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分公司的负责人正静候他的决策。
“可以行动了。”
邵文忽然开口。
“具体怎么做?”
赵明远问道。
“‘价值投资’配合‘高频交易’。”
邵文答道,“通过华昌证券买入置地集团股票,提高我们的持股比例。再用华昌通讯释放消息,就说置地即将达成重大合作,刺激市场信心。”
“是要打舆论战?”
“不,是利用‘信息差’。让市场相信他们前景更好。”
华昌证券交易厅里,分析师与交易员紧盯大盘,屏幕上红绿交错。
“按指示买入置地股票!”
交易指令下达,买单接连涌入市场。
同一时刻,华昌传媒发布快讯:“置地集团即将与国际公司签下数亿合同。”
消息迅速传开,股价一路冲上二百二十元。
“然后呢?”
“继续买,直到我们持股足以参与决策。”
邵文接着说:“华昌发展银行会提供‘信贷杠杆’支持这次收购。”
“不怕对方反击吗?”
“他们也需要时间应对这个股价,更别说现在入场成本已经很高。”
邵文拿起电话,打给王震。
“王总,银行那边信贷杠杆安排好了吗?”
王震的声音平稳:“已经就位,可以提供三倍杠杆。”
“按计划进行,华昌证券继续购入股票,华昌银行提供信贷担保和融资支持。”
“要注意控制流动性风险,同时启动债务重组与资产负债匹配机制。”
“短期内会有一些资金压力。”
“但值得。只要把置地纳入华昌旗下,长远看利大于弊。”
李伟收到银行担保通知。
“各位注意,银行已经批了杠杆,我们全力做多!”
交易员十指如飞,屏幕数字不断跳动,邵文对置地的持股比例持续攀升。
华昌集团顶楼,邵文与刘建相对而坐。茶几上茶香袅袅,旁边摊着一份最新的股市简报。
“老板,股价已经很高,不如直接推到二百五,然后一举拿下。”
** 神情焦急,手指不停敲着桌面,显然是经过了反复考量。
张远略作思索,随后含笑回应:“你的提议很有价值,不过,我另有计划。”
“您指的是?” ** 疑惑地追问。
“现金流。我想让华洋商行在鼎盛地产上尽可能消耗资金。”
张远缓缓转动茶杯,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您是想用‘烧钱’来拖垮他们?”
** 顿时领悟了张远的意图。
“没错。华洋商行现在势头虽猛,但实际现金流并不稳固。通过一系列操作,我要让他们疲于应付,无力反击。”
“这就像是在打‘心理战’。”
“商战本就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不只是股份的争夺。”
张远目光锐利,语气沉着。
“我们可以用不多的资金,在华洋的主场上制造变数,逼他们不断投入现金应对。”
“那我们该怎么着手?”
“继续通过远航证券吸纳鼎盛地产股份,但节奏要稳,要让华洋感受到压力。远航科技和远航传媒也要配合,一边拓展新业务推高股价,一边放出消息动摇市场对华洋的信心。”
“这样一来,华洋就不得不花更多钱维持他们在鼎盛的地位。”
“而这一切会无声地侵蚀他们的财务根基,等他们察觉,为时已晚。”
张远起身走向窗边,望向整座城市。
** 也随之站起,两人对视一笑。
“好,就这么执行。”
张远最后说道。
张远坐在办公桌前,赵雨递来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
“赵雨,通知陈志明,继续吸纳鼎盛股份,但注意控制节奏。我要华洋感到压力。”
“明白,张总。”
赵雨迅速离开了房间。
远航证券总部,陈志明一边盯着屏幕,一边指挥交易团队。
“这次买鼎盛的股票,我们不求快,要稳。要让华洋感受到压力,却又摸不清我们的意图。”
交易员们纷纷点头,开始分批购入鼎盛股份,避免引起市场剧烈波动。
“这次与鼎盛合作,我们要让市场看到鼎盛的潜力,以及远航科技的实力。”
刘立伟收到张远的指示,开始周密安排。
“我们需要发布一些分析和报道,内容集中在华洋可能面临的问题上,例如‘管理压力’、‘资金链紧张’等。要低调,但切中要害。”
几天后,鼎盛地产的股价逐步上涨,而华洋商行则面临着市场信心下滑的困扰。
在怡和洋行的总部内,约翰逊家族与戴维森齐聚一堂,神色严肃。
“究竟发生了什么?最近针对我们公司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
戴维森抓起一份报纸,头条赫然写着:“怡和洋行资金链承压,市场忧虑加剧”。
他冷笑一声:“这一定是陈峰在背后操纵!”
与此同时,飞鹰集团大楼的会议室里,陈峰正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屏幕上跳动着股市行情与实时数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