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公司的胜利,更是他们职业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未来,他们也将紧紧跟随孙摇的脚步,为上凯制药的发展全力以赴。
随着反收购的进行,克洛普伊利财团的备用资金渐渐见底。
财务主管哭丧着脸,跌跌撞撞地冲进会议室,带着哭腔说道:“董事长,我们的备用资金已经快见底了,再这样下去,财团可能会面临被收购的风险啊!”
董事长瘫坐在椅子上,面色如纸般苍白,眼神空洞得仿佛失去了焦距。
他怎么也无法接受眼前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原本胜券在握的收购计划,如今竟如梦幻泡影般破灭,事态朝着他最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他心中懊悔不已,后悔自己当初太过轻敌,小瞧了对手,以至于陷入如今这般绝境。
愤怒的火焰也在心底熊熊燃烧,可这愤怒却无处发泄,只能化作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此时的他,已然无力回天,眼睁睁地看着局势失控,却毫无办法。
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突然横空出世,名叫清溪外贸的公司,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在商业的江湖里,他自认为也算见多识广,消息灵通,可为何从未听闻过这家公司的名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却拥有如此强大的经济基础,在收购自己财团股份时,仿佛不费吹灰之力,让他们毫无招架之力。
这一切,犹如一团迷雾,紧紧笼罩着他,让他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克洛普伊利财团的董事长,甩掉心中的疑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自己要拿出决策来,于是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立刻卖掉一些不重要的企业控制权!能回笼多少资金就回笼多少,降低我们的吸引力,让他们放弃收购!”
众董事们听令,赶忙手忙脚乱地去执行。
他们首先抛售了旗下一些边缘产业,诸如一些小型的服装加工厂和几家经营状况平平的连锁超市。
然而,这些企业的售卖价格远低于预期,在如今这般紧急的情况下,买家们都趁机压价,克洛普伊利财团不得不忍痛割肉。
即便如此,筹集到的资金对于抵挡清溪外贸那如洪水般的收购资金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在另一边,上凯制药的反收购行动依旧进行得如火如荼,孙摇坐在办公室里,和林婉清小溪聊着天,刘秘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汇报收购的情况。
这时候刘秘书汇报完,孙摇对刘秘书说道:“让陈百强,加快收购速度,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刘秘书点头称是,立刻去了财务部。
克洛普伊利财团这边,眼睁睁的看着股份一点点被清溪外贸蚕食,董事长无奈之下,他只好拨通了其他几个财团董事长的电话,试图寻求帮助。
“喂,老汤姆,我是克洛普伊利财团的董事长啊!这次我遇到大麻烦了,有个叫清溪外贸的公司在疯狂收购我们的股份,你能不能拉我一把?”克洛普伊利财团董事长的声音中满是焦急与哀求。
电话那头的老汤姆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老朋友,你的情况我有所了解,不是我不帮你,你知道的,现在经济形势这么严峻,我们自己也有一堆麻烦事,实在抽不出资金来帮你,而且这个清溪外贸,能够大量的,收购你们财团的股份,说明他们底蕴雄厚,我也不想轻易得罪他们啊。”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克洛普伊利财团董事长拿着电话,愣了许久,脸上写满了绝望。
但他仍不死心,又接连给其他几个财团的负责人打电话,然而得到的回应如出一辙。
有的财团甚至直接嘲讽道:“你平时不是挺风光的吗?怎么这次就栽了呢?我们可不想跟着你一起陪葬。”
不仅如此,那些平日里与克洛普伊利财团有竞争关系的财团,此刻更是落井下石。
他们趁克洛普伊利财团自顾不暇之际,开始在市场上打压其旗下的核心产业,抢夺其客户资源。
克洛普伊利财团的市场份额迅速缩水,股价也因此受到进一步的冲击,跌得愈发厉害。
克洛普伊利财团的董事们一个个垂头丧气,会议室里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董事长,我们该怎么办?再这样下去,财团就真的完了!”一位董事哭丧着脸说道。
董事长双眼布满血丝,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继续抛售资产,哪怕是核心资产也得卖,一定要撑住!”
于是,他们又忍痛卖掉了旗下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子芯片制造企业,这可是克洛普伊利财团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挡清溪外贸的收购步伐,每一次克洛普伊利财团抛出股份,立刻就被清溪外贸收入囊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克洛普伊利财团的备用资金彻底耗尽,而清溪外贸的收购进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克洛普伊利财团的董事长看着这个数字,感觉自己的世界都崩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