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 第106章 东宫父子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第106章 东宫父子

作者:一井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1:45:39

早膳用毕,盏碟刚撤,崔珏正了正衣冠,刚要开口邀王玉瑱至书房一叙,话未出口,却觉桌下小腿被人不轻不重地碰了一下。

他抬眼望去,只见夫人面不改色,从容拭了拭唇角,温声笑道:“你那些朝堂公务何时不能谈?玉瑱难得来一趟,何必急着说正事。”

她眼风扫向窗外银装素裹的庭院,话锋一转:“鱼璃,你带着玉瑱去园子里走走,瞧瞧咱们府上那几株雪里红梅开得如何了。”

崔珏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鹅毛大雪正纷扬而下,园中积雪已深。他嘴角微动,终究还是将话咽了回去,顺着夫人的意思违心道:“咳……你母亲说的是。鱼璃,你便带着玉瑱好好逛逛。我与你母亲……还有些家事要商议。”

崔鱼璃颊边飞起两抹淡霞,轻声应道:“女儿知道了。”她悄悄抬眼看向王玉瑱,眸中流转着难以掩饰的欣喜。

雪仍簌簌地下着,二人披着厚实的貂绒披风,由侍女撑着伞,缓步来到后花园中央的赏雪高亭。

亭子四周早已被崔家的下人用锦缎屏风围得严实,正中一只铜兽暖炉烧得正旺,炭火噼啪轻响。一踏入亭中,融融暖意便扑面而来,竟似将外界的天寒地冻全然隔绝。

崔鱼璃解下披风交给侍女,露出一身娇艳的海棠红袄裙,与亭外皑皑白雪相映生辉。

她见王玉瑱眉宇间似有凝思,便亲手斟了盏热茶推至他面前,柔声道:“玉瑱哥哥今日冒雪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王玉瑱接过茶盏,指尖触及杯壁传来的温热,沉吟片刻方道:“不瞒五娘子,今日前来,确有一事相托。”

他目光扫过侍立在亭外的丫鬟,崔鱼璃会意,轻轻挥手示意她们暂退至远处。

“玉瑱哥哥但说无妨。”她微微前倾身子,眸中带着关切与认真。

“想请五娘子在长安近郊购置一处庄子,”王玉瑱压低声音,“位置需不远不近,最重要的是——莫让旁人知晓是我所购。庄内仆役尽数遣散,只留两位忠厚老仆看守门户即可。”

崔鱼璃闻言,竟不问缘由,只浅浅一笑:“玉瑱哥哥放心,鱼璃不日便将地契房契送至府上。”

这般毫无保留的信任,让王玉瑱心头一暖。他这才发觉今日的崔鱼璃薄施粉黛,眉间一点朱砂恰似雪中红梅,平添三分娇媚。长安第一美人的风姿,果真名不虚传。

崔鱼璃被他这般专注凝视,颊边渐渐染上霞色,连耳垂都透出淡淡的粉。她不由垂下眼帘,声若蚊蚋:“玉瑱哥哥为何……这般看我?”

王玉瑱蓦地回神,耳根发热,讪讪道:“唐突五娘子了。”

他顿了顿,终是忍不住问道:“你就不想问问我为何要这般隐秘地购置田产?”

崔鱼璃轻轻摇头,目光澄澈而坚定:“玉瑱哥哥既如此安排,自有道理。无论你要做什么,鱼璃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王玉瑱心头悸动,情不自禁地伸手握住她柔荑。那纤指温软,仿佛稍用力便会化在掌心。

“我不过是想尽己所能,护住该护的人。”他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

“鱼璃,你接触过慕荷,她性子温婉,绝非善妒之人。日后她是平妻,你是正室,你们……都将是我此生最珍重的人。”

崔鱼璃被他握着手,只觉浑身都烧了起来,连呼吸都变得急促。

她垂首细语,声音轻得几乎要融进雪里:“玉瑱哥哥放心……鱼璃定会与慕荷姐姐……和睦相处,不让哥哥为难。”

