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若中断分红,外界可能误判青山集团陷入困境,进而引发连锁反应——青山银行是否会遭遇挤兑?同舟共济互助会是否质疑林朝羽的领导?财务状况必须严守,毕竟集团的根基尚未足够深厚。
今年归来的留学生数量增加,为留住这批人才,林朝羽提高了分红额度。
即便如此,仍有大量资金剩余,被划为备用金,剩余部分由青山银行逐步偿还本息。
王荣心中触动。
尽管公司亏损,林朝羽仍坚持分红。
董事会散会后,他独自来到林朝羽的办公室。
相较于其他董事,王荣更清楚公司的实际运作。
期间虽有人试图从他口中打探青山集团的经营状况,但他始终守口如瓶——既是出于对林朝羽知遇之恩的回报,也因林朝羽给予的远超预期。
“坐吧。
”林朝羽微微一笑,“今年辛苦了。”
“为公司尽力而已。
”王荣答道。
王荣微笑着接过林朝羽递来的茶杯:“林总,明年还有一批留学生要回来,我们还要继续安排吗?”
“当然要安排,尽量安排在基层锻炼。
我们需要更多人才!”林朝羽耸耸肩,“现在我们的工人虽多,但主要从事低附加值产业,想要把产业做大做强,必须依靠高技术人才。”
王荣点头:“另外,我们在青山银行贷款的事情,董事会并不知情,今年的分红……”
“不知情最好。
”林朝羽笑了笑,“我们的底细越少人知道越好。
今年和置地集团的竞争、收购华资银行,都是在为未来布局。
分红是你们应得的。”
“我有个想法,想请林董参谋。
”王荣斟酌着说道。
“说来听听。
”林朝羽看向他。
“我收到消息,怡和洋行的新总裁小约翰·凯瑟克一直想回购置地集团,为此他和钮壁坚多次争执。
如果我们故意示弱,让怡和洋行误以为我们资金紧张,无力维持置地集团,或许他们会愿意高价回购。
”王荣解释道,“在此之前,我们可以逐步转移置地集团的资产到朝羽地产,最终卖给他们一个空壳公司。”
林朝羽沉吟片刻:“操作起来不容易,他们未必会上当。”
“试试也无妨。
”王荣道。
林朝羽点点头:“钮壁坚是关键。
我们可以慢慢布局,不必急于一时。”
“明白。
”王荣再次点头。
“还有学校的师资问题。
”王荣接着说,“现在朝圣中学不仅接收我们工人的子女,还包括同舟共济互助会其他工厂的工人孩子,现有的教师数量已经不够了。”
林朝羽思索道:“那就多招聘一些老师。”
王荣有些无奈:“可这笔预算越来越大了。
”
“不必担忧!”林朝羽坚定地说:“我们需要培养大批学生,造就更多知识型人才,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低端产业!”
王荣眉头紧锁,林朝羽继续解释道:“资金问题我会想办法。
此外,我会召集同舟会的商人开会,让他们每年贡献一笔教育基金,用于提升学校质量。
工人们的子女能就近入学,受益的不仅是他们,还有我们。
总不能只享受福利,却让我一人承担代价吧!”
王荣怔了怔,细细琢磨,觉得林朝羽的话确实在理。
工人们选择同舟会的工厂,正是因为朝圣中学值得信赖。
师资暂且不论,至少学校不受社团干扰。
林朝羽早已放话,绝不允许任何帮派染指他的产业,否则,定会让对方领教什么叫资本的力量。
作为资本家,林朝羽确实颇具良心。
朝圣小学的教学设施一流,操场、篮球场一应俱全,而学费却维持在工人普遍能负担的水平,自然成为家长们的首选。
虽然港府也在建立教育体系,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学校被社团渗透,风气混乱。
即便如此,相较于过去连义务教育体系都不完善的局面,如今已算进步。
不仅同舟会的工人,许多香江市民都渴望让孩子就读朝圣小学。
此外,林朝羽还设立了奖学金和留学计划,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出国深造。
对工人们来说,这无异于改变命运的机会。
学成归来的人才大多获得高薪聘用,林朝羽固然吸纳一部分,但同舟共济互助会的商人也从中分得精英。
林朝羽的思路很明确:不仅要自己成功,更要带动同舟会共同壮大。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唯有团结互助,才能实现共赢。
今年起,林朝羽的投入终于有了收获。
不少人已加入他的团队,研发瓶颈得以突破,项目进展明显加快。
虽然短期内难以盈利,但他在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这批人才带来的效益只是开始。
林朝羽甚至萌生了在香江创办大学的念头,只可惜目前教育资源有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