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综武皇帝:朕是幕后大黑手 > 第252章 请陛下称太子

综武皇帝:朕是幕后大黑手 第252章 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乌鸦掀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7:59:30

“父亲,你偏袒裕王,朝野议论,你是知道的,你让裕王执掌锦衣卫,锦衣卫是什么机构,你也是知道的。”

萧景桓的声音也因为过于激动而更加颤抖。

心中的悲愤也彻底爆发出来。

“其实您什么都知道。”

我在问你为什么要谋反?” 朱厚聪(萧选)再次怒斥道。

“呵呵呵,我就是在说我为什么谋反,谋反是为了自救,自救必然冒犯根源。”

萧景桓发出一串绝望的冷笑。

“我不想再当一枚用来平衡朝局、随时都可以被丢弃的棋子。”

“我想要活着,有错吗?”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最后的力气,目光死死盯住面前的父皇。

“父亲,在死之前,我只有一句话,如果陛下封裕王为太子,朝野沸腾,究竟是我的错,或是裕王的错,还是陛下的错?”

此言一出,整个万寿宫落针可闻。

所有大臣心里都有一杆秤。

造成兄弟阋墙的主要原因,当然是皇帝的错,是他太在乎自己的权柄。

一生都在算计如何平衡朝局。

连自己的亲儿子都算计在内,这才有了萧墙之祸。

可是他们都无人敢答。

而此刻操控着一切的朱厚聪,在听到萧景桓那悲愤的控诉时,内心只觉得万分可笑和不屑。

错?

朕怎么可能有错?

你萧景桓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一枚有些用处的棋子。

又不是朕的亲儿子。

都已经谋反了,还能将理由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真是可笑至极。

你不死谁死?

他心底冷笑着,准备驳斥萧景桓。

“景桓…”

然而他刚吐出两个字,就被萧景桓一声前所未有的厉喝骤然打断。

“请陛下称太子!”

朱厚聪闻言眉头瞬间拧紧,心中戾气陡升。

他可不会惯着萧景桓。

直接再次扬起手,又是一记凌厉的耳光狠狠扇在萧景桓的脸上。

啪!

“你也配?”

朱厚聪怒斥道。

“朕就是以往对你太过纵容,才酿成今日之祸。”

“这么多年,朕几乎给了你与太子同等的地位与权柄,之后更是将东宫之位交给了你,可你呢?”

“分明是你自己利欲熏心,等不及想要坐上这把龙椅,这才铤而走险,行此谋逆弑君的滔天恶行。”

“如今东窗事发,非但不知悔改,竟还将罪责推到朕的头上。”

“萧景桓,你真是恬不知耻。”

他顿了顿,言语之中满是失望的说道。

“若非朕对你的格外恩宠,就凭你一个非嫡非长的庶子出身,凭什么能一步步爬到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你所拥有的一切,荣耀、权柄、地位,哪一样不是朕赏赐给你的?”

“可你非但不知感恩,反而包藏祸心,图谋不轨,真是罪该万死。”

一番义正辞严的斥责之后,萧选(朱厚聪)似是彻底失望,不愿再多看一眼。

直接厌烦地一挥手。

“拖下去!”

青龙立刻上前,毫不客气地架起瘫软在地的萧景桓,如同拖拽一件废物般,将其拖离了万寿宫大殿。

接着萧选(朱厚聪)看向沉默的一干大臣。

“你们都说说看,朕该如何处置这个悖逆人伦、意图弑父的孽子?”

话音刚落,吏部尚书齐敏立刻毫不犹豫地上前一步。

不给萧景桓留丝毫余地。

“陛下,谋逆弑君,乃十恶不赦之首罪,依《大梁律》,当处极刑。”

“臣恳请陛下,依律处置,绝不姑息,才能以正朝纲,以慑天下不臣之心。”

“陛下,不可!”

一旁的大理寺卿朱樾闻言,脸色发白,急忙出列反驳。

“太子固然犯下大错,但或许是一时受人蒙蔽,终究是陛下血脉。”

“臣恳请陛下念在父子之情,法外开恩,以免有伤陛下仁德之名。”

齐敏立刻反驳道。

“朱大人,你可是我大梁的大理寺卿,谋逆大罪,岂能因身份而废法,大理寺卿带头违反法度,真是闻所未闻。”

接着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激烈争辩起来。

“好了,都别吵了。”

朱厚聪揉了揉脑袋,看向赵孟静:“赵孟静,你是刑部尚书,你来说说该怎么处置。”

赵孟静踏出一步,开口道:“陛下,此事既是国事,更是陛下家事,还请陛下专断。”

朱厚聪一天暗道果然。

不粘锅还是不粘锅。

他也没指望赵孟静能主动扛事。

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裕王萧景亭。

“裕王,你也来说说,此事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裕王萧景亭此刻已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的惊喜砸得有些发懵。

他万万没有想到,太子萧景桓竟会如此昏聩。

如此迫不及待地行弑君逆举。

这尼玛简直是躺赢啊!

“裕王?”

朱厚聪见他没有立刻回应,语气微微一沉,再次开口。

萧景亭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他心里当然巴不得弄死萧景桓。

但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绝不能表露出丝毫的急切。

若直接主张赐死,反而可能让皇帝觉得他冷酷绝情,不顾兄弟伦常。

从而适得其反。

下一秒,只见他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几分痛心与不忍道。

“陛下,太子殿下担任数十年七珠亲王,后又入主东宫,其处理政务的能力,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交好群臣、长袖善舞,亦是无人能及。”

“故此,儿臣恳请陛下,能否法外开恩。”

“在儿臣心中,太子殿下仍是最适合的储君人选,儿臣也从未想过要与太子相争。”

接下来他甚至掷地有声道。

“无论太子今天受何惩处,日后他若是重提社稷之事,为了兄弟之情、为了朝廷安稳,我萧景亭也定当效仿宋宣公。”

一番话语,说得情真意切,既彰显了自己的宽容大度,又暗戳戳地坐实了太子的能力与势力。

而提及宋宣公更是在暗示,只要萧景桓还活着,谁坐太子之位都不得安宁。

春秋时期宋国宋宣公主动放弃太子宋夷,将君位让给弟弟公子和。

公子和多次推让,最终在宋宣公的坚持下接受王位。

许多人都认为宋宣公此举可能受到宋穆公的隐性影响或者胁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