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画廊”的玷污,如同在文明的史册上泼洒墨迹。虽经林晚星尽力净化,仍有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被扭曲或永久损毁。这份无力感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心头。
图书馆核心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归档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暗面活动的频率和强度都在显着提升,仿佛某种沉眠的巨兽正在苏醒。
“不能再被动应对了。”林晚星的声音带着决断,“我们必须弄清楚‘悲叹之海’究竟是什么,它与这些概念实体有何关联。”
“风险系数极高。”归档者警告,“‘悲叹之海’是暗面中最深邃的区域之一,是终极绝望的聚合体。任何靠近的意识都可能被那无尽的悲伤与虚无吞噬。”
“我有‘方舟’作为锚点。”雷昊的意念跨越维度传来,稳定而坚定,“我可以尝试进行远程感应,不直接进入,只是……聆听。”
这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林晚星、阿南和璃将力量链接在一起,为雷昊提供支撑。归档者则调动其监控网络,尽可能为这次危险的感应扫清外围干扰。
雷昊的意识,如同最纤细的丝线,沿着“方舟核心”与宇宙根源的连接,小心翼翼地向那被标记为“悲叹之海”的暗面区域探去。
起初是绝对的寂静,比虚空更空洞。随后,细微的、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呜咽声开始浮现,逐渐汇聚成潮水般的悲鸣。无数文明的挽歌、个体临终的绝望、理想破碎的脆响……这些声音并非通过听觉,而是直接作用于意识本身,冲击着存在的意义。
雷昊紧守心神,以“方舟”的永恒白光为盾,抵御着这精神层面的侵蚀。他继续深入,试图捕捉这些悲叹背后的“源头”。
在无尽悲鸣的深处,他“看”到了——那并非一个具体的形态,而是一种弥漫的、冰冷的“认知”。一种认为“存在即是痛苦,终结才是慈悲”的终极绝望意念。这股意念如同一个巨大的过滤器,不断从宇宙的生灭中汲取着失败、痛苦与毁灭的片段,将其放大、纯化,最终凝聚成了“虚无之蛭”、“历史之魇”这类以传播绝望、加速终结为己任的概念实体。
它们不是独立的生命,而是“悲叹之海”这终极绝望的……延伸与执行者!
更令人心悸的是,雷昊感受到,这股绝望意念并非完全无序。它似乎受到某种更古老的、更加冰冷的……“规则”的影响。那规则如同一个设定好的程序,确保着“绝望”与“终结”在宇宙的循环中,始终占据着一个特定的、无法被彻底消除的“份额”。
是“归零之主”吗?不,感觉更加原始,更加……基础。仿佛是这个宇宙诞生之初,就与“存在”相伴而生的、某种无法摆脱的“宿命阴影”。
就在雷昊试图触及那更深层的规则时,一股庞大到无法形容的冰冷意志,如同沉睡的巨兽被惊扰,猛地从“悲叹之海”深处苏醒!
那不是攻击,而是一种纯粹的、碾压性的“否定”!仿佛整个宇宙的绝望与终结的重量,都朝着雷昊这缕细微的意识碾压而来!
“方舟”的白光剧烈震荡,林晚星等人提供的支撑也瞬间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撤回!”林晚星急呼。
雷昊没有丝毫犹豫,意识丝线瞬间收回。就在完全脱离的刹那,他感受到那股冰冷意志如同无形的触须,试图顺着连接追溯而至,但被“方舟”的壁垒和众人合力构筑的防御挡在了维度之外。
感应结束。雷昊的意识回归“方舟”,带着沉重与寒意。
“情况比想象的更糟。”他将感知到的一切分享给众人,“‘悲叹之海’是一个自组织的绝望系统,它生产概念实体,而背后……可能涉及到宇宙某种更基础的、偏向‘终结’的底层规则。我们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敌人’,而是宇宙结构本身的一部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沉默了。如果绝望与终结是宇宙规则的一部分,如同生死轮回,那他们的抗争意义何在?
二
就在这士气低落的时刻,星火摇篮传来了意想不到的消息。
艾尔莎星球,“共鸣者”们在他们构筑的全球能量网络中,检测到了一种来自星球内核的、古老而微弱的“悲伤”波动。这种波动与星球的生命力格格不入,仿佛一个深埋的伤疤。
为首的共鸣者,一位名为“澜”的女性,没有选择忽视或压制这份悲伤。她带领着同伴,以最大的善意和包容,尝试与这份“悲伤”沟通,去理解它的源头。
他们发现,这悲伤源于星球远古时期一次险些导致生命灭绝的生态灾难的记忆烙印。共鸣者们没有试图抹去这烙印,而是用自己的能量去安抚它,将后来生命繁荣、希望重生的景象,如同温暖的纱布般,轻轻覆盖在这古老的伤口上。
奇迹发生了。那古老的悲伤波动,并未消失,而是逐渐融入了星球的整体能量循环,从一种破坏性的负累,转变为了提醒生命珍惜当下、敬畏自然的……深沉回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