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雷雨》的巨大成功,像一枚投入省大校园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持续扩散。连续几天,校园论坛、食堂、教室里,都还能听到关于演出的讨论,尤其是沈皎洁饰演的周萍,其爆发式的表演成了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种突如其来的关注,让沈皎洁有些不适,却也真切地感受到努力被认可的满足感。
然而,这种“高光”并未持续太久,便被更现实、更迫近的浪潮所淹没——毕业,真的进入了倒计时。
论文答辩、毕业材料整理、散伙饭的邀约、以及最现实的——求职的压力,像几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大四学生的心头。校园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狂欢、伤感、迷茫和焦虑的复杂气息。
这天下午,沈皎洁刚从一场令人沮丧的招聘会回来,坐在图书馆的老位置上,对着电脑屏幕上寥寥无几的、回复大多是“抱歉”或石沉大海的求职邮件发呆。尹如月坐在他旁边,正专注地修改着她的毕业设计图纸,偶尔抬头看他一眼,眼中带着担忧。
“还没消息吗?”她轻声问,递过一瓶水。
沈皎洁摇摇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竞争太激烈了。感觉我们学的这些东西,人家根本看不上。”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舞台上的光芒再耀眼,也无法照亮现实求职路上的逼仄。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话剧社的群消息。社长在群里@了全体成员:
“同志们!重大好消息!白淑媛女士,就是上次来看我们演出的林氏集团总裁,通过校方表示,非常欣赏我们的专业精神和艺术呈现,决定以个人名义,向我们话剧社捐赠一笔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社团未来的发展建设和原创剧目孵化!同时,校方也决定给我们社团一个‘年度杰出贡献社团’的荣誉!为了庆祝,同时也是为我们这届老家伙们正式送行,明晚六点,老地方(上次庆功的餐馆),咱们再聚一次,不醉不归!务必到场!”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欢呼雀跃的表情包刷了屏。这无疑是阴郁毕业季里的一抹亮色。
沈皎洁看着手机,心情复杂。白淑媛的赞赏和捐赠,固然是对他们整个社团的肯定,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份“赏识”背后,有一双冷静审视的眼睛,尤其是落在他身上的目光,让他隐隐感到不安。他看了一眼尹如月,她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似乎是林卿卿发来的消息,眉头微蹙。
“怎么了?”沈皎洁问。
“没什么,”尹如月收起手机,笑了笑,“林卿卿问我明天晚上有没有空,她想约我聊聊……关于实习的事情。”她的语气有些不确定。自从白淑媛出现后,尹如月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境地。
沈皎洁握住她的手:“别想太多,顺其自然就好。”
第二天晚上,餐馆二楼再次被话剧社包场,气氛比上次公演庆功时多了几分毕业季特有的放纵与伤感。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这可能是很多人大学时代最后一次如此齐整的聚会了。
沈皎洁和尹如月到的时候,里面已经人声鼎沸。张涛一见到沈皎洁,就冲过来给了他一个熊抱,喷着酒气喊道:“皎洁!咱们社的功臣!以后成了大明星别忘了兄弟!”王莉也凑过来,挤眉弄眼地看着他和尹如月紧紧牵着的手。
社长今天格外激动,挨个敬酒,说到动情处,眼圈泛红:“四年了……真快啊……以后天南海北,大家……常联系!”话语哽咽,引得不少女生也开始抹眼泪。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时,餐馆门口再次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这次来的不是白淑媛,而是林卿卿。她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和牛仔裤,少了些平日的距离感,但那份天生的优越感依旧若隐若现。她是独自一人来的。
社长老远看见,连忙迎了上去:“林同学?你怎么来了?欢迎欢迎!”
林卿卿的表情显得有些局促,她摆了摆手:“社长好,不用客气。我……我妈让我过来,代表她给社团送一份贺礼。”说着,她递过一个厚厚的信封,“这是一点心意,希望社团越来越好。”
社长接过信封,连声道谢,热情地邀请她一起坐下喝一杯。林卿卿犹豫了一下,目光在人群中扫视,最终落在了沈皎洁和尹如月这一桌。她走了过来。
“尹学姐,沈学长。”她打了个招呼,语气还算礼貌,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林学妹,快请坐。”尹如月连忙往里挪了挪,给她让出位置。沈皎洁也点了点头,心里有些意外。这位大小姐的出现,总让人觉得不那么简单。
林卿卿坐下后,并没有过多寒暄,而是直接对尹如月说:“尹学姐,我妈看了你的简历和设计作品,觉得很有潜力。林氏集团旗下有个新成立的文化创意项目组,正在招实习生,她让我问问你有没有兴趣试试?”
尹如月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林卿卿会在这个场合直接提出这件事。她看了一眼沈皎洁,眼神有些复杂。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林氏集团的平台远非一般公司可比。但她也清楚,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白淑媛对沈皎洁表演的关注,这让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