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荣通道内的穿梭,是一种超越寻常空间传送的奇异体验。并非简单的眩晕或撕裂感,而是仿佛在生与死、创造与终结的边界线上滑行。叶倾城感到自己的意识时而如同初生的嫩芽般充满活力,时而又如同亘古的顽石般沉寂万年。林枫紧握着她的手,那股同源而更加深邃的寂灭道韵如同锚点,稳定着她在这极端对立力量交织的洪流中不至于迷失。
仿佛过去了亿万年,又仿佛只是一瞬。
前方的混沌光芒骤然收敛。失重感消失,双脚重新踏上了坚实的“地面”。
触感冰凉,带着某种金属与晶体的混合质感。叶倾城踉跄一步,连忙扶住身边同样虚弱、几乎全靠意志支撑的林枫。教授则直接瘫倒在地,依旧昏迷不醒。
她迅速环顾四周。
这里并非任何已知的世界景象。他们似乎身处一个巨大无比的、漂浮在无尽虚空中的破碎星体残骸内部。头顶是扭曲的、由凝固的星辰物质构成的“穹顶”,裂痕中透出遥远星河的微光。脚下是光滑如镜的暗色平台,平台边缘之外,便是深邃的、点缀着冰冷星光的宇宙真空。空气中(如果还能称之为空气的话)没有任何气味,温度极低,却有一种奇异的能量场维持着基本的生命所需,隔绝了宇宙辐射。
整个空间空旷、死寂,唯有中央矗立着一座由不明黑色材质建造的、风格古朴简洁的方尖碑。碑身上流淌着微弱的、如同呼吸般明灭的银色符文,散发出一种稳定、隔绝、甚至略带悲伤的苍凉气息。
【洞察术】本能运转,反馈信息极其有限却令人心安:
【星骸之间(安全点)】
性质:独立于主流宇宙序列的间隙地带,由远古星骸与寂灭道痕固化而成。
特性:高维度隐蔽性,规则稳定,对外界探测具有极强屏蔽效果。
能量环境:惰性寂灭背景,兼容微弱生命活性。
备注:疑似人为打造的避难所或观测前哨。残留有强烈的‘林枫’道韵印记。
这里就是林枫预留的“安全坐标”?一个位于世界缝隙中的藏身之处?
“暂时……安全了。”林枫的声音极其虚弱,几乎只剩下气音。他挣脱叶倾城的手,勉强盘膝坐下,双手结印,周身灰金色的寂灭道韵缓缓流转,开始汲取这片空间特有的惰性能量修复己身。他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气息微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重新燃起了冷静与锐利的光。
叶倾城也立刻检查自身。连续的高强度战斗和穿越,让她身心俱疲,圣树之种近乎枯竭,寂灭道种也消耗巨大。她学着林枫的样子,尝试调息,发现这里的寂灭环境虽然冰冷,却异常“纯净”,对她的恢复大有裨益。她也将一股温和的生机渡入教授体内,稳定他的伤势。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不知过了多久,林枫的气息终于平稳了一些,虽然远未恢复,但至少脱离了随时崩溃的危险。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叶倾城身上,复杂难明。
“你……成长了很多。”他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叶倾城迎上他的目光,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最终化作一句简单却沉重的话:“我找到了你留下的线索。”
林枫微微颔首,视线扫过她手指上那枚由守墓人赠予、现已黯淡的指环,以及她怀中隐隐散发波动的【真实之镜】碎片和【生命之种】。“看来,你经历了我预设的‘考验’……也触碰到了部分真相。”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凝重:“时间紧迫,‘观测之眼’虽暂时丢失我们的精确坐标,但其搜索网络会持续收缩。长话短说。”
林枫的叙述简洁而冰冷,却揭开了令人窒息的黑暗幕布:
1. 万象天穹的本质: 它并非自然产物,而是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跨宇宙文明实验与收割系统。其创造者(或主导者)被称为“观测者”,是一群(或一个)凌驾于常规宇宙法则之上的高维存在。
2. 实验目的: “观测者”似乎在研究“文明”这种复杂信息集合体的诞生、演化、巅峰及最终归宿(熵增热寂/自我毁灭/外部干预) 的普适性规律。他们将无数宇宙作为“培养皿”,投放基础规则(第一因协议),观察其中文明的兴衰,并在其“成熟”(达到某种熵值或信息复杂度临界点)时进行“收割”,提取完整的文明数据档案,作为某种……“研究资料”或“能源”。
3. 观测之眼的角色: 它是“观测者”派驻在各个实验宇宙中的“管理员”和“收割执行者”,负责监控实验进程,清除“异常变量”(如试图突破极限或反抗命运的文明或个人),并在最后执行“格式化”(归零协议)。
4. 药骸废土的真相: 林枫所在的宇宙,是上一个即将被“收割”的实验场。他所在的“百草仙宗”文明,发展出了触及生命本源和部分高维规则的技术,被视为“高价值样本”,但也引来了更严格的监控和最终的收割。林枫在最终时刻,以身合道,试图对抗收割,虽最终失败导致宇宙寂灭,但他也窃取到了一部分“万象天穹”的底层权限和秘密,并侥幸保留了一丝意识残魂,逃入废墟,等待变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