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 > 第62章 荣誉,是用他们的命换的!

南口阻击战结束的第三天,独立旅的临时驻地,山谷里安静得瘆人。

这里是太原战区后方一处没人注意的山沟,几座破村子,就是近三千幸存将士的窝。

没有欢呼,甚至没人高声说话,除了伤兵压抑不住的闷哼,就只剩下风刮过破败村庄的呜咽。

草药、血腥和硝烟混在一块儿的怪味,钻进鼻腔,沉甸甸地堵在胸口。

还能动弹的战士,一声不吭地擦着手里的家伙,枪膛里每一寸都用布条来回地拉,直到在斜射进来的光里能映出人影。

更多的人,就那么躺在铺着干草的地铺上,身上缠着渗出血迹的绷带,只是睁着眼,直勾勾地盯着漏风的屋顶。

一个一团幸存下来的老兵,正坐在门槛上,用小刀一下一下地削着块木头。

他身边围着几个新兵蛋子,瞅着他手里的木头,慢慢有了个小墓碑的模样。

“班长,你这是给谁刻哩?”一个新兵憋不住,小声问。

老兵的刀没停,眼皮都没抬一下。

“给二娃子。”

声音平得听不出喜怒。

“二娃子是咱村的,出来那会儿,他娘拽着我手,让我照看他。这小子,在二龙山上,为了给机枪手挡子弹,拿身子去堵,身上七个窟窿眼。”

“断气前,他跟我说,班长,我想家了。”

老兵说完,拿手背胡乱蹭了把脸,继续低头刻字。

围着的新兵蛋子一个个都把头埋了下去,肩膀一抽一抽的。

这样的事,在这片小小的驻地里,到处都是。

李逍遥的指挥部,设在村里那间还算完整的祠堂。

两天两夜,李逍遥没合过眼。

祠堂地上,整整齐齐地码着从南口背回来的弟兄,身上都盖着军装。

每一具身体前,都放着个用弹壳做的牌位,上面写着名字和老家。

李逍遥就这么一具一具地看过去,把每一个名字,都往脑子里刻。

赵刚走了进来,他一条胳膊还吊着,脸白得和纸一样。

他走到李逍遥身边,看着满地的英魂,嘴唇哆嗦了几下,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人都对上了?”

李逍遥开口,嗓子哑得厉害。

赵刚点了下头。

“阵亡,四千三百一十七人。重伤,一千八百六十二人。轻伤的,算不过来,几乎人人都有。”

“现在全旅能拉出去打的,凑不够三千人。”

赵刚的声音很轻,可每一个数字,都和石头一样,砸在李逍遥心上。

一个快万人的加强旅,差不多被打断了脊梁骨。

“抚恤金,一分都不能少,必须足额发下去。牺牲的弟兄,骨灰能送回家的,派专人送。送不回去的,就在这儿,给他们修个最好的陵园。”

李逍遥站起来,走到祠堂门口,看着外头阴沉沉的天。

“老赵,你说,这一仗,值吗?”

赵刚闷了半天,才慢慢开了口。

“旅长,我答不上来值不值。”

“我只晓得,咱们撤出南口六个钟头后,战区主力那三个军,快十万弟兄,从鬼子的包围圈边上,跳了出去,没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咱们的牺牲,给他们换了条活路。”

话音刚落,王雷就火急火燎地从外头跑了进来,脸上那神情,说不清是啥滋味。

他手里攥着几份电报抄件,手都在抖。

“旅长,政委,出大事了。”

“重庆那边……还有延安总部,都来电了。”

独立旅在山沟里默默舔着伤口的时候,他们用血换来的战绩,已经和一场风暴一样,席卷了整个中国。

以一个旅的兵力,正面硬扛日军精锐的萱岛支队,在几乎没后援的情况下,死守南口二十四小时,最后用三发炮弹瘫痪敌军指挥部,反败为胜,成功掩护了战区主力近十万人安全转移。

这个消息,通过第二战区的电台,用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重庆,传到了延安,传到了全国所有还关心这场仗的人耳朵里。

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作战室里,气氛压抑。

蒋委员长穿着戎装,背着手,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一句话不说。

沙盘上,代表日军的红色箭头,依旧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咄咄逼人。

太原会战的失利,让整个作战室都笼罩在一片阴影里。

一个高级参谋,拿着份刚破译的电报,快步走了进来,连报告都忘了喊。

“委座!第二战区急电!周家口,南口大捷!”

