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189章 憨痴所长惊朝野,刘邦赴任显圆滑

杨永信的入驻,如同在一池本就活跃的春水中投入了一块形状奇特、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石头,瞬间在皇家学院激起了层层叠叠、意味不同的涟漪。

他那完全无视等级尊卑、眼中只有电路图和物理公式的做派,尤其是开场便将在场官职最高、权柄最重的中书令李斯晾在一边的“壮举”,着实让所有亲眼目睹之人瞠目结舌,印象深刻到了极点。

这一刻,胥坤之前那番“性情特殊”、“不通情理”、“需多多海涵”的提醒,不再是抽象的告诫,而是变成了活生生、甚至有些扎眼的现实。众人算是真切地、毫不打折地明白了胥大总管那句忠告的分量——这哪是“不通情理”,这简直是“人情世故的绝缘体”!

围观的人群中,心思立刻活络开来,想法各异。

一部分较为传统、注重礼仪和等级的官员或博士,心中不免暗自嘀咕:“此子虽得圣眷,然行事如此狂悖无礼,连中书令李斯的面子都敢拂,简直不知所谓!日后还是少与之打交道为妙,免得自讨没趣,甚至无故得罪于人。”他们下意识地便想与杨永信保持距离,将其视为一个不可理喻的“异类”。

然而,在皇家学院这个如今帝国思想最活跃、最崇尚实学和新知的地方,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年轻学子以及本身也是技术官僚出身的院长博士们,在经过最初的错愕之后,反而对杨永信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欣赏。

“啧,这位杨院士,有点意思啊!”一个年轻学子低声对同伴道,“一来就直奔主题,眼里只有学问,什么中书令、院长,在他那儿好像跟咱们没啥区别?这不挺好?少了好多虚头巴脑的客套!”

“确实!你看他刚才指出黑板上的错误,一针见血!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样子!管他什么身份,学问不对就得指出来!”另一人附和道,眼中带着钦佩。

工学院院长茅焦捋着胡须,对身旁的禽滑厘低声道:“禽滑兄,看来陛下又发现了一个宝贝。此子心无旁骛,纯粹致知,倒颇有古之贤者遗风。虽于人情世故有所欠缺,然于学术一道,或许正需这般赤子之心。”

禽滑厘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想起了自己那个曾经同样“不开窍”的徒弟公输昂,苦笑道:“是啊,与这等痴人打交道,直来直去反而省心。只是苦了中书令了……”

胥坤看着眼前这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尤其是李斯那僵在原地、笑容凝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尴尬模样,心中也是替这位帝国文官之首感到一阵无奈。

他连忙上前两步,来到李斯身边,低声宽慰道:“中书令,您也看到了……胥某今日之所言,绝非虚言。此子便是这般性情,绝非有意怠慢中书令,实是其脑中……呃……唯有那雷霆电学,再无他物。您多多海涵,多多海涵……”

李斯毕竟宦海沉浮数十载,养气功夫深厚,虽然心中极为不快,觉得面子大大受损,但陛下的重视和胥坤的提前铺垫让他硬生生的将这口气给咽了下去。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摆了摆手,语气干涩地道:“无妨,无妨……陛下既言此子乃国士,自有其非常之处。老夫……理解,理解。”

胥坤见李斯似乎缓过劲来了,便又转向几位分院长和学子们,笑着拱手道:“诸位,杨院士既已到任,此后电学研究所一应事务,便仰仗诸位的鼎力相助了。咱家宫中还有事务,便先行告辞了。”

众人连忙纷纷回礼:“胥总管慢走。”

胥坤最后将目光投向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着黑板和一群懵懂学子滔滔不绝的杨永信,提高了音量喊道:“杨院士!杨大人!”

连喊了三声,杨永信毫无反应,仿佛根本没听见。

最后还是旁边一位机灵的学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小心翼翼地伸手轻轻拉了一下杨永信的衣袖。

正讲到关键处的杨永信被打断,极为不耐烦地转过头,眉头紧皱:“何事?!没看见我正在讲解重要原理吗?!”

那学子吓得一缩脖子,连忙指向胥坤的方向。

杨永信这才看到胥坤,脸上的不耐稍减,但依旧带着被打扰的不快:“胥公公?还有何事?”

胥坤心中无语,面上却还得保持微笑:“杨院士,这里既然已安顿好,没咱家什么事了,咱家这就回宫向陛下复命去了。”

他本以为杨永信至少会客气两句,说声“有劳公公”之类的。

谁知杨永信只是极其随意地“哦”了一声,然后像是赶苍蝇般挥了挥手,目光又迅速回到了黑板上,嘴里嘟囔着:“行,知道了,慢走啊,我就不送了。”说完,立刻又投入到他的讲解中,仿佛胥坤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传话人。

现场再次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杨永信这“彪悍”的态度惊得目瞪口呆!

