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39章 三省六部,鼎定乾坤

朝堂的沸腾尚未平息,程邈手中那薄如蝉翼、承载墨迹的纸张,那无需蘸墨、划写流畅的铅笔,如同投入滚油中的水滴,激起的不仅是惊叹,更是对帝国未来的无限遐想。群臣的目光在纸笔与高踞御座的年轻帝王之间来回逡巡,敬畏与震撼交织。

扶苏的目光扫过阶下神情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那堆积如山的竹简奏报之上。程邈献上的纸笔,是划破旧时代帷幕的利刃,而帝国这架庞大机器的运转,却仍被陈旧、冗杂、效率低下的机构所拖累。御史台、廷尉府、治粟内史、少府、宗正……名目繁多,职责重叠,相互掣肘,虽有考功司与黑冰台监督,人浮于事、推诿塞责之风仍难以根除。这如同给一匹渴望奔驰的骏马套上了层层枷锁。

“众卿!”扶苏的声音陡然响起,压过了殿内的嗡嗡议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瞬间让所有人屏息凝神。他缓缓站起身,冕旒轻摇,玄色十二章纹冕服在殿内明亮的烛光下流转着深沉的光泽。“纸与笔已成,此乃文运之始,政令通达之基!然,政令欲达,需有高效之枢机运转!旧制机构叠床架屋,职责不清,运转迟滞,已不堪帝国新生之重负!今日,朕欲效古之良法,参酌时宜,重整朝廷纲纪,鼎定帝国行政之基!”

此言一出,如同在刚刚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改革科举、军制、学院已是石破天惊,如今陛下竟要直接对沿袭数百年的朝廷中枢机构动刀?!虽然之前已经设立了尚书省和几个办事部门,然而却只是小范围的改动,多为新增,有新的官职空缺,众臣也有新的职位,倒也并无太大阻力,而如今听陛下之意似乎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众臣难免担心起自己的权势与地位......

“陛下!”老成持重的御史大夫冯去疾再也按捺不住,颤巍巍出列,“祖宗成法,行之有年,维系朝廷根基!骤然变更,恐……恐百官无所适从,政令混乱,动摇国本啊!”他的声音带着急切和深深的忧虑,身后几位老臣也纷纷点头附和。

“冯公此言差矣!”李斯清朗而冷峻的声音立刻响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锐利。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电扫过众人,“陛下圣心烛照!旧制之弊,积重难返!名目繁多,权责不清,遇事推诿,效率低下!长此以往,新政如何推行?帝国如何强盛?陛下重整纲纪,正为廓清积弊,使政令如一,运转如飞!此乃固本强基、鼎定乾坤之万世良策!臣,附议!” 他的表态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压制了保守派的声浪。自从被扶苏重新委以重任之后,这位治世良臣已经彻底臣服于新帝的胸怀,成为帝国和新皇治理朝堂的利刃!

扶苏微微颔首,对李斯的支持报以赞许的目光,随即不再给反对者机会,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帝王的决断,清晰地将蓝图铺陈开来:

“即日起,裁撤治粟内史、少府卿、御史大夫、廷尉、宗正等旧有机构!于中央,设‘三省六部’,总揽帝**政财文!”

他目光如炬,手指仿佛在虚空中勾勒出帝国的崭新骨架:

“其一,中书省!掌机要决策,草拟诏敕,参议朝政!乃政令之源!以李斯为中书令,总领省务!中书省内各职由中书令李斯联合吏部进行筛选,优先选拔裁撤机构中有类似工作经验的官员!”

李斯闻言,深吸一口气,整肃衣冠,以从未有过的郑重姿态深深拜下:“臣中书令李斯,领旨!必殚精竭虑,为陛下谋国策,定乾坤!”

