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的倒计时像悬在头顶的利剑,陈默和林薇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立刻启动双线行动。
陈默在《深空潜航》剧组的拍摄已近尾声,利用最后几天的片场时间,找到了对他赞赏有加的音乐总监老周。“周哥,想跟你打听个人。”休息间隙,他递过一杯热咖啡,语气诚恳,“我下一个角色是个从绝境里走出来的战士,想为他量身定制一首主题曲,要那种……在黑暗里摸爬滚打,却始终盯着一点光的感觉。你认识靠谱的独立音乐人吗?”
老周摩挲着咖啡杯,想了想:“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阿Ken,才华没的说,编曲特别有灵气,就是性子太直,不肯迎合市场,被几家公司封杀后一直靠接小活儿度日。”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这小子脾气怪,一般人请不动。”
陈默立刻请老周牵线。见面选在剧组附近的一家小酒吧,阿Ken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头发凌乱,眼神却透着股桀骜。“听说你想写歌?”他开门见山,语气带着几分疏离。
陈默没有绕弯子,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模拟出心跳的节奏:“我要的不是撕心裂肺的呐喊,是那种……被铁链锁住喉咙,还能哑着嗓子哼出希望的感觉;是明明身处牢笼,却能想象翅膀划破天空的自由。”他没有提污染,没有说世界危机,只是把自己穿越多个世界的挣扎与坚持,化作最纯粹的情感传递出去。
阿Ken端着酒杯的手顿了一下,眼中的疏离渐渐褪去。沉默片刻,他从背包里掏出平板电脑,点开一段未完成的旋律:“你听听这个。”简单的钢琴旋律如晨雾中的微光,缓缓流淌,随后加入低沉的鼓点,像挣脱束缚的脚步,最后融入空灵的电音,仿佛飞向旷野的自由。“我写了半年,没人懂,也没人要。”阿Ken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嘲。
陈默的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种感觉!”
与此同时,林薇在国内也行动起来。她借着探望苏婉清的名义,装作无意地提起:“婉清,我最近总觉得心里有好多情绪想表达,想试着写点歌词,你认识靠谱的编剧吗?最好是那种……能写出温暖感觉的。”
苏婉清立刻想到了小雨——她之前合作过的女编剧,文笔细腻,擅长捕捉情感细节,作品里总有种治愈人心的力量,可惜没什么背景,一直没火起来。“我帮你联系!小雨姐人超好的!”
林薇和小雨约在一家安静的书店咖啡馆。她没有直接说委托,而是翻出手机里存的一张照片——那是她在某个末世世界看到的场景:废墟之上,一个母亲抱着孩子,用破布遮住孩子的眼睛,自己却望着远方的微光。“我想写一种感觉,”林薇轻声说,“经历过太多纷扰,看透了人性的复杂,却依然愿意和身边的人携手往前走,不问终点是什么,只要彼此陪伴就好。”
小雨看着照片,眼眶微微发热。她最近刚拒绝了一个要求写“狗血虐恋”的剧本,正郁闷不已,林薇的描述精准戳中了她心中的向往。“我懂!”她立刻拿出笔记本,笔尖飞速滑动,“我想象的画面是:两个人一起看过星河璀璨,也一起溺过人海泡沫,最后终于学会拥抱彼此的不完美,向着风,一步步往前走。”
几天后,阿Ken和小雨几乎同时交出了作品。阿Ken的旋律Demo里,钢琴与鼓点的碰撞像极了绝望与希望的拉扯,结尾的高音则充满了挣脱束缚的力量;小雨的歌词没有华丽辞藻,却满是具体的温暖意象:“看过璀璨星河,也溺过人海泡沫…终于学会拥抱,这不完美的你我…向着风,往前走,不问终点有什么…”
陈默和林薇通过意念传递同步分享作品,两人几乎同时感受到一股温暖而坚定的正向情绪波动——那是与《困兽之斗》的绝望截然不同的力量,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柔却有穿透力。“有戏!”林薇激动地握紧拳头。
他们立刻凑钱,以“匿名投资人”的身份,为阿Ken和小雨租用了专业的录音棚和制作团队,唯一的要求是:绝对保密,不透露任何关于他们的信息。“我们不想蹭热度,只想让好作品被听到。”陈默对阿Ken说。
半个月后,一首完成度极高的流行摇滚歌曲新鲜出炉,阿Ken和小雨一致决定命名为《逐光者》——追逐光明的人,恰如其分。
推广成了新的难题。他们不能动用顾辰轩的资源,怕暴露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资本砸钱营销。陈默盯着《深空潜航》的后期制作清单,突然有了主意。
他找到剧组的音效师Lisa——一个对他颇有好感的华裔女孩,装作无意间提起:“Lisa,我一个朋友做了首歌,我觉得特别有电影感,你帮我听听?”他把《逐光者》的Demo发给她。
Lisa戴着耳机听了一遍,眼睛瞬间亮了:“天呐!这歌太适合电影结尾了!”她二话不说,直接把Demo推荐给了导演。导演听后也十分赞赏,虽然没有立刻决定用在正片,但同意将其纳入结尾字幕的备选音乐之一。就这一个举动,让《逐光者》在好莱坞的小圈子里有了初步口碑,几位音乐制作人纷纷转发,称赞其“充满力量与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