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第178章 误导不明真相的公众

汇丰银行的股价,也随之大幅下挫……

汇丰银行内,沈弼盯着报纸,面色骤然阴沉。

他与林朝羽之间确有隐秘往来。

但十亿港币借款以百分之二利率发放,完全合乎银行条款。

青山集团在汇丰的存款远超十亿,高达五十亿。

此类储户本就享有特殊优待,甚至免息借款也属合理。

未料竟有人借此大做文章,误导不明真相的公众。

若不及时澄清,汇丰股价恐将持续崩盘。

可解释前,他必须先行征询林朝羽的意见。

电话接通后,接听的却是林朝羽助理。

对方告知,林朝羽正赴大陆洽谈半导体合作,约一周后返港。

沈弼愕然:“你是说,林先生对媒体报道毫不知情?”

“应当如此。”

“明白了。”

挂断电话,沈弼立即召来助理,要求联络香江媒体至香江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时彻查涉事报社。

……

发布会上,沈弼直面媒体澄清:“诸位记者应当了解,我行对大额储户向来提供更高存款利率。

企业级客户存款超亿元时,双方将协商定制利率以维系合作关系。

“拥有数十亿存款的客户,无疑是我们最顶层的VIP,他们的存款利率最高可达10%。

为了吸引并留住这些巨额资金,银行会与他们签订一系列协议,包括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这完全符合银行的利益,也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作为执行总裁,我确实享有某些特权,但这些特权的前提是对方必须是汇丰银行的重要客户。”

“因此,向林先生提供2%的贷款利率是合理的。

如果各位有疑问,可以向相关部门求证。”

一名记者随即追问:“林先生在汇丰银行的存款具体数额是多少?”

“这涉及客户**,不便透露。

不过,你们可以根据我刚才的说明自行推测。”

几十亿?

在场的记者都不傻,自然能猜到。

但传闻林朝羽在青山银行的存款就有数十亿,外加大量黄金储备。

如今他在汇丰银行也有同等规模的存款,他的财富究竟有多少?

更令人疑惑的是,既然他如此富有,为何还要贷款?仔细一想,通过存款高利率和贷款低利率的组合,他岂不是能从银行赚取可观的利差?

原来如此!富人的财富之所以持续增长,正是因为他们连存在银行的钱都能创造额外价值。

这就是差距!

“沈先生,您为何能在短时间内从大班晋升为总裁?”

沈弼早已料到这个问题,他从容回应:“原因很简单——我为汇丰银行创造了显着价值。

当然,仅凭争取到林先生这样的大客户并不足以让我直接坐上总裁之位,毕竟资历尚浅。”

“但我的前任因重大失误导致银行蒙受巨额损失,而当时又缺乏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我得以接任。

至于外界猜测是林先生推我上位,这虽有部分原因,但你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银行的利益!银行和企业一样,需要业绩和盈利。

林先生是我的客户,他支持我合情合理。

但这其中绝无贿赂行为。

此外,报纸上提到的某些条款纯属虚构。

“汇丰银行与一般客户的贷款往来,和报纸上披露的并无差别。

但涉及企业贷款时,由于附加了额外条款,因此报道中的排序存在谬误。

若诸位存疑,可自行查证。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蓄意的诋毁,意图抹黑汇丰银行与青山集团的关系。

在此,我恳请各位媒体朋友切勿传播不实信息,否则汇丰银行法务部将依法追责。”

那么,报纸的内容依然是虚假的?

这……

究竟是谁在背后针对林朝羽?

难道是因为林朝羽近期在香江的活跃举动引发了他人的眼红?

但林朝羽始终回避此类话题,又是出于何种考虑?

维护企业声誉本是首要任务,为何他迟迟不作为?

众人难以揣测林朝羽的意图,更无法理解他的沉默。

这种神秘感反而激起了媒体更大的兴趣,他们迫切希望能对林朝羽进行一次专访。

然而,无论是报社还是电视台,在青山大厦外蹲守多日,始终未能见到林朝羽的踪影。

如此看来,林朝羽或许根本不在香江,否则不会对此事毫无反应。

外界流言四起,青山集团内部却异常团结,员工们坚信林朝羽绝非报道中描述的那般不堪。

否则,为何在港督府事件平息后,又突然爆出这样的消息?

报道看似细节详尽,实则漏洞百出。

银行的巨额贷款,尤其是涉及十亿规模的交易,即便执行总裁拥有决策权,也必然要向董事会报备。

即便未及时通报,年底的董事会议怎么可能不核查合同与账目?

谁敢在这样的交易中动手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