“其二,门下省!掌审核诏敕,驳正违失,封还失宜之命!乃政令之锁!以冯去疾为侍中,总领省务!省内各职参考中书省执行!” 扶苏的目光落在冯去疾身上,带着安抚与重用之意。这位老臣的谨慎,恰恰是门下省最需要的品质。

冯去疾浑身一震,脸上忧色瞬间转为愕然,随即是巨大的激动与责任感!陛下非但没有摒弃他,反而将审核诏敕、匡正得失的重任交付于他!这是何等的信任!他颤巍巍拜倒,声音哽咽:“老臣……冯去疾,叩谢天恩!必以老朽之躯,为陛下守好此门,绝不负所托!”

“其三,尚书省!掌天下政令执行!统领六部,总揽行政实务!乃政令之行!以陈平为尚书令,总领省务及六部事物!” 这是最核心的执行机构,扶苏仍然将其交给了最沉稳干练、总览全局的陈平,陈平这段时间任尚书令,对此间事务了解颇深,由他任职倒也最为合适。

陈平目光深邃,沉稳出列,深深一拜:“臣尚书令陈平,领旨!必鞠躬尽瘁,使陛下之政令,通达四方,落地生根!”

“尚书省之下,分设六部!”扶苏的声音带着蓝图展开的激昂,每一个任命都如同重锤敲在群臣心头:

“吏部!掌天下文官之选授、考课、勋封、升降!乃百官之衡!以杜赫为尚书!”

一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的中年文官激动出列,他本是扶苏身边谋士,如今贵为一部尚书,对新皇更是感激涕零:“臣杜赫,领旨!必持公守正,为陛下甄选贤能,澄澈吏治!”

“户部!掌天下土地、户口、赋税、钱谷、财政收支!乃国用之仓!以郑国为尚书!”

郑国脸上愁容尽去,之前虽然他也是户部尚书,然而还有少府、治粟内史掣肘与他,更像是个管账的先生,如今户部职责明晰,他便能大展拳脚,一展抱负,他带着被重用的振奋上前:“臣郑国,领旨!必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充盈国库,支撑新政!”

“礼部!掌礼仪、祭祀、科举、学校、藩属外事!乃教化之枢!以叔孙通为尚书!”

叔孙通没想到自己在新体系中仍能占据如此要职,激动得白须微颤:“老臣叔孙通,领旨!必尊礼崇教,兴学育才,彰我大秦威仪!”

“兵部!掌天下武官选授、军械、驿传、边防、各地守军!乃干城之盾!以通武侯蒙恬为尚书!”

蒙恬甲叶铿锵,声如洪钟:“末将蒙恬,领旨!必整军经武,强兵利器,卫我大秦疆土,扬陛下天威!”

“刑部!掌天下刑狱律法、复核案卷!乃律法之剑!以冯劫为尚书!”

一位面容方正、目光如电的中年官员肃然出列:“臣冯劫,领旨!必持律如山,明察秋毫,使奸邪无所遁形,良善得沐天恩!”

“工部!掌天下工程营造、工匠管理、水利交通、矿冶革新、工艺革新!乃百工之府!以程邈为尚书!”

程邈捧着纸笔的手还在激动地颤抖:“臣程邈,领旨!必穷究天工,督造利器,兴修水利,铸就帝国基石!”

三省六部,架构清晰,权责分明!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六部各司其职,如臂使指!这套脱胎于后世成熟经验、又深深植根于大秦帝国现实需求的崭新体系,如同一幅精密的蓝图,展现在所有朝臣面前。即便是最保守的老臣,也不得不承认,此制比旧制更为高效、更为合理!

然而,改革必然触动利益。短暂的震撼后,一些被裁撤机构的中低级官员脸上露出了惶惑不安之色。他们的位置没了,前程何在?

扶苏洞若观火,岂会留下如此隐患?他声音转缓,却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旧制裁撤,然非尽弃旧人。三省六部新立,百废待兴,正需干才!凡原属裁撤机构之官吏,由中书令李斯、侍中冯去疾、尚书令陈平、吏部杜赫共同主持,会同新任各部尚书,依其才能、考功,量才录用,分派至三省六部及下属各司任职!务求人尽其才,各安其位!绝无因改制而弃才之理!”