那可是胥坤!皇帝陛下身边最亲近的内侍总管!权倾朝野的中书令李斯都要对其客客气气的人物!你就这么打发走了?!连句客套话都没有?!这头是真的铁啊!

就连那些觉得杨永信“纯粹”的学子,此刻也觉得这位新所长似乎……纯粹得有点过头了?

胥坤本人也是被噎得够呛,但他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对一旁同样一脸错愕的李斯道:“中书令,咱们……回吧?”

李斯看着胥坤那副“我习惯了”的表情,忽然觉得自己刚才那点尴尬似乎也不算什么了,甚至对胥坤生出了一丝同情。他连忙点点头,与胥坤一同转身离去,逃离了这个令人无比别扭的教学现场。

回宫的路上,胥坤坐在马车里,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没错。这杨永信就是个纯粹的“科研核弹”,威力巨大,但方向完全不可控,必须给他配一个能妥善处理所有后勤、行政、外交事务的“发射架”和“导航员”!

一回到宫中,胥坤立刻前往宣室殿向扶苏复命。他尽量用客观、甚至略带幽默的语气,将今日杨永信上任的“精彩”场面,包括其是如何无视李斯、如何沉浸讲解、以及最后如何“打发”自己,绘声绘色地向扶苏描述了一遍。

扶苏听着胥坤的讲述,尤其是听到杨永信直接把李斯胥与胥坤给晾在一边和那极其敷衍的“慢走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哈哈哈!好!好一个杨永信!真乃奇人也!朕就知道会是这样!李斯当时脸色一定很精彩吧?”

胥坤见皇帝并未动怒,反而开怀大笑,心中稍安,苦笑道:“陛下圣明,中书令当时……确实是有些下不来台。不过李大人涵养好,并未发作。”

接着,胥坤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起来:“陛下,老奴多句嘴。经过今日之事,老奴愈发觉得,杨永信此人,或许真乃不世出的电学奇才,但其性子……实在只适合埋头搞科研、做实验。至于研究所的日常管理、人员的考核安排、物资的申请调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对接、甚至是对院内学子的教学授课安排……这些繁杂事务,恐怕根本无法指望他。若强行让他处理,非但于事无补,恐怕还会耽误其研究,甚至闹出更大的乱子。”

他抬头看向扶苏,诚恳地建议道:“奴才愚见,是否可为电学研究所,也为杨院士本人,配备一位精明强干、八面玲珑、善于统筹协调之人,作为副手,专司处理所有这些行政杂务?如此,杨院士便可心无旁骛,专心攻坚陛下所期待的‘电’,岂不是两全其美?”

扶苏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赞赏地看向胥坤:“可以啊胥坤!没想到你看得还挺透彻,思维越发缜密了!这个主意甚好,正合朕意!一个专注内核,一个处理外务,相得益彰!”

胥坤连忙谦虚道:“陛下谬赞了,奴才这也是后知后觉,实在是被杨永信那憨货给气得没辙了,这才胡思乱想,冒出这么个主意。能让陛下觉得有用,便是奴才的造化了。”

扶苏再次被逗乐:“哈哈哈!能把你胥大总管气到主动想办法的地步,看来这杨永信还有这么个‘激发潜能’的本事可以开发!不错,不错!”

笑过之后,扶苏开始认真思索这个副所长的合适人选。他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脑海中如同走马灯般闪过一个个人影。这个人不需要有什么科学素养,甚至完全不懂不感兴趣电学都没关系,但一定要具备几个关键特质: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精明的头脑、善于察言观色和处理人际关系、心细如发、还要有一定的魄力和执行力。

他想了半天,总觉得有那么一个形象在眼前晃来晃去,痞里痞气却又透着股机灵劲,但名字到了嘴边又想不起来。正打算放弃,把这个头疼的问题扔给吏部尚书杜赫去解决时,一道灵光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刘邦!

对了!就是这家伙!

泗水亭长出身,最底层摸爬滚打上来,还参加了科举考试,最擅长的就是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搞关系、拉队伍、协调资源那是看家本领!虽然有点滑头,有点市井气,但能力绝对是有的!而且自从上次在蜀郡因为些许不轨苗头被黑冰台探子“诫勉谈话”之后,听说这家伙简直脱胎换骨,在江源县户曹的位置上干得风生水起,政绩斐然,把地方上的关系处理得妥妥帖帖,赋税征收、户籍管理井井有条,年初帝国征调军需物资,他的效率也是奇高,充分证明了其能力和“改造”效果。

这活儿,太适合他刘邦了!

技术他不懂?没关系,根本不需要他懂!

