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宋家堂屋里烟雾缭绕。宋老实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疙瘩。赵金凤坐在炕沿上,手里拿着鞋底,针脚却明显乱了分寸。
这可咋整啊...赵金凤终于忍不住开口,一天就卖出去三斤土豆,两把青菜,连摊位费都挣不回来。
宋卫国猛地站起来:我去找肖主任说理去!他闺女做这种缺德事,他就不管管?
站住!林薇冷静地叫住他,无凭无据,你去找他有什么用?反而会打草惊蛇。
楚瑶点头附和:二嫂说得对。这事得从长计议。她转向众人,我和二嫂商量过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挽回信誉。
怎么挽回?宋卫东愁眉苦脸地说,现在整个县城都知道咱家的菜有病菌,谁还敢来买?
林薇和楚瑶相视一眼,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我们拟的计划。
第一步:主动停业,彻底整改 从明天起,咱们主动停业三天。林薇说,不是卫生局让停吗?咱们就停得彻彻底底。但这不是认输,而是要以更高的标准重新开始。
第二步: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停业期间,请县里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来做全面检测。楚瑶接着说,不仅要检蔬菜,还要检水质、检工具、检每个人的健康证。检测过程全程公开,欢迎街坊邻居来看。
第三步:升级设备,规范流程 我打听过了,省城已经有食品级塑料案板和不锈钢工具了。林薇说,虽然贵,但值得投资。还要定制统一的工装、口罩、手套。
宋老实吐出一口烟:这些都得花不少钱吧?
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楚瑶坚定地说,信誉一旦毁了,花再多钱也买不回来。
赵金凤忧心忡忡:可是...检测要是再不过怎么办?
所以我们要做两手准备。林薇眼中闪着光,同时收集肖依然陷害我们的证据。杨师傅已经答应帮忙打听卫生局那边的情况了。
计划定下后,宋家人立即行动起来。
第二天,宋记菜摊挂出了醒目的告示:本摊为提升服务质量,主动停业整改三日。期间将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检测,欢迎各位顾客监督。
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轰动。买菜的人们围在告示前议论纷纷: 还有自己主动停业的?请第三方检测?挺下本钱啊!看来真是被冤枉了...
停业第一天,林薇和楚瑶就去了省城。她们跑遍了各大市场,终于买到了食品级塑料案板、不锈钢刀具和夹子,还定制了印有宋记菜摊字样的围裙和帽子。
二嫂,你看这个!楚瑶兴奋地指着一种透明口罩,这样顾客就能看到我们的微笑了!
林薇也笑了:还是你想得周到。
与此同时,宋卫东通过杨师傅的关系,找到了县农业局下属的检测中心。负责人老张起初很为难:这...卫生局已经出过检测报告了,我们再检不太合适啊...
宋卫东诚恳地说:张主任,我们不是为了推翻谁的结论,就是想弄明白问题出在哪,以后好改进。费用我们照付,只求一个明白。
老张被他的诚意打动,终于答应了。
检测那天,菜摊前围了不少人。老张带着助手仔细取样,每个步骤都公开透明。林薇还特意请了几个老顾客做见证。
大娘,您来看,我们这个洗菜的水都是井水,专门打了深井。林薇耐心地解释。 大爷,您摸摸这案板,光滑着呢,一点缝都没有,不会藏污纳垢。
围观的人们纷纷点头:确实干净!比自家厨房还讲究!
三天后,检测结果出来了:全部合格!老张还特意出具了详细的检测报告,各项指标都远远优于标准。
宋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林薇立即将报告放大复印,贴在摊位最显眼的位置。
重新开业那天,宋记菜摊焕然一新:统一的工装、透明的口罩、锃亮的不锈钢工具...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脸上真诚的笑容。
开业大酬宾!所有菜品八折,买就送一个鸡蛋!宋卫东大声吆喝着。
起初人们还在观望,但几个老顾客率先走了过来:给我来斤西红柿!相信你们!我要把黄瓜,看看是不是真像说的那么好!
一传十,十传百,宋记菜摊的生意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红火。甚至比以前还要好,因为很多人都想来看看这个比自家厨房还干净的菜摊是什么样的。
就在生意逐渐好转时,杨师傅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通过卫生局的内线查到,当初取样的那几个工作人员,确实和肖主任家有关系。其中一个还是肖依然的远房表亲!
但是...杨师傅压低声音,这事到此为止吧。肖主任已经知道错了,他答应以后不会再找你们麻烦。毕竟...闹大了对谁都不好。
林薇和楚瑶商量后,决定见好就收。在这个人情社会里,有时候适可而止才是智慧。
风波过后,宋家的新房也终于完工了。看着气派的新房,一家人既高兴又发愁:怎么分配呢?
晚饭后,宋老实敲了敲烟袋:今天咱们说说新房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