亭外雪花依旧纷扬,炉中炭火正噼啪作响。

两人虽已互诉心意,却仍恪守着世家礼仪,不曾有半分逾矩。纵使王玉瑱几度险些沉醉于眼前绝色,终究还是凭着理智守住了分寸。

恰在此时,崔夫人的贴身侍女寻至亭外,禀说大公子崔景鹤已下值回府,听闻王玉瑱在此,特请一见。

园中方才那点若有似无的旖旎,霎时如雪霰般消散在寒风里。

崔鱼璃目送着王玉瑱随侍女离去,不由回想起方才他紧握自己双手时灼热的温度,还有那句“护住该护的人”——心头如蜜浸过,唇角不自觉漾开清浅笑意。

……

风平浪静的一月倏忽而过,长安城还沉浸在新岁的余韵中,杜府却骤然传出噩耗——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重不治,于子时溘然长逝。

李世民闻讯悲恸难抑,当朝追赠杜如晦为司空、莱国公,下旨辍朝三日,举国同哀。

素幡白烛一夜之间缀满朱雀大街,这座煌煌帝都仿佛也随着一代贤相的离世而黯然失色。

东宫之内,李承乾正独坐案前闷饮。酒气正酣中,他想起突利可汗来朝时,父皇竟让魏王李泰代行迎宾之礼——这般安排,教他这个储君颜面何存?

太子妃苏氏侍立帘外,见他这般模样不敢相劝,只得悄悄遣人往杜府送信。

不料信使方出宫门,忽闻禁军开道之声由远及近。

竟是李世民亲临东宫!

原来早有耳目将太子连日纵酒之事奏报御前。

此刻李世民既痛失肱骨,又见嫡子罔顾自己辍朝悼念的旨意,更兼全城乐坊皆已闭门谢客,唯独东宫笙歌未绝——三重怒火交织,直闯宫苑的脚步踏碎一地琼浆。

殿下……内侍战战兢兢地跪在阶下,陛下驾到,已过承天门了。

李承乾冷笑一声,非但不起身相迎,反又斟满一杯:来得正好。

话音未落,殿门轰然洞开。

李世民身着玄色常服立于风雪中,肩头积雪未拂,眉宇间凝着比夜色更沉的寒意。他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最终定格在太子殷红的脸上。

好一个储君风范。李世民的声音冷得像冰。

杜公尸骨未寒,全城缟素,唯独东宫笙歌不绝。朕倒要问问,太子这是在庆贺什么?

李承乾摇摇晃晃起身,酒盏地碎在阶前:儿臣岂敢庆贺?不过是学父皇,将喜怒都藏在酒里罢了。

放肆!李世民踏步上前,龙纹靴踩碎一地琉璃,朕纵容你太久了!

纵容?李承乾突然大笑,笑声凄厉,父皇何曾纵容过儿臣?突利可汗来朝,您让青雀代行迎宾;上次春猎,您手把手教他骑射;便是前日杜公病危,您也只传他一人入宫侍疾!满朝文武谁看不出您属意何人?

他踉跄着逼近一步,眼中血丝密布:既要易储,何不光明正大?偏要这般折辱儿臣,让天下人都看东宫笑话!

李世民震怒之下,抬手欲掴,却在触及太子通红的眼眶时骤然僵住。

曾几何时,这个孩子还会拽着他的衣袖讨教箭术,如今却...

承乾,皇帝的声音忽然染上疲惫,朕从未...

从未什么?太子嘶声打断,从未想过废立?还是从未偏心?父皇可还记得去岁儿臣染疾,您只在病榻前停留半刻。可青雀前日不过微恙,您竟罢朝亲侍汤药!

殿中烛火噼啪作响,映出父子二人相似的眉眼,却隔着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正当此时,环佩轻响,一道素白身影疾步而入。长孙皇后云鬓微乱,连大氅都未系妥,显然是闻讯匆忙赶来。

陛下!她先是拦在父子之间,而后转身凝视太子,承乾,你醉糊涂了。

母后...李承乾见到母亲,气势稍敛,儿臣清醒得很。

长孙皇后转身向李世民深深一拜:陛下,承乾年少气盛,酒后失态,臣妾代他请罪。

她暗地里轻扯丈夫衣袖,低声道:二郎,给孩子留些体面。

这一声久违的,让李世民神色微动。他凝视结发妻子憔悴的面容,想起当年秦王府中,她也是这样调解他与幕僚争执。

观音婢...皇帝长叹一声,你可知他方才说了什么?

