆论风暴,就此拉开序幕。

仅仅一天之内,关于“济世亲王以武乱政,想毁掉科举,动摇国本”的流言,就传遍了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