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骨钉”李魁的威胁如同阴云,笼罩在三人小院上空。炼体期九层巅峰,半只脚踏入筑基,且擅长暗算,这样的对手绝非之前那些杂鱼可比。正面冲突,毫无胜算。
然而,外门的生活并不会因为潜在的杀机而停滞。宗门贡献点是维系修炼的基础,无论是兑换丹药、功法,还是使用修炼室等设施,都离不开它。林弈三人刚刚晋升,虽有黑风洞任务的丰厚收获,但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
外门资源区,是一片占地极广的建筑群,分布着炼丹阁、炼器堂、符箓殿、灵兽苑等各类设施,同时也发布着大量日常维护、采集、护卫等任务,是外门弟子获取贡献点的主要场所。
林弈没有选择那些猎杀妖兽或与人争斗的高风险任务,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技术性更强的维护类任务。这既能规避直接冲突,也能让他有机会实践和验证自己的某些想法。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炼器堂外围区域发布的一个长期任务——“维护丙字区域‘引火阵’群,确保其稳定运行,每日检查,及时修复损耗。”
引火阵,是最基础的火系阵法之一,主要用于为炼器堂外围弟子提供稳定的地火引导,用于预热材料、淬炼粗胚等。任务报酬不高,但胜在稳定,且接触的是基础的阵法结构,正合林弈心意。
接下任务玉牌,三人来到了资源区边缘的丙字区域。这里矗立着数十座半人高的石质阵台,每座阵台顶部都铭刻着繁复的红色纹路,构成了引火阵的核心。一道道或明或暗的地火之力,通过这些阵纹被引导上来,在阵台上方形成稳定的火焰。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有些不堪。不少阵台表面的纹路已经模糊,甚至出现了裂痕,引导上来的火焰也显得摇曳不定,大小不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和灵力运转不畅的滞涩感。
“这些阵法……损耗很严重啊。”苏灵儿皱着秀眉说道。
石破天挠了挠头:“这玩意咋维护?俺就会砸东西。”
林弈没有回答,他走到最近的一座阵台前,伸出手指,并未直接触碰阵纹,而是悬停在阵纹上空。精神力如同无形的探针,缓缓沉入阵台内部,开始“阅读”这座引火阵的能量流转“道痕”。
在他的感知中,这座阵法的结构清晰呈现。地火之力从地脉被抽取,通过基座的核心符文节点,然后分流至各条阵纹之中,最终在阵眼处汇聚、稳定、输出。
但此刻,能量流转显得异常“粘稠”和“浪费”。基座节点处灵力淤积过热,部分阵纹节点能量过载导致纹路磨损,而另一些次要阵纹却几乎处于闲置状态。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极其低下,估计连设计标准的三成都不到。
“不是简单的纹路磨损问题。”林弈收回手指,眼中闪烁着分析的光芒,“是能量分配和引导结构存在固有缺陷,加上长期缺乏精细维护,导致系统整体效率低下,并加速了局部损耗。”
他大脑飞速运转,前世所学的能量守恒、流体力学、电路分流等知识自动与眼前的阵法结构对应起来。
“如果把地脉能量看作电源,阵纹看作电路,阵眼看作负载……那么,现在的‘电路设计’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导致‘电流’分布不均,‘电压’不稳定,‘电阻’过大……”
一个优化方案在他脑中迅速成型。不需要改动核心阵法(那需要更高权限和知识),只需要在现有结构上,增加一些“微调”——比如,在某些能量淤积的节点旁,蚀刻微小的导流凹槽,引导部分能量分流至闲置阵纹;在过载节点处,增加散热结构或微型能量缓存符文;调整部分阵纹的曲率,优化能量流动的顺畅度……
这并非创新,而是基于现有结构的“精细化调优”。
“破天,灵儿,帮我记录。”林弈开始口述,苏灵儿立刻拿出纸笔(林弈要求的标准化记录本),石破天则负责测量阵台各部分的尺寸和现有纹路的间距。
林弈一边“阅读”着每一座阵**特的能量损耗“道痕”,一边快速给出针对性的微调方案,并让苏灵儿绘制出简图,标注修改点和预期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林弈三人便泡在了丙字区域的引火阵群中。他没有使用任何昂贵的材料,仅仅依靠一套自己打磨的、带有精确刻度的石质刻刀,以及少量用于临时引导能量的低阶灵矿粉末。
他的动作精准而稳定,如同最高明的外科医生。在那些看似随意的位置,蚀刻下深浅不一、角度各异的微小凹槽或符文;调整某些阵纹的弧度;甚至只是清理掉某些节点处积攒的灵能尘埃。
每一个改动都微乎其微,在外人看来甚至有些莫名其妙。负责监督此区域的一名炼器堂外门弟子(名叫赵干)最初还过来看了几次,见林弈只是在“瞎划拉”,没动用贵重材料,也没破坏主要阵纹,便撇撇嘴不再关注,只当他们是来混基础贡献点的。
然而,变化在悄无声息地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