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采用军事与宗教结合的治理体系,其组织结构如下:
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神上使8人,实际上远不止8人,就像张曼成和波才等人自封为神上使;大方渠帅?18人和小方渠帅?18人,共计36方,实际上的渠帅人数超过50人,就像大汉的叛臣东阿县丞王度自封为渠帅;每个小方渠帅之下有方头祭酒?13人、祭酒13人,方头祭酒负责宗教事务、招兵和物资分配,祭酒负责军事指挥。
方头祭酒为太平教徒担任;祭酒为非太平教徒担任、大多数为某地的势力头目,有山寨主,有村长,也有混混小头目。
安平郡经县郭村,原本有1200余人,10年来的旱灾、蝗灾、疫病和苛捐杂税使人口锐减到了500余人。
大地主兼村长郭田富有点小聪明,是本地的大善人。如果全村人都死光了,鬼能帮他种田吗?太平教能帮他种田吗?所以,在6年前,他主动降低了一半佃租,还每年给全体村民均分糟糠和陈小米一次。
去年的旱灾和大蝗灾,让郭村颗粒无收,郭田富鼓励村民们捉了蝗虫去换酒糟饼。
太平教徒进村宣传酒糟饼有毒,郭田富嗤之以鼻:“没有酒糟饼,村里会饿死很多人,你们给每个村民有粮食补偿吗?”
太平教徒灰溜溜地跑了,从此不敢再来郭村宣传教义和黑化清平世界。去年经县没有饿死一个人的村子,仅有一个郭村;至今没有吃过人肉的村子,也仅有一个郭村。
2月24日,占领了广宗城的张角,发了一笔横财,得到了不少粮草;2月26日,张梁带兵过界桥直奔清河郡城甘陵,张角带兵北上直奔安平郡城信都。
郭村被路过的张角黄巾军包围,脑子活络的郭田富立即投降、献出了小米500石。郭村12岁以上50岁以下的男人被迫当上了黄巾军,村里只剩下了200余人的老弱妇孺。
来自郭村的黄巾军小兵郭小头,刚满12岁,小头是他的小名,也是他的大名,据说他降生的时候不足3斤、脑袋很小。
“村长,你的祭酒是什么酒?”
“小头娃,俺的祭酒不是酒,是官职。”
“村长,黄巾军只给了俺一块黄的破头巾,不给衣服、鞋子和武器,天气太冷了,俺受不了。”
“嘘……小头娃,说话小声点,被他们听见了就麻烦了!”
头上包着黄头巾、脚上裹着破麻布穿着草鞋、身上衣衫褴褛的郭村黄巾军,在郭田富的带领下,跟随张角的大军直奔经县。
郭小头走不了30里路,由他爹背着赶路。腹中饥饿,更显得北风寒冷,耳朵、脸上、手上和脚上在半天内长出了冻疮,郭小头和几十个小伙伴都是如此。
2月27日的下午,张角带着大军进入了经县,经县县令和守军早已逃跑,心存侥幸的几个富户倒霉了。
“爹,吓死人了,这一家的男人都被砍了头,女人在屋里头哭得凄惨,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小头,你要少看、少听、别说话!”
正当郭小头躲在他爹的身后瑟瑟发抖的时候,哈哈营叮当叮当地快速赶到了。十几个清平人民军快速地冲进富户的家里,捉了几个赤身**的黄头巾,把他们拖到大街上枪毙了。
富户家的一个女儿,10岁不到的样子,刚被一个方头祭酒剥光了衣服,幸好哈哈营赶来得及时。
几个富户家的女眷和金银财宝被清平世界的马车队拉走了,狂怒的张角赶紧带兵赶往南宫城。
“村长,他们是清平世界的军队吗?”
“对!小头娃,俺刚刚听说了,他们是哈哈营。”
“村长,哈哈营是什么意思?那个双杆大旗上的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小头娃,哈哈营是什么意思俺也不知道,大旗上的两个字是收人!”
“村长,既然哈哈营在收人,咱们赶紧去报名行不行?”
“嘘……小头娃,别说了,咱们被盯上了。”
在小头娃不远处的大街上,8个手持大刀的黄巾军行刑队,瞪大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众人;大刀上有豁口,已经卷刃,残留的血迹已经在北风中冻结成冰,在阳光下森然泛红光。
两个清平人民军的战士实在看不下去了,装什么逼?窝里横算是什么玩意?上去夺下了他们8人的破刀,还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大比兜!
打在他们的脸上,爽在郭小头的心里。
经县的老百姓恨死了富户,哈哈营竟然救走了富户们的女眷、拿走了他们的金银财宝,还打了行刑队的脸,所以,大多数年轻人跟随黄巾军走了。
郭小头在出城之前,一位哈哈营的志愿者送给他1双棉鞋、1双手套、1件旧毛衣、1顶遮耳帽和2个酒糟饼。
只是多看了几眼哈哈营,和他们有过眼神的交流,郭小头因此得到了这些宝贵的礼物,心中满是温暖和感激。
4万多的杂兵队伍,出城后绵延十几里路,方头祭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抢走了郭小头的旧毛衣、遮耳帽、棉鞋、手套和2个酒糟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