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奖评选季悄然而至,娱乐圈暗流涌动,公关团队各显神通,小道消息满天飞。苏婉清凭借顾辰轩量身打造的都市情感剧《温暖的弦》,确实有冲击最佳新人奖的实力——她在剧中饰演的邻家女孩清新自然,几场情感戏也拿捏得恰到好处。但同期竞争的新人里,有科班出身的实力派,也有手握爆款网剧的流量小花,变数极大。
这天,林薇在星耀传媒的茶水间“偶遇”了苏婉清。小姑娘穿着宽松的卫衣,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正无精打采地泡咖啡,显然是连日配音熬坏了。林薇立刻拎着自己代言的低端零食凑过去,撕开一包递到她手里:“婉清,看你这黑眼圈,又偷偷熬夜练配音啦?”
苏婉清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语气里带着依赖和不易察觉的焦虑:“有点紧张。《温暖的弦》报了金凤奖最佳新人,辰轩哥说没关系,但我还是想表现得更好一点。”
“紧张啥?你演得超棒的!”林薇立刻切换到“无脑吹闺蜜”模式,声音里满是真诚,“比那些只会瞪眼睛、挤眼泪的流量强多了!你那个雨中哭戏,我看一次哭一次,眼泪跟断了线似的,太打动人了!还有和男主吵架那场,明明气得手抖,眼神里却还藏着喜欢,绝了!”
她特意挑了苏婉清发挥最自然的几场戏来夸,全程围绕“真诚”“灵气”“有感染力”这些主观又无法反驳的优点,绝口不提需要复杂技巧的部分——毕竟苏婉清的短板就在演技技巧上。
苏婉清被夸得脸颊微红,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真的吗?其实那几场戏我都没怎么琢磨技巧,就是顺着感觉演的……”
“就是这种感觉!”林薇一拍大腿,声音拔高了几分,引来旁边工作人员的侧目,她立刻压低声音,“现在好多演员演戏全是套路,评委早就看腻了!你这种不掺杂质的真诚,就是清流!评委肯定会喜欢的!”
这番话看似随口,实则悄悄给苏婉清植入了一个认知:她的优势是“天然真诚”,而非“技巧娴熟”。这会让她在后续的评委见面或采访中,下意识强化这一特质,而这种“浑然天成”的感觉,恰恰是最容易拿印象分的。
回到片场,林薇立刻发微信给陈默:{种子已播。重点吹真诚和灵气,避开技巧,精准踩中评委审美疲劳的点。}
陈默秒回:{收到。我这边从行业口碑入手,找机会给评委递点‘不经意’的好评。}
陈默此时正在为《迷城》做后期配音,巧的是,当天有位老牌戏骨——也是本届金凤奖评审之一——来探班配音导演。陈默抓住休息间隙,端着水杯凑过去,姿态放得极低:“李老师,一直特别喜欢您的作品,想请教一下,您觉得年轻演员怎么才能在镜头前更自然?”
老戏骨对谦逊的后辈向来有好感,笑着聊了几句。聊着聊着,陈默“不经意”地感叹:“现在好多年轻演员演技都太模式化了,看久了真有点乏味。反而我们公司的苏婉清师妹,虽然技巧还有点青涩,但镜头前那份真诚和灵气,真的让人眼前一亮,特别难得。”
他语气诚恳,完全是探讨艺术的口吻,既没推销,还把自己放在“需要学习”的位置上。老戏骨愣了愣,点点头:“哦,那个被顾辰轩力捧的小姑娘?我看过几集《温暖的弦》,确实挺自然的,不像有些新人,一上来就满屏匠气。”
一句看似随口的评价,悄然在评委心里埋下了种子——有时候,同行尤其是刚获得国际认可的同辈的正面评价,比砸钱公关更管用。
「系统提示:苏婉清提名可能性提升至42%。」
《心动的距离》成了他们助推舆论的绝佳工具。一期“情侣观影”主题录制中,节目组“恰好”播放了《温暖的弦》的精彩片段剪辑。林薇看着屏幕上苏婉清的哭戏,眼眶瞬间红了,顺势靠在陈默肩膀上,声音哽咽:“婉清演得真好,每次看都想哭,太真诚了。”
陈默轻轻搂住她的腰,眼神温柔,点头附和:“嗯,情感很真挚,没有一点表演痕迹,很难得。”
两人的“真情流露”通过镜头传递出去,#林薇为苏婉清哭了# #陈默认可苏婉清演技# 等话题悄然登上热搜,进一步强化了苏婉清“真诚演技派新人”的公众形象。CP粉们更是刷屏:“薇薇和婉清是神仙友情吧!”“连默哥都认可的实力,婉清冲啊!”
就在提名公布前夕,意外突发——#苏婉清演技全靠顾辰轩#的话题突然发酵,帖子里翻来覆去地说她“资源咖”“实力配不上奖项”,暗指她的角色和口碑全是资本堆出来的。
苏婉清本来就紧张,看到话题后情绪一落千丈,躲在休息室里掉眼泪。林薇第一时间赶过去,坐在她身边,语气愤愤不平:“这些人就是嫉妒!婉清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顾总是给你提供了资源,但镜头前的表演谁能替你演?那份真诚是装不出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