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报上连载的八部小说引发了热烈讨论,《大明报》迅速积累了一批忠实读者。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读者的黏性极强,许多人为了追更情节,每天都会购买新一期报纸。
朝武传媒办公室内,王志成震惊不已。
《大明报》发行不足一个月,日销量已达一万两千份。
按每份三角计算,日毛利约为三千六百元,扣除成本后,日利润超过两千元,月利润可达六万元。
虽然比起林朝羽的医药生意仍有差距,但报纸的盈利能力已远超预期。
王志成不由得感叹,林朝羽当初的判断果然没错。
“老板,这销量太惊人了!”王志成兴奋道,“要是日销突破十万份,单日毛利岂不是能达到三万元?”
“完全有可能。
”林朝羽微微一笑,“销量还会继续增长。”
随后,林朝羽提出新策略:在报纸上增设读者投票环节,每周统计小说人气排名,并给予作者现金奖励——第一名五千元,第二名三千元,第三名一千元,奖金需当面发放。
这一举措进一步刺激了销量。
短短一周内,《大明报》日销量从一万两千份跃升至三万份,已接近《明报》的一半。
《明报》编辑部内,金镛仔细阅读了《大明报》上的八部小说。
尽管他认为自己的文笔更胜一筹,但这些小说却精准抓住了读者的兴趣点,想象力丰富,令 罢不能。
林朝羽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小说。
上古神话、洪荒传说,现代修真、秘境探险,都市异能、超级英雄,江湖侠义、快意恩仇,机甲战斗、对抗天魔,基因进化、肉身横渡宇宙,甚至连武侠题材,也是两部穿越之作。
不得不说,想象力极为丰富。
连金镛都承认,这些作品让他产生了阅读的兴趣,读起来酣畅淋漓。
八本书!
金镛的眉头不由得紧锁起来。
文笔尚可,创意更是天马行空。
若是单本较量,金镛自信胜券在握。
但问题在于,对方一口气推出八部小说,部部精彩纷呈。
这份《大明报》没有冗长的社论,也不谈什么狗经、马经,纯粹连载小说,每日更新万字,一年便是三百六十万字。
金镛暗自心惊。
他一本《神雕侠侣》百余万字,耗费近三年光阴,而对方三四个月便能完成同等篇幅。
如今,《明报》销量逐渐下滑,社论无人问津,仅有少数读者偶尔翻阅《狗经》和《马经》。
放下报纸,金镛轻叹一声。
他感受到了压力——一个强劲的对手正以八本书围攻他一部作品。
此刻的《明报》仅靠金镛一人支撑,不像十年后拥有倪匡等一众作家供稿,更无《明报晚报》里温瑞安等人的助力。
即便金镛停笔,仍有稳定的稿源。
然而当下,能独当一面的唯有金镛。
单挑不过,那就八本齐上!
林朝羽此举,无异于亮出王炸。
他不否认金镛的作品优秀,但再厉害的作品也不可能日日更新。
读者需要消遣,若没有金镛的小说,自然会寻找替代品。
即便林朝羽的作品稍逊一筹,至少能满足读者打发时间的需求。
八本小说,目前足矣。
待报纸销量再创新高,便能顺势推广驱虫药广告。
至于社评,日后可以逐步增加。
眼下,提升销量才是重中之重。
金镛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拖延了,否则明报的销量将难以维持。
必须加快更新速度!
……
……
另一边,林朝羽正在饮料厂设计一款全新的凉茶。
玻璃瓶盛装,外包装采用红色纸张,印着黑色字体——林青山。
这款凉茶的配方源自父亲早年为他们兄弟调配的饮品。
林朝羽毫不犹豫地使用了父亲的名字,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纪念。
“怕上火喝林青山!”
他低声念了一遍,满意地笑了:“不错,听起来挺顺口的,定价就定在五角钱一瓶。”
为了推广这款凉茶,林朝羽特意安排人在小说中加入林青山凉茶的设定——主角从小饮用,既能稳定心境,又能强身健体。
只要不出意外,这款凉茶未来必将大受欢迎。
等他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时,自然少不了提及林青山凉茶,销量自然不成问题。
简单视察后,林朝羽仍在考虑正式推广的时机。
目前凉茶已通过官方备案,销售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打开市场。
回到公司,他发现陈琪芸正一脸幽怨地盯着自己。
“怎么了?”林朝羽有些疑惑。
“你说对了,尹志平果然……”陈琪芸忧心忡忡,担心剧情真如林朝羽所料,杨过会失去一条手臂。
“哟,金镛更新这么快?”林朝羽挑了挑眉,笑道,“看来是 急了?”
最近,《神雕侠侣》的更新速度惊人,连续三天日更万字,这在以往简直难以想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