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水乡,柳溪村在晨雾的轻抚下渐渐苏醒。村子依着蜿蜒的溪流而建,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岸边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溪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舞,仿佛是大自然垂下的绿色帘幕。远处,几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在溪上,连接着两岸的人家,桥上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见证着无数行人的脚步。
柳瑶溪,年方二八,是柳溪村里出了名的美人。她肌肤胜雪,双眸犹如一汪清泉,顾盼间秋波流转,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柔顺地垂落在腰间。今日,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荷花图案,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宛如一朵盛开在水中的莲花。此刻,她正坐在村口的溪边浣衣,纤细的手指在清水中灵动地穿梭,捣衣声清脆悦耳,与潺潺的流水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乐章。
正当柳瑶溪专注于手中的衣物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她下意识地抬起头,只见一位白衣书生正朝着她走来。这书生面容俊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他身着一袭白色的长袍,衣袂飘飘,腰间系着一条青色的丝带,上面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他的气质文雅,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人物。
书生走到柳瑶溪面前,微微拱手,微笑着说道:“姑娘,打扰了。在下路过此地,被这如画的美景所吸引,不想竟遇见姑娘这般天仙般的人物,实乃在下之荣幸。” 他的声音温润如玉,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在柳瑶溪的耳畔。
柳瑶溪被书生突如其来的夸赞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如同天边的晚霞。她连忙低下头,轻声说道:“公子过奖了,民女不过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哪有公子说的那般好。”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黄莺出谷,清脆动人。
书生见状,心中愈发觉得眼前的姑娘纯真可爱。他不禁又向前走了一步,说道:“姑娘太谦虚了。在下胡逸尘,是邻村的书生,此次是去赶考,路过贵地。不知姑娘芳名?”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紧紧地盯着柳瑶溪。
柳瑶溪犹豫了一下,缓缓抬起头,目光与胡逸尘的目光交汇。在那一瞬间,她仿佛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情愫在心底悄然滋生。她轻轻咬了咬嘴唇,说道:“我叫柳瑶溪,是这柳溪村的人。”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羞涩,又带着一丝好奇,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而又英俊的书生。
胡逸尘听到柳瑶溪的名字,嘴角上扬,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说道:“好美的名字,人如其名。柳姑娘,我一路走来,见这柳溪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真是个好地方。”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柳溪村的赞美之情。
柳瑶溪微微一笑,说道:“公子若是喜欢,不妨多留些时日,好好领略一下我们柳溪村的风光。” 她的心中对胡逸尘也颇有好感,不知不觉间,话语也多了起来。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从诗词歌赋到风土人情,话题越来越多,气氛也越来越融洽。柳瑶溪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个书生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学识渊博,谈吐不凡,与村里那些粗俗的男子截然不同。胡逸尘也被柳瑶溪的美丽、善良和纯真所深深吸引,他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知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
聊着聊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洒在柳溪村,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如梦如幻。柳瑶溪这才意识到时间不早了,她站起身来,说道:“胡公子,天色已晚,我该回家了。” 她的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
胡逸尘心中也有些失落,但他还是微笑着说道:“柳姑娘,那我送你回家吧。天色已晚,你一个人回去,我实在放心不下。”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柳瑶溪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有劳公子了。”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羞涩。
两人沿着村间的小路缓缓前行,月光如水,洒在他们的身上,勾勒出两个修长的身影。小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微风吹过,稻穗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语着什么。偶尔有几只萤火虫飞过,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胡逸尘望着身旁的柳瑶溪,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更显娇美动人。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冲动,想要将眼前的姑娘永远留在身边。他不禁开口说道:“柳姑娘,今日与你相遇,是我胡逸尘此生最幸运的事。我从未见过像你这般美丽善良的女子,自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再也无法平静。”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深情,紧紧地握着拳头,仿佛在给自己勇气。
柳瑶溪听到胡逸尘的表白,心中既惊喜又羞涩。她低下头,不敢直视胡逸尘的眼睛,轻声说道:“胡公子,你不要再说了。我们才刚刚相识,你对我还不够了解。”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心中却如小鹿乱撞,紧张不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