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艳了,简直是艺术品!”
“史蒂夫先生,我们其实还有几款概念车型,但由于设计过于前卫且制造成本高昂,目前仅保留了模型。
您眼前这辆车正是基于其中一款概念车演化而来的。
另外,我们计划在车尾加入贯穿式尾灯,进一步提升科技美感。”
“贯穿式尾灯?”
史蒂夫从未听过这个名词,一时难以想象这种设计会呈现出怎样的效果。
“史蒂夫先生,细节不必现在讨论。
既然您已参观完毕,不如先稍作休息?下午我会亲自送您前往香江,一同商议合作事宜。”
“也好。”
史蒂夫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麒麟汽车,转身对许范英感慨道:“这次考察令我震撼。
真没想到青山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能达到如此高度。
辛苦许经理了,请——”
……
“低端车型?一万辆?外加三千辆公务用车?”
许漫丽向林朝羽汇报大陆方面的需求。
恰在此时,许范英带着史蒂夫走进办公室。
林朝羽示意他们稍候,继续追问许漫丽:“大陆为何突然需要这么多低端车?二汽目前根本没有这类生产计划。”
“林总,这是大陆负责人在汇报麒麟汽车投产时,上级提出的采购意向。
主要用于上海和首都的出租车及公务车。”
这与二汽的发展战略完全相悖。
林朝羽的规划是从高端车型逐步下沉,普通家用车至少要等经济条件成熟后才会考虑,短期内根本不在议程上。
但大陆方面的要求又无法直接回绝。
短暂思索后,林朝羽果断道:“回复大陆,麒麟汽车暂不投产低端车型。
公务用车至少需等待两到三年。”
许范英急忙询问:“那拒绝的理由是?”
“就说是设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发动机技术尚未完善。
在解决这些问题前,此事不必再议。”
“但这样恐怕……”
“若对方坚持己见,直接联系大陆负责人说明,生产经营与管理权在我们手中。
若紧急需求车辆,可由一汽代工。
这类订单无需强求。”
“这……”
许范英未料到林朝羽如此决绝,深知再劝无益,只得应道:“明白,我会妥善处理。”
待此事敲定,林朝羽起身走向史蒂夫,伸手相握。
“史蒂夫先生,久违了。
此次考察体验如何?”
“容我先冒昧提问——若按每台十万售价计算,万辆汽车至少盈利两亿港币。
林先生竟对这般利润无动于衷?”
“关于这点……”
林朝羽略作停顿,含笑回应:“麒麟汽车的品牌定位与二汽发展规划需保持一致。
两亿虽巨,但长远来看……”
“品牌价值的维系更为关键。”
“受教了!”
尽管未全然理解其中深意,史蒂夫仍对林朝羽的格局深感钦佩——轻弃三亿潜在利润的魄力实属罕见。
回归正题后,史蒂夫坦率分享了考察意见,承诺将全力推动董事会通过合作提案。
股权分配延续此前约定:名爵注资五亿美元持股21%,林朝羽主导79%股权并全面负责运营,名爵仅需提供品牌授权。
为确保合资实质,名爵需派驻完整团队入驻。
史蒂夫不禁追问:“贵方具备自主设计能力,为何仍需我方团队?”
林朝羽从容答道:“其一,合资企业需展现双方合作实质;其二,欧洲审美需本土团队把关,为进军市场铺垫;其三,汲取贵方先进经验亦是重要考量。
”
林朝羽淡然一笑,继续说道:说实话,组建一个专业团队对名爵这样的老牌车企来说并非难事。
毕竟英国的教育水平比我们香江更胜一筹。
为了长远考虑,我真诚希望史蒂夫先生能同意这个提议。
史蒂夫沉吟半晌,最终点头应允。
不过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董事会手中。
祝我们合作顺利!
合作愉快!
......
青山集团与英国名爵汽车达成合作的消息不胫而走。
各大媒体疯狂报道这则重磅新闻,引发了香江市民的热烈讨论。
林先生果然了不起!听说这次合作完全由我们青山集团主导。
名爵出资五亿美元却只占股21%,这足以证明我们掌握着核心科技,否则英国人怎会做出如此让步?
看到这个消息我热血沸腾!那可是傲慢的英国人啊,居然愿意让林先生掌握主导权。
以后我们是不是也能挺直腰板和英国人说话了?必须庆祝一下,走,喝酒去!
开年就迎来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
这次可不是简单的零配件供应,而是整车制造啊!关键是林先生完全掌控新公司,名爵只能乖乖配合。
看来英国人也认可林先生的商业才华,未来的世界首富非他莫属。
原本各路车企谁也不服谁,但这桩合作必将改变格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