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223章 系统奖励:解锁“女王特权”

手作公益“非遗传承年度盛典”落幕时,夜色已漫过传承馆的青砖黛瓦。陈曦站在展示区中央,看着墙上滚动的年度成果数据——30所合作高校的校徽连成一片星海,120位传承人的笑脸在屏幕上定格,10万 件文创销量的数字还在闪烁,50场体验活动的照片像连环画般流转。每一个字符、每一张画面,都藏着她和伙伴们熬夜改方案、冒雨跑村寨、顶着压力应对风波的痕迹。

就在她指尖轻轻触碰屏幕上“刘阿婆蜀绣工作室”的照片时,脑海里突然响起熟悉的系统提示音,淡蓝色的面板如流水般铺开,金色的标题“女王特权体系解锁”格外醒目:

“检测到宿主完成三大核心里程碑:1. 彻底了结前世恩怨,消除心理羁绊;2. 手作公益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双平衡,进入稳定发展期;3. 非遗传承影响力覆盖高校、乡村、企业多领域,形成良性生态。现解锁三项专属特权,助力宿主推进非遗事业。”

特权一:非遗资源全局调度权

面板中央缓缓展开一张动态的“全国非遗资源地图”,不同颜色的光点在地图上闪烁——红色代表濒危技艺传承人,蓝色是非遗工坊,绿色为潜在合作机构,紫色则标注着非遗原材料产地。每个光点旁都悬浮着微型信息卡,只需意念触碰,就能查看详细内容。

“特权说明:宿主可实时获取全国非遗资源动态,跳过中间对接环节,直接联系核心资源方。系统将基于双方需求(如传承人需销售渠道、宿主需技艺支持)自动生成匹配方案,含合作模式建议、风险评估及初步时间表。”

陈曦试着将意念集中在四川区域一个闪烁的红点上,面板立刻弹出详细信息:“刘芳,82岁,蜀绣省级传承人,专精‘双面异形绣’,代表作《百鸟朝凤》曾获国家级非遗展金奖。现有3名学徒,核心需求:解决蜀绣专用丝线采购渠道(需60支细丝线)、拓展高端定制产品销路;可提供资源:每月8-10件手工绣品、蜀绣技艺教学课程。”下方还附带了刘阿婆工作室的实时定位、联系方式,甚至有近期丝线库存的照片。

她忍不住惊叹——前世为了找一位蜀绣传承人,她跑遍四川三个市县,耗时两个月才找到线索;这一世,若不是偶然机会,也差点错过刘阿婆。而现在,只需一个意念,就能精准对接最核心的资源,连对方的需求和可提供的支持都一目了然。

特权二:忠犬联盟默契强化

面板切换到“忠犬联盟”界面,原本灰色的“协作默契”标签此刻亮起金色光芒,旁边多了一个跳动的“预判机制”图标。说明文字随之浮现:“联盟成员将激活‘需求预判’能力,可通过宿主及成员的工作动态、计划方向,提前感知潜在需求,主动提供适配支持。经系统测算,协作效率将提升100%,沟通成本降低70%。”

就在这时,陈曦的手机震动起来,是林砚舟的来电。“陈曦,我刚整理完明年高校非遗课程的框架,特意把‘技艺模块’拆成了独立文档。”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熟悉的细致,“我猜你接下来要和传承人对接课程内容,就把每个模块需要的技艺类型、课时建议都标好了,比如蜀绣模块需要‘基础针法教学 文创设计’,还留了空白栏让传承人填具体需求,你看看要不要补充?”

陈曦愣了愣——她刚才确实在想,明年要新增蜀绣、彝绣等西南地区非遗技艺进课程,还没来得及和林砚舟提,他竟然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这种“未说先做”的默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

挂了电话,沈亦舟的微信消息又弹了出来,附带一份pdF文件:“刚和赛车赛事主办方聊完,明年春季赛想在现场搞‘非遗文创市集’,我帮你预留了10个展位,位置在观众入口处,人流量最大。合作草案里写了市集的时间、宣传资源分配,还加了‘传承人现场演示’的环节,你看看有没有要调整的,比如要不要增加竹编、苗绣的专属展区?”

