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华立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手持咖啡杯,俯瞰着港岛繁华的城景。想到刚将以德丰洋行持有的股份高价出手,他嘴角浮现出满意的笑意。
敲门声响起,助理推门而入。
“李总,交易已完成,对方同意以每股三十五港元的价格收购我们持有的以德丰股份。”
助理迅速汇报进展。
“很好,这次收益可观。”
李耀华含笑点头:“立即安排资金交割。”
“明白,李总。”
“资金到位后,我们是否该启动扩张计划?”
李耀华放下文件正色道:“时机成熟了,优先布局地产与金融板块。这两个领域目前最具发展前景。”
“地产方面建议先从新界区域着手。该区域地价尚处低位,但发展空间广阔。”
助理详细分析道。
“不错。当前港岛地产市场热度正盛,机不可失。你尽快接洽几家主流地产公司,寻找合适的土地资源或合作机会。”
“金融板块如何推进?”
“在港岛组建投资公司,重点投向科技与传媒产业。据我判断,这两个领域未来数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李耀华胸有成竹。
半月后,李氏企业顺利购得新界一处地块,并与两家顶尖科技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充裕的资金让企业运作游刃有余,发展势头节节攀升。
“看来,与陈帆的较量并未让我们陷入被动。”
李耀华立于办公室窗前,志得意满地眺望城市风景。
以德丰洋行大厦内,陈帆端坐在奢华办公椅上,四周堆满资料文件。他目光如炬地扫过各类报表数据。
“乔文瀚,两大洋行在东南亚的销售网络建设进展如何?”
陈阳拨通电话,向旭日集团的执行总裁周文华询问情况。
“董事长,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几个区域,销售数据提升显着。”
周文华详细汇报道。
“很好,接下来启动资源整合,将所有与外部商行相关的码头、集装箱业务,全部并入旭日集团管理体系。”
陈阳下达指令。
“收到,董事长。”
不久,旭日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连同合众商行、昌隆商行一起,协助陈阳在东南亚展开大规模资源整合。码头、集装箱、仓储中心,乃至部分中小型工厂,陆续被并入旭日集团旗下。
“赵凯,旭日发展银行的资金是否能够支持这次整合?”
“老板放心,银行这边已经全部安排妥当,资金充足。”
“整合之后的物流和供应链有什么具体安排?”
“已经与张远和李明展开深度合作,我们将采用最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保障物流与供应链高效运转。”
陈阳站在旭日集团的会议室内,各部门负责人陆续入座。
他环视一圈,目光落在正中的总裁身上:“周文华,我决定将合众商行和昌隆商行的整合工作全权交由你负责,有什么计划?”
周文华略作思考,开口道:“我们首先进行资本重组,将现有多元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财务效率。”
“继续。”
陈阳表情未变,眼神却更加专注。
“考虑到两家商行在东南亚的市场基础,我建议采取‘跨国并购’策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当地的份额,以实现规模经济。”
“有道理。”
陈阳点头。
“另外,我建议借助现有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提升库存周转率,从而降低仓储成本,增强资金使用效率。”
周文华汇说完毕,郑重地看向陈阳。
“很好,这些方案完全符合我对整合之后业务发展的预期。”
陈阳起身,走到周文华面前,递过一个定制名片盒:“从现在起,这一切交由你全权处理。”
周文华接过名片盒,心中涌起强烈的责任感与自豪:“董事长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
数月后,在陈阳的全力支持下,周文华顺利完成资本重组与跨国并购,供应链管理也取得重要突破。
陈阳在办公室拨通周文华的电话:“进展如何?”
“一切顺利,董事长。目前资本运作效果良好,供应链也日趋完善,库存周转率明显提升。”
周文华语气自信地回答。
“做得很好。”
旭日集团总部会议室内,陈阳坐于主位,面前是各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今天的议题聚焦于渠道整合与新产品“易联机”的销售策略。
“陆晨,汇报一下易联机的研发进展。”会议一开始,沈峰就看向易联科技的总经理。
陆晨起身应答:“沈总,这款产品性价比很高,而且轻便易携,市场前景应该会很不错。”
沈峰点了点头,转向另一侧:“何家明,德丰行与昌和洋行在东南亚的渠道资源,能不能用来推广易联机?”
何家明详细说明:“沈总,这两家洋行在东南亚已经建立了成熟的销售网络和物流体系。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在当地设立区域分销中心,推动易联机的销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