儿臣句句属实!李承乾突然跪地,重重叩首,请父皇明示,若真要废黜儿臣,何不速速下诏!也免得满朝文武终日揣测,儿臣...儿臣实在受够了这般煎熬!

长孙皇后急忙扶住儿子,指尖触到他滚烫的额头,心头骤痛。

她转身望向丈夫,泪光在眸中流转:陛下,承乾是嫡长子,是您亲手立的太子。这些年来战战兢兢,未尝有一日安眠。便是真有不当之处,也求陛下念在他...

念在什么?李世民突然厉声打断,念在他仗着嫡长身份肆意妄为?念在他结党营私?还是念在他今日这般大逆不道!

话音未落,皇帝猛地咳嗽起来,长孙皇后急忙为他抚背。

在妻子温软的掌心下,李世民渐渐平复喘息,却见太子正用一种近乎冷漠的眼神望着他们。

原来在父皇心里,儿臣早已如此不堪。李承乾惨笑起身,那便请陛下即刻下诏,儿臣...甘愿退位让贤。

李世民勃然大怒,却被长孙皇后死死拉住。

承乾!皇后疾步上前,第一次对爱子露出厉色,父母在堂,岂能轻言放弃?你父皇这些年悉心教导,难道就教出你这般遇挫即溃的懦夫?

她转而望向丈夫,字字泣血:陛下可还记得承乾初立太子时,您亲自为他系上冠缨,说吾家千里驹,当效文王武王。如今孩子偶有行差踏错,陛下就要全盘否定么?

殿外风雪愈急,卷着残雪拍打窗棂。

李世民凝视太子苍白的脸,忽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这孩子已然变得陌生。他想起武德九年的那个清晨,刚被立为太子的承乾穿着过大的朝服,跌跌撞撞扑进他怀里...

都退下。皇帝忽然摆手,声音里透着无尽的疲惫,今夜之事,若有一字外传,诛九族。

待宫人尽数退去,李世民缓缓走向太子,在三步之外停住。这个距离,既不像父子,也不似君臣。

朕问你,皇帝的声音低沉得可怕,在你心中,为父就是这般偏心之人?

李承乾垂首不语,指节捏得发白。

青雀聪慧,朕确实疼爱。但正因如此,更不能纵容。李世民目光如炬。

你可知上月他私纳御史之女,朕罚他禁足三月?可知他去岁强占民田,朕当着苦主的面杖责二十?这些,有人告诉你么?

你是储君,天下多少双眼睛盯着。朕若当众责你,明日就会有人借此攻讦东宫。可你...你竟以为这是偏爱?

长孙皇后悄然握住太子的手,发觉儿子掌心冰凉。

她柔声道:承乾,你父皇每次责罚青雀后,都会独自在凌烟阁待到深夜。母亲知道,他是怕对你要求太严,反而让你们父子生分...

“哈哈哈哈…”李承乾突然放声大笑,只是这笑声中的彷徨、无助与茫然。

李世民怔怔望着,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雪夜,小承乾因为射中靶心,兴高采烈地跑来书房找他,却被他以储君当持重为由淡淡打发。

那时孩子眼中的星光,就是这样一点点熄灭的么?

长孙皇后轻轻将太子揽入怀中,一如儿时。她望向怔忪的丈夫,目光中既有责备,更有恳求。

李世民缓缓抬手,似乎想触摸太子的发顶,最终却重重落在蟠龙柱上。

三日后杜公发丧,皇帝转身背对母子二人,声音沙哑,你代朕扶灵。

直至脚步声消失在殿外,李承乾才从母亲怀中抬头,怔怔望着那扇还在晃动的殿门。雪光透过窗纸,照见地砖上几滴未干的水渍,不知是融雪,还是别的什么。

长孙皇后轻抚儿子后背,她望着丈夫离去的方向,眼中满是忧色——这座宫阙能锁住天下,却锁不住人心渐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