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二年正月初六,刘钰下旨: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舞龙灯,猜灯谜,吃汤圆;正月十六起,全国复工、复课。
不用猜,肯定又是校长的鬼主意。现在,清平世界物资丰富,老百姓生活富足,也爱上了节日和消费。
关于灯谜,校长也出了三个字谜,各打一字,猜中有奖:
1.四十五天;
2.刘邦笑了;
3.校长郁闷了。
洪范想要中奖,更想名扬晋阳城,可是,肚子里的墨水有限,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正确的答案。
大灯笼挂在皇宫城墙上,在风中摇曳;烛光闪耀,照得人群满面红光,呆傻的参赛者都在念念有词。
什么是四十五天?月事么?不对啊,月事是两个字;母猪怀孕么?不对啊,母猪怀孕要四个月;孵蛋么?不对啊,鹅蛋要孵化一个月,鸡蛋孵化二十天就够了!
刘邦为什么笑了?校长这种字谜害死别人的脑细胞,洪范在狂想:“刘邦吃饱了会打嗝,不一定会笑;纳妾了,可能会喊舒服,也不一定会笑;喝酒了,可能会耍酒疯,更不一定会笑……”
校长为什么郁闷了?洪范真的想骂人,这世上还有让校长郁闷的事吗?校长这个人坏得很,存心不让人中奖。
心情已经恢复良好的张胜,带着几个同学前来凑热闹,一看谜面,他就笑了:“字谜也太简单了,四十五天是一月半,合起来是胖;刘邦笑了,是因为项羽死了,羽卒,合起来是翠;校长郁闷了,是因为狗!”
一听如此,大家全都竖起来大拇指,有人大喊:“赶紧去领奖,校长在迎宾楼办公室。”
张胜听后笑一笑,带着同学回校了。
张胜走后,洪范赶紧来到校长的办公室:“俺知道谜底了,四十五天是俺吃了一月半的肉,长胖了;项羽死了,刘邦的宠妾小翠来了,于是他笑了;校长和婆姨刚刚脱光光,大黄狗来了,汪汪大叫:都来看呀,都来看!”
静静地看着洪范手舞足踏、唾沫横飞的样子,刘智从抽屉里拿出2000元金币放在桌子上:“300元是猜字谜的奖金,1700是给你的酬劳,你得替俺办件事。春天来了,大黄狗要搞事情了,一旦发现大黄狗和母狗搞上了,你马上敲锣,一边敲,一边喊:都来看呀,都来看!这事你能办好吗?”
拿了钱,洪范兴冲冲地回家了。
从第二天开始,左手提着铜锣,右手拿着锣槌?,洪范每天紧跟着大黄狗在晋阳城里溜达。
终于有一天,大黄狗和母狗搞上了,洪范一边敲锣一边大喊:“都来看呀,都来看,校长和母狗搞上了!”
群众闻讯赶来一看,没错,真的是“校长”!于是,笑声一片……挂着“校长”木牌的大黄狗,眯着双眼看天,任凭众人围观,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刘智在听到报告以后,面露苦笑:“让洪范赶紧回家,他这个人真的狗!”
从此以后,“狗”有了另外的含义;大黄狗一下子变乖了,夜里不再使坏。
过了正月19,弟子一个没来,卢植心有不解与不甘,他不知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卢植不自知,校长了解他。朝廷把他当成了“尿壶”,想用了拿起来,用完了就放下,他这一辈子的官职都和平叛有关;智商很高,情商是负数,说白了,卢植就是一个书呆子。
弟子们真的是来求学的吗?他的一生中弟子无数,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学问大师,反贼倒是有好几个。
刚来求学的刘备,大字不识一个,他不得不刻苦学习;在社会上没有一点根基,他不得不广交朋友;在卢植面前,不敢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是因为他不傻;年后不再来学习,是因为他已经镀金成功了。
在卢植这里求学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外可以自称是卢植的弟子,毕竟“天下名师”不是浪得虚名。他本人都像是一个“尿壶”,根本不可能帮助弟子们入仕。
刘备在卢植这里很认真地学习了两个多月,算是彻底地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他的师兄公孙瓒,仅仅是挂名弟子而已,没来缑氏山庐江书院上过学,哪怕是一天。
在2年前,公孙瓒在岳父侯太守的引荐之下,来到了庐江书院,行了拜师礼,交了束修,上了名册,然后,一走了之,一去不回头。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个道理卢植不懂,刘备却是玩出花来了。
有空研究一下中山靖王的后代,刘备发现刘胜的第13代子孙有一人是刘不疑,有子刘惠,有孙刘雄;刘雄比较倒霉,儿子刘弘和刘子敬都是英年早逝,子女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于是,刘备决定,从此以后,自己是刘弘流落在外的儿子。
这下子,刘备是大汉宗室的身份妥了。
至于公孙瓒、阎柔、鲜于辅和鲜于银,在高慎和赵云横扫胡人的时候一起跑了。由于杂色马在雪地里十分显眼,清平人民军一打一个准,所以,他们和胡人都是换上了白马逃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