但物资划拨统筹、人员招聘管理、对外联络交涉、内部关系协调……这些不正是他刘邦最擅长的事情吗?让他去给杨永信当“大管家”,再合适不过!

扶苏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当即对胥坤道:“胥坤,拟旨!”

胥坤立刻躬身备好纸笔。

扶苏略一沉吟,口述道:“蜀郡江源县户曹令使刘邦,自任职以来,克己勤勉,政绩卓着,于地方治理、户籍赋税、民生协调诸务,皆显其能。朕闻之甚慰。念其才堪大用,特擢升其为帝国皇家学院电学研究所副所长,主管研究所一应行政、人事、财务、外联及日常庶务,辅佐所长杨永信院士,确保研究所高效运转。秩同从三品,享相应俸禄。令其接旨后,即刻交接本地公务,携家眷速速入京赴任,不得延误!钦此!”

这道旨意清晰明确,直接点明了刘邦的新职位、职责范围、品级以及要求,可谓雷厉风行。

数日后,这道来自京城的圣旨,在一队宫廷信使的护送下,送达了蜀郡江源县县衙。

此时的刘邦,正在衙署内核算着本季度的粮赋账目,时而拨弄几下算盘,时而与下属吩咐几句,一副精明干练的基层官吏模样。比起多年前那个好酒色、喜大言、带有几分泼皮无赖气的泗水亭长,如今的刘邦显然沉稳了许多,眉宇间多了几分官威和世故,但那双眼睛的深处,却依旧闪烁着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灵活光芒。

听到“圣旨到”的唱喏,刘邦心中一惊,连忙整理衣冠,带着县衙一众属官快步出迎,心中七上八下,不知是福是祸。尤其是经历过上次黑冰台那番“深入灵魂”的谈话后,他对来自京城的消息格外敏感。

当宣旨官朗声读完圣旨内容后,刘邦整个人都懵了!

皇家学院?电学研究所?副所长?从三品?!

这几个词分开他大概能明白,但组合在一起,尤其是落在他刘邦头上,就显得无比魔幻!

他一个管户口、收粮食的县曹,怎么就突然调去一个听都没听过的、搞什么“电学”的研究所当副所长了?还连跳数级,直接就是从三品?!这比天上掉馅饼还离谱啊!

巨大的错愕之后,便是狂喜!如同火山爆发般难以抑制的狂喜!

虽然完全不明白那研究所是干啥的,但“从三品”这三个字他听得真真切切!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鱼跃龙门,一步踏入帝国高级官员的行列了!

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努力让表情显得庄重感恩,毕恭毕敬地叩首接旨,声音洪亮:“臣!刘邦!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旨官将圣旨交到刘邦手中,又例行公事地说了几句“陛下隆恩,当尽心竭力”的勉励话便告辞了。

送走宣旨官,刘邦拿着那卷沉甸甸的圣旨,回到衙署后院,依旧觉得如同做梦一般。他反反复复将圣旨看了好几遍,尤其是“从三品”那几个字,怎么看怎么舒服。

“哈哈!哈哈哈!”他终于忍不住,在无人的后堂放声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刘邦也有今天!从三品!京官!哈哈哈!”

妻子吕雉闻讯赶来,得知缘由后,也是又惊又喜,但更多的是担忧:“夫君,这……这电学是何物?你从未涉猎,此去京城,担任此等职位,能胜任吗?会不会……”

刘邦此刻却显得信心满满,他揽过吕雉,笑道:“夫人不必担忧!圣旨上说得明白,让为夫主管的是行政庶务,协调管理,又不是让为夫去研究那劳什子‘电’!论及与人打交道、处理杂事、调度物资,这可是为夫的老本行!陛下这是知人善任!你就放心吧!”

此时的刘邦,经过官场历练和黑冰台的“敲打”,早已不是当年的莽撞匹夫。他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分析:“陛下将此重任交于我,一是信任,二也必定是那研究所的正所长,怕是位只懂学问、不通世事的‘大才’,需要个能替他摆平琐事的人。此乃天赐良机!只要我把这副所长当好,将这研究所打理得井井有条,让那位‘大才’无忧无虑地搞研究,那便是大功一件!”

他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前途光明,立刻吩咐道:“快!夫人,赶紧收拾行装!我们即刻准备启程赴京!这江源县,咱老刘家算是熬出头了!”

很快,刘邦携妻带子,乘坐着官府安排的马车,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一丝谨慎,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江源县,向着帝国的权力与科技中心——咸阳,疾驰而去。

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位怎样“奇葩”的正所长,以及一个何等“鸡飞狗跳”又充满机遇的新舞台。而他的圆滑世故与杨永信的痴迷纯粹,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帝国的科技树,在加入了刘邦这块看似不搭调、却可能至关重要的“润滑油”后,继续向着未知而辉煌的方向,加速生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