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 第4章 大汉之光——袁基

原本的袁基无需扬名,他本身的政治能量就很大。

他轻轻地发声,就有很多人听到。

可现在,袁基要走上一条有别于大汉忠臣的道路。

他必须提前铺垫,让他友爱、仁义、热心、儒雅、高洁、有责任心等一系列美好品质深入人心。

在润物无声中,便使他成为众多大汉人心目中唯一的太阳。

这样,在世界变得混乱、暗无天日时,人们才会只能看到他这束醒目的、无法取代的光。

于是,他开始包装自己。

将自己包装成东汉人梦想中的理想型主公。

幸运的是,袁基的硬条件相当不错。

家世、地位、财富、气质、容貌样样不凡。

袁基不会小瞧容貌的重要性。

在古代做官,尤其是实行察举制的汉代,容貌已经算是一项潜在的硬性指标了。

古代士人有着比现代人更明显、更极端的容貌崇拜与容貌焦虑。

甚至如果某个人长得极为“美姿容”,还会有人抢着为其举孝廉。

——这是国人刻在血脉中,对美感的追求。

原先的袁基性格一板一眼,有点木。

体现在外表上,就显得脸过于平淡,气质也有些死板。

原本十分俊朗的脸,却只发挥出了百分之六十的颜值。

堪称颜值封印术。

袁基在来到这里的前三个月,开始慢慢地改变他的形象与气质。

并且额外增加一些可以被称作“小心机”的细节,增添整体氛围感。

别人也只以为他男大十八变。

毫不夸张地说,袁基营造出来的氛围感,在这个时代简直是绝杀,直接将袁基原本便面如冠玉的脸,映衬得仿若天人。

袁基经历过现代的美育培养,且时常参观艺术馆、展览,并各地观光旅游。

在成功融合了东汉的普遍审美后,袁基已经可以慢慢做到引领时尚了。

甚至现在洛阳城里还风靡着袁君同款羽扇、袁君同款胸针、袁君同款腰带等等等等……

如此高的热度,自然是袁基慢慢经营出来的。

空闲时间,袁基精力充沛时便会参加一些士族之间的活动。

一个月前,他就参与了一场十分大型的文会。

当日景色宜人,天朗气清,是在鸟语花香的春季。

袁基刚走进举办文会的府邸大门,瞬间被一群人围住。

“袁君!某兖州陈留人……久仰袁君之名,不知可否?……”

“袁君!某京兆人……见过……”

“袁君,某……”

众人上前,皆想与袁基拉关系、刷印象。

许多没被邀请的士人也闻风而动,托着关系想挤进文会。

当时的场面,称为粉丝见面会一点不为过。

只因在文会上,若是有人得到袁基的几句品评,那人便可名声大噪。

——这可是名扬天下的大好机会!

在大汉,有了名望,才会被人看到,才有被举孝廉的可能,才能站上高位。

因此,此文会与袁基相处的机会,众人皆十分珍惜。

君不闻曹操拿刀逼着举办“月旦评”的许劭点评他?为的就是得到好评语,以此扭转他在士人群体中阉宦之后的名声。

还有一个着名评语便是荀彧荀文若的“王佐之才”。

只能说荀彧恰好真的有王佐之才,追根溯源便显得这个评语十分有预见性。

可事实是,在东汉,平均每年可能会有十数人被不同的名家品评为“王佐之才”。

因为在此时,“王佐之才”实在是一个比较烂大街的评语。

有些类似于现代的“国家栋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均等的得到这个评价。

众人为了扬名,花样繁多,卷出了新高度。

袁基的身边就有一个十分成功的案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