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龙翔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香江繁华的景象。
“龙先生,您怎么看这次联合声明?”总经理陈明询问道。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家的政策为我们创造了未来五十年稳定的商业环境。”
龙翔转身,微笑着回答。
“那我们下一步的方向是?”陈明紧接着问。
“投资,拓展业务。抓住这个时机,在金融、科技、媒体等多领域继续扩张。”
街头上,一群青年挥舞国旗,高呼:“香江回归!香江回归!”
在一个普通家庭的客厅里,一家人正专注地看着电视上的回归庆典。
“奶奶,这是什么意思呀?”小女孩盯着屏幕上飘扬的旗帜问道。
奶奶拭了拭眼角,轻声回答:“这代表我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孩子,这是值得永远记住的一天。”
“我等了一辈子,终于盼来了今天。”
老人脸上浮现欣慰的笑容,十指交叠握紧。
家中客厅的欢快情绪漫延开来,连邻居也闻声加入,众人齐声高唱国歌,仿佛整片街区都笼罩在一种无声的喜悦里。
与此同时,香江的街角小店也在上演相似的一幕。
便利店老板停下手边的活,和店员并肩立在电视机前,轻声跟唱国歌。
“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亲眼看见这一天。”
店门这时被推开,一群年轻人涌进来,身上红色T恤印着国旗与“心系香江”的字样。
“老板,拿十瓶啤酒,今天必须好好庆贺!”一个青年高声说道。
老板含笑点头:“好,今晚的啤酒我请客。”
在飞龙集团总部的装潢豪华的会议厅里,巨屏电视正播报着有关英伦经济现状的新闻。
“英政府面临巨额债务压力,国内生产总值连年萎缩,失业率持续攀升。”
新闻主播的语调平静而疏离。
长桌一端,林飞神色凝重。
“英伦的衰退已经开始了。”
乔家康手捧咖啡走近:“董事长,这对我们是否会产生波及?”
林飞目光掠过屏幕上的数据图:“若是英资开始撤出,势必冲击香江经济全局,我们得提前布局。”
而在英伦伦敦的一间高级会所中,数名西装革履的商人围坐一桌,神情严肃。
“各位,我们在香江的投资布局,恐怕要调整了。”
“你是建议……撤资?”
“是,本国财政日益吃紧,香江的资产难保不会受牵连。”
几人低声交换意见,最终达成共识:将香江的投资逐步转移至其他市场。
视线转回香江,飞龙集团的会议室内,林飞正听取汇报。
“董事长,近期发现部分英资正陆续撤出香江,转投新嘉坡与樱花国。”
乔家康翻阅文件后接话:
“这反倒是我们扩张的良机,也能降低外资对本地经济的影响。”
林飞唇边掠过一丝笑意。
“那我们具体如何推进?”
“通知飞龙证券与发展银行随时待命,抓住时机进场。同时让飞龙科技与飞龙通讯加大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以此减轻对外资的依赖。”
林飞逐一部署战略。
“明白,我立刻去办。”
乔家康转身离去,林飞的目光仍锁定在新闻画面上。
而在施怀雅家族的华美宅邸中,空气紧绷如弦。
一纸新闻,一篇联合声明,犹如惊雷炸响,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这绝对不可能!”
彭氏家族的掌舵者,彭老先生坐在奢华的真皮座椅上,一只手攥紧了报纸,另一只手重重拍在桌面上。
“我们在港岛经营了多少年?这里怎么会突然不再由英国管辖?”
家族财务顾问李明忐忑不安地站在一旁,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解释:“老先生,联合声明确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现在最重要的是思考应对之策,可能需要重新规划我们在港岛的资产布局。”
“重新规划?你是说要撤资?”
彭老先生眼中燃起怒火。
“不,不是撤资,而是更审慎地进行投资,或许可以通过多元化配置来分散风险。”李明谨慎地说道。
彭老先生不以为然:“多元化?投到哪里去?难道要去投资苏联或者美国?”
“英国政府已经让我们失望过一次,谁能保证不会有下一次?”彭家的次子彭远突然开口。
“你是什么意思?”彭老先生瞪向他。
“我认为,或许可以考虑更稳妥的投资方向,比如日本或者德国。”
“德国?”彭老先生眉头紧锁:“还不如投资新兴的东南亚市场,至少那里的商业环境我们更熟悉。”
这时,家里的电话响起,是家族的一位投资经理打来的。
“老先生,英国的几家大银行也开始动摇了,他们正准备削减在港岛的投资。”
“哼,现在连他们自己都害怕了。”彭老先生冷笑:“记住,彭氏家族从不随波逐流,我们有自己的判断。”
挂断电话后,彭老先生走到窗边,远眺港岛的繁华街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