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后山的林弈,如同水滴汇入大海,彻底被无边的黑暗与寂静吞没。头顶那完全陌生的星空带来的震撼与迷茫,已转化为一种更为纯粹的警惕与探索欲。他像一台开启全功率扫描的精密仪器,在崎岖的山路与茂密的灌木丛中艰难穿行。
“道痕阅读”的能力被他运用到了极致。他的目光扫过地面、岩石、树皮,不断捕捉着那些残留的、微弱的信息碎片。大多是野兽留下的足迹、气息,以及一些低阶灵草被啃食后残留的、几乎消散的能量痕迹。这些信息杂乱无章,却帮助他大致勾勒出这片区域的“生态图景”,有效避开了几处散发着明显危险气息的巢穴或领地。
饥饿如同附骨之疽,不断啃噬着他的体力与意志。那几颗酸涩的浆果提供的能量微乎其微,仅仅支撑他行进了不到半个时辰,虚弱的眩晕感便再次袭来。
他必须找到食物,真正的食物,或者……蕴含着更多能量的东西。
他的目光锁定在一株叶片呈淡银色、在黑暗中散发着微弱荧光的植物上。原主的记忆碎片里,这是一种名为“月光草”的低等灵植,通常伴生于阴湿的岩缝,蕴含的灵气虽稀薄,但远胜于那酸涩的野果。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确认周围没有守护妖兽或其他危险的道痕后,才伸手将其采摘下来。他没有立刻吞服,而是尝试着用“道痕阅读”去感知其中蕴含的能量结构。
在他的精神视野中,月光草的叶片内部,流淌着一种柔和、清凉的银色能量流,结构相对稳定。与之前感知到的狂暴雷属性粒子不同,这种能量似乎更偏向于滋养与修复。
“或许可以补充一部分体能消耗,对精神力恢复也可能有益。”他做出初步判断,将几片叶子放入口中咀嚼。一股淡淡的清凉之意顺着喉咙滑入腹中,随即化作丝丝缕缕温和的能量,缓慢扩散至四肢百骸。虽然依旧无法完全抵消饥饿,但那股令人窒息的虚弱感确实缓解了不少,连带着精神上的疲惫也减轻了些许。
这让他精神一振。后山,果然蕴含着资源,尽管稀少且需要冒着风险寻找。
他继续前行,凭借着月光草带来的些许能量和对道痕的敏锐感知,又陆续找到了几株类似的低阶灵植,甚至还在一处隐蔽的树根下,发现了一小窝鸟蛋,他生饮了下去,粗糙的腥气让他几欲作呕,但蛋白质和能量却是实实在在的补充。
身体的状态在缓慢回升,虽然距离痊愈还差得远,但至少有了进行下一步行动的资本。
他的目标很明确——寻找一个足够隐蔽、足够开阔,并且能够提供一定程度“庇护”的场地,来尝试真正引动天地之雷,验证改良版《引雷诀》的最终阶段。
天空,不知何时已彻底阴沉下来。浓重的乌云如同浸透了墨汁的棉絮,低低地压在山峦之上,仿佛触手可及。空气中的水汽变得饱和,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沉闷与压抑。偶尔有遥远的、沉闷的雷声滚过天际,如同巨兽在云层深处发出的低吼。
林弈抬头望天,眼中非但没有担忧,反而闪过一丝计算般的光芒。
“积雨云层厚度预估超过三千米,云层内部电势差持续增大……完美的自然电容器。”他低声自语,脑海中迅速调取着关于雷电形成的物理模型,“空气中水分子含量极高,导电性增强……这简直是进行‘引雷实验’的理想天气!”
他加快了脚步,必须在暴雨降临前找到合适的地点。
终于,在一处相对开阔的山坳里,他找到了理想的位置。这里地势略高,周围没有过于高大的树木,中央有一片裸露的、布满苔藓的黑色岩石。最关键的是,他在岩石侧面,发现了一个仅容一人蜷缩进入的狭窄石缝,内部空间不大,但足够干燥,可以作为一个临时的避难点和观察所。
他迅速检查了石缝内部,确认没有蛇虫栖息的道痕后,将之前收集到的几株备用的低阶灵草放在里面。然后,他回到那片黑色岩石中央,抬头望向那压抑得仿佛下一刻就要崩塌的天空。
云层越来越厚,天色昏暗如同黄昏。山风开始变得急促,带着凉意,卷起地上的枯枝败叶。
“时机将至。”林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一丝不可避免的紧张。这不是在实验室里对着模拟数据,这是在真实的自然伟力面前,进行一场危险的探索。
他闭上眼睛,开始全力运转改良版的《引雷诀》。
体内,那条经过优化的“生物电路”再次被激活。手少阳经与足厥阴经并联作为主回路,关键节点处用意念构筑出微型的“电感”漩涡,双脚涌泉穴紧密连接大地,模拟“接地”。
与昨夜在柴房内的“内循环”不同,这一次,他的目的不是生成微弱的体内电流,而是要以自身为“导体”和“引信”,引导天空中那庞大的电荷!
他将精神感知竭力向上延伸,试图去“触摸”那云层中狂暴混乱的电场。这极其困难,他的精神力如同投入狂暴大海的一根细针,瞬间就被无数混乱的能量波动冲击、撕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