此言一出,殿内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大半。只要有能力,饭碗还在,甚至可能在新体系中获得更好的位置!

“更紧要者,”扶苏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普惠的慷慨,“新朝新制,当配新俸!朕命重定百官俸禄!”

他目光扫过阶下,清晰地宣布:

“三品以上(三省长官、六部尚书),岁俸两千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四品(侍郎、各司主官),岁俸一千六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五品,岁俸一千二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六品,岁俸八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七品,岁俸六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八品,岁俸四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九品,岁俸三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另,各级官员,按品秩配给‘职田’,其产出归官员所有,以补俸禄之不足,亦使其安于职守!改制后,薪俸低于以前的暂按旧制发放,然若经由吏部考核后德不配位者,按新俸发放,再次考核不合格者降职,多次考核不过者革职,具体章程吏部整理出来,传阅百官!”

这份新俸禄标准,不仅明确清晰,层级分明,更重要的是——普涨!尤其对于中下级官员而言,其俸禄待遇较之旧制有了显着提升!即便是被裁撤机构并入的官员,只要在新体系中获得职位,待遇亦不会下降,甚至可能更好!更别提那额外的“职田”收益!

巨大的实惠如同温暖的潮水,瞬间冲垮了残余的疑虑和不安!殿内群臣,无论品阶高低,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惊喜和感激!尤其是那些中下层官吏,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陛下改制,非但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让他们获得了更清晰的上升通道和更优厚的待遇!这简直是天大的恩典!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不知是谁带头,山呼海啸般的颂扬声再次响彻大殿,这一次,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拥戴与激动!连原本忧心忡忡的冯去疾,看着自己门下省侍中的高位和优厚的俸禄职田,也抚须颔首,再无半句异议。

扶苏看着阶下群情振奋的景象,心中了然。打碎旧枷锁,需要雷霆手段;建立新秩序,则需予民以利。恩威并施,方能长治久安。

“此外,”扶苏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更深远的意味,“为整肃朝纲,监察百官,通达帝听,朕改设‘黑冰台指挥使司’!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直接对朕负责!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诏狱刑讯、密奏风闻!以蒙毅,为黑冰台指挥使!”

蒙毅出列,他气质冷峻,目光如鹰,抱拳行礼:“臣蒙毅,领旨!必以铁血之志,为陛下耳目,涤荡乾坤,护我大秦社稷永固!” 黑冰台权力的强化与独立,如同悬在百官头顶的利剑,让刚刚因加俸而喜悦的群臣心头又是一凛,提醒着他们新秩序下更严密的监察与更森严的法度。

“三省六部制、新俸禄制、黑冰台新制,诏令即日拟定,明发天下!各级官吏,务必恪尽职守,勤勉政事!散朝!”扶苏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为这场决定帝国未来行政格局的朝会画上了句号。

群臣山呼万岁,依次退出宏伟的前殿。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照射进来,在地面光洁的“金砖”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走出殿门的官员们,脸上带着不同的神情:有李斯、陈平、蒙恬等新贵踌躇满志的锐气;有冯去疾、叔孙通等老臣融入新体制的复杂与释然;有杜赫、郑国、程邈等新任尚书摩拳擦掌的兴奋;更有无数中下层官吏因加俸晋职而洋溢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盼。

章台殿内,扶苏凭栏远眺。渭水南岸,帝国皇家学院的轮廓在阳光下日渐清晰;更远处,是广袤的帝国疆土。他手中,轻轻摩挲着程邈献上的那张坚韧的纸张。

“纸已备好,笔已握紧,机器已重铸……”扶苏低声自语,眼中燃烧着开创者的火焰,“现在,该在这崭新的纸页上,书写属于大秦、也属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了!” 帝国行政中枢的熔炉已按新蓝图重燃,更高效、更强大的力量,将驱动着这艘巨轮,驶向前所未有的深海。而三省六部的架构,如同坚实的骨架,支撑起一个即将喷薄而出的全新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