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 第168章 平息风波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第168章 平息风波

作者:一井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4 23:30:51

日影西斜,王珪终于处理完礼部繁冗的公务,踏着暮色走出了皇城。车驾早已在宫门外等候多时,老仆见他出来,连忙放下脚凳。

从皇城至崇仁坊的这一段路,可谓是长安城最显赫的所在。

沿途遇见的大小官员,无论品阶高低,远远见到王珪的车驾或是他本人的身影,无不放缓脚步,恭敬地躬身行礼,口中尊称一声“王尚书”。

王珪虽身居高位,却从不倨傲,无论是面对侍郎还是员外郎,皆微微颔首致意,面容平和,气度雍容,尽显一代重臣的风范。

他正要抬脚踏上脚凳,忽闻身后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又保持克制的呼唤:

“王尚书!王尚书请留步!”

王珪闻声驻足,回身望去,只见一人正快步而来,身着青色官袍,身形清瘦,面容端正,正是秘书郎褚遂良。

待褚遂良走近,王珪温言道:“原来是褚秘书郎,唤住老夫,可是有何要事?”

褚遂良停下脚步,气息微匀,拱手一礼,言语清晰而简洁:“不敢耽搁尚书,是陛下口谕,召您即刻前往甘露殿觐见。”

王珪目光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客气地回礼:“有劳褚秘书郎亲自传讯。”

褚遂良再度拱手,便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渐浓的暮色与往来的人流中。

王珪心知陛下此刻相召,必有要事。

他不再犹豫,转身对老仆吩咐了一句,便整理了一下官袍,随着早已候在一旁、显然是得了消息前来接引的内侍,再次向着那重重宫阙深处,步履沉稳地走去。

随着内侍的引导,王珪步入烛火通明的甘露殿。

李世民正伏于御案之前,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疏,跳动的烛光映照着他专注而略显疲惫的面容。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见是王珪,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随手将朱笔搁下。

“叔玠来了,不必多礼,坐。”李世民指了指早已备好的锦墩,语气温和。

待王珪谢恩坐下,李世民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看着这位老臣鬓边愈发明显的白发和眉宇间难以掩饰的倦色,不禁心生感慨,语气中带上了几分唏嘘与关切:

“时光荏苒,叔玠,你也要多保重身体才是。朕看着你们这些老臣……叔宝、克明、士廉他们一个个先后离去,就连观音婢也……”

他话语微顿,流露出一丝深藏的痛楚,随即收敛情绪,温言道:“公务是忙不完的,晚上一些也无妨,身子要紧。”

王珪闻言,连忙微微欠身,言辞恳切地回应:“老臣多谢陛下挂怀。陛下日理万机,更需珍重圣体。”

“如今天下承平,近两年更是难得的丰年,一些非关紧要的政务,陛下不妨暂且放下,交由臣等分劳,保重龙体方是社稷之福。”

李世民听了,不由莞尔,指了指王珪,笑道:“叔玠啊叔玠,这话若是让魏征那老儿听见,定要斥朕与你懈怠政务了。他啊,恨不得朕时时刻刻钉在这御案之上,做个永不歇息的圣人,呵呵……”

言语间,对魏征的“苛责”带着几分无奈的亲昵,也衬出与王珪对话的轻松氛围。

随后,李世民照例询问了几句关于年底祭祀大典的准备情况,王珪一一据实回禀,条理清晰,安排周详。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如今玄龄总领尚书省政务,叔玠你执掌礼部典仪,皆是井井有条,实乃朕之肱骨,大唐离不开你们啊。”

话至此处,氛围融洽。

李世民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如同拉家常般问道:“叔玠,今日听闻,京兆韦氏那边,是不是有人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惹得你家大郎崇基心中不快了?”

他语气平淡,不等王珪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仿佛只是分享一件趣闻:“实不相瞒,朕也听说了些风声,道是吏部考功司此番对韦氏子弟的评核,似乎格外‘严格’。”

“这不,不久前韦贵妃还到朕这里委屈了一番。起初,朕还以为是辅机的手段,仔细问过之后,才知是你家大郎的手笔。呵呵呵……”

他轻笑几声,将此事定性为年轻人之间的“摩擦”,随即肯定道:“不过,年轻人有些意气之争,也属寻常。你家大郎在考功司任上,素来勤勉公正,朕是知道的。今年考评过后,朕正有意给他加加担子,往上提一提。”

王珪是何等人物,一生浸淫官场,早已修炼得心如明镜。

李世民这番看似随意的家常话,落在他耳中,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清晰的帝王心术与政治考量:

其一,定调先行。 陛下开口便断定是“韦氏惹了王家”,而非“王家针对韦氏”,这已是为事件定性。

无论事实细节如何,陛下金口已定,此事便是韦家有错在先,王崇基后续手段只是合理回应。这是给了王家一个台阶,也是维护了朝廷重臣的体面。

其二,维稳为上。 陛下特意点出“韦贵妃来闹过”,并提及韦贵妃怀疑过长孙无忌,这看似闲笔,实则是在告诉王珪:此事已牵动后宫,甚至险些引发对国舅的误解。

如今东宫与魏王之争敏感,太子前番荒唐事余波未平,朝廷需要的是稳定,绝不能再因这等事掀起新的波澜。陛下不希望事态继续扩大。

其三,恩威并施。 陛下明确表示要提拔王崇基,这是在释放一个强烈的安抚与器重信号:

小事一桩,无伤大雅,朕对你王家信任依旧,恩宠不减,甚至会更加重用。这既是奖赏,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既得厚恩,便当体恤圣意,适可而止。

王珪心领神会,立刻躬身,语气沉稳而恭顺:“陛下明鉴,老臣家教不严,致使犬子年轻气盛,行事或有冲动之处,惊动圣听,实乃老臣之过。”

“陛下不罪反赏,天恩浩荡,老臣与犬子感激不尽,定当恪尽职守,以报陛下信重。至于些许微末小事,既蒙陛下垂询开解,自是烟消云散,不足挂齿。”

他这番话,既接住了陛下给的台阶,承了恩情,也表明了就此了结、不再深究的态度,完美地回应了李世民的所有潜台词。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王珪懂了他的意思。

这场可能引发门阀摩擦的风波,便在君臣二人这心照不宣的对话中,悄然化解于无形。

喜欢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