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标注,陈曦的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以前,他们需要开好几次会才能对齐需求;现在,伙伴们像能读懂她的心思,提前把一切都准备妥当。这种无需多言的默契,让她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特权三:个人能力自适应升级

面板最后一项特权的图标是一枚旋转的金色齿轮,下方写着“个人能力自适应升级”。说明文字详细解释:“当宿主接触新领域、新任务时,系统将自动激活相关基础能力,并生成‘阶梯式学习路径’。基础能力涵盖知识储备、技能技巧、经验总结,配合针对性学习,可快速掌握核心能力,避免从零起步的低效探索。”

陈曦突然想起下周要参加“国际非遗文化论坛”,需要和法国、日本的非遗机构负责人洽谈合作。她试着在心里默念“跨文化沟通”,面板立刻弹出新的界面:

“激活基础能力:国际非遗领域跨文化沟通。

1. 术语库:整理中英\/中日非遗核心术语对照(如‘双面异形绣’译为‘double-sided heterogeneous embroidery’),标注易混淆词汇;

2. 礼仪指南:分国家列出沟通禁忌(如日本需注意鞠躬角度、法国需注重细节表达)、商务会面流程建议;

3. 谈判技巧:针对非遗合作常见需求(如技艺交流、产品出口),提供话术模板及让步策略;

4. 学习路径:建议先掌握术语库(预计2小时),再熟悉礼仪指南(1小时),最后结合案例练习谈判技巧(3小时)。”

下方还附带了一份精简版学习资料,里面有真实的国际非遗合作案例、常用邮件模板,甚至还有不同口音的英语听力片段。陈曦翻看着资料,想起前世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时,因为不懂术语、不熟悉礼仪,闹了不少笑话,还错失了一次重要合作。而现在,系统不仅帮她铺好了学习路径,还把所有需要的资源都整合到位,大大缩短了成长周期。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女王特权体系已全部激活,宿主可通过意念随时调用。后续将根据手作公益的发展阶段(如国际化拓展、濒危技艺抢救),解锁进阶特权(如国际资源直连、技艺抢救专项支持)。”

面板渐渐隐去,陈曦站在原地,看着窗外的月光洒在庭院里的桂花树上,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这一路,她从一个手忙脚乱的“新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非遗推动者;从被前世阴影束缚,到彻底放下过去;从独自一人坚持,到拥有一群默契十足的伙伴。而“女王特权”,不是让她变得“无所不能”,而是给了她更高效推进非遗事业的工具,让她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守护传承人,留住老手艺。

第二天一早,陈曦就开始尝试使用特权。她通过“非遗资源全局调度权”,联系上云南傣族织锦传承人玉奶奶——系统自动匹配了双方需求:玉奶奶有大量织锦成品待售,却缺乏线上渠道;手作公益需要织锦元素文创,正好可以合作开发“织锦 布艺”产品。不到一小时,她就和玉奶奶敲定了初步合作方案,连样品寄送地址、结算方式都确认好了。

上午十点,林砚舟带着调整后的课程方案来传承馆,刚拿出文件就笑着说:“我猜你和玉奶奶谈完,会想把傣族织锦也加进课程,就预留了2个课时的空位,还标了适合的年级段。”陈曦接过方案,果然看到“傣族织锦模块”的空白栏,旁边还贴心地写了“建议搭配手工布艺实践”。

下午,沈亦舟又发来赛事市集的补充方案:“我联系了几个车企赞助商,他们愿意提供展位搭建费用,条件是在市集里设置‘非遗 汽车’的联名展示区,比如用苗绣装饰汽车内饰。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既能省成本,又能扩大影响力,你觉得呢?”

晚上,陈曦按照系统提供的“跨文化沟通”学习路径,用两个小时掌握了核心术语,又花一小时熟悉了礼仪指南。当她对着镜子练习法语问候语时,突然觉得,曾经遥不可及的“国际合作”,现在已经触手可及。

夕阳西下时,陈曦站在传承馆的庭院里,看着伙伴们忙碌的身影——周教授戴着老花镜,在整理新收集的彝绣图谱;林砚舟坐在石桌旁,和高校老师视频沟通课程细节;沈亦舟拿着市集设计图,和志愿者讨论展位布局;苏医生背着急救包,准备去村寨给传承人做健康检查;赵村长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打包要寄给玉奶奶的织锦原材料样品。

微风拂过,带来桂花的香气。陈曦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从容的笑容。她知道,“女王特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她会带着这些特权,带着伙伴们的支持,去对接更多濒危技艺传承人,去开发更有创意的非遗文创,去推动中国非遗走向世界。

这一世,她不仅要让老手艺活下去,还要让它们活得精彩,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带着温度的非遗技艺,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财富,值得被永远守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