蒋委员长猛地转过身,一把拿过电报。

他身边的何应钦,白崇禧等一干高级将领,也都凑了过来。

电报很长,把独立旅在周家口的反击战,和在南口的阻击战,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作战室里,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所有人脸上的神情,都从一开始的怀疑,慢慢变成震惊,最后是根本不敢信。

“不到百人伤亡,反手全歼日军一个加强大队?”

“以一个旅的残兵,正面顶住日军一个有坦克重炮的精锐支队二十四小时?”

“最后关头,三发炮弹,精准端掉了敌军师团级的指挥部?”

白崇禧看完电报,嘴巴半张,喃喃自语。

“这……这不可能。这支八路军,是天兵天将吗?”

蒋委员长放下电报,那张向来严肃的脸上,也现出极为复杂的神色。

他来回走了几步,猛地停下,对着身边的侍从室主任下了命令。

“马上,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通电全国!”

“就说,八路军独立旅,在南口阻击战中,为国为民,奋勇杀敌,打出了我中华军人的威风!”

“此等忠勇之师,当为全国表率!”

他停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话里带着一股不容商量的劲儿。

“另外,破格授予该旅‘铁血之旅’荣誉称号!记大功一次!”

这个命令,让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给一支**的部队这么高的荣誉,这在国民政府的历史上,是头一回。

与此同时,延安。

一孔简陋的窑洞里,灯火通明。

总司令,副总指挥,总参谋长,几位八路军的最高领导,正围着一张地图,神情严肃。

一份同样来自第二战区的电报,就摆在桌子中间。

“好!好一个李逍遥!好一个独立旅!”

总司令看完电报,猛地一拍桌子,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全是激动和欣慰。

“以残兵弱旅,行泰山之举,这才是我们八路军的军魂!”

副总指挥也捻着胡须,连连点头。

“这个李逍遥,不光能打,还有脑子。他这一仗,不光是打赢了,更是打出了一片新天地。他让所有人都看见了,我们**领导的军队,不是只会打游击,我们同样能打硬仗,能打大仗,能打胜仗!”

“马上给独立旅回电!”

总司令对着参谋长命令。

“告诉李逍遥和赵刚,告诉独立旅全体指战员,总部为他们骄傲!他们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是我军全体将士学习的楷模!”

一时间,从重庆到延安,从国统区到解放区。

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在疯了一样地报道南口阻击战的奇迹。

“铁血之旅”的名号,一夜之间,响彻大江南北。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逍遥,却对这些一无所知。

当王雷把那几份嘉奖电报递给他时,他只是平静地扫了一眼,就放到了一边。

“旅长,这可是天大的荣誉啊!委座亲自嘉奖,还给了咱们‘铁血之旅’的封号!这下,看谁还敢小瞧咱们八路军!”

王雷兴奋得脸都红了。

李逍遥没说话,他只是指了指祠堂里,那一片片冰冷的身体。

“荣誉,是用他们的命换来的。”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祠堂的温度,都降了好几分。

王雷的兴奋,一下子凉了。

第二天,战区司令部派来的车队,就到了独立旅的驻地。

带头的,是卫立煌身边最信任的参谋长。

他带来了大量的药品,弹药,粮食,还有几十万法币的抚恤金。

这位在战区里向来眼高于顶的将军,见到李逍遥时,却恭恭敬敬地敬了个军礼。

“李旅长,卫总司令让我给您带句话。”

他看着李逍遥,眼神里全是敬佩和歉意。

“他说,南口一战,是他对不住独立旅。这份情,他记下了。”

他还带来了一封卫立煌的亲笔信。

信上没多少客套话,只有一句。

“国难当头,能与君并肩作战,幸甚。”

紧接着,之前那些对独立旅冷嘲热讽的友军将领,也纷纷派人过来慰问。

送钱的,送物的,一波接一波。

那态度,谦卑得让李云龙都觉得肉麻。

“他娘的,这帮家伙,属狗脸的吗?变得也太快了。”

李云龙躺在担架上,撇着嘴骂。

丁伟靠在一旁,笑了笑。

“老李,这不是变脸,这是打服了。咱们旅长,用一场血战,把他们的傲气,彻底打没了。”

几天后,一个戴着眼镜,背着相机的记者,找到了李逍遥。

他是重庆一家大报的记者,专门跑来采访这位传奇的年轻旅长。

“李旅长,全国人民都想知道,您和您的独立旅,究竟是靠什么,创造了南口阻击战这样的奇迹?”

记者推了推眼镜,满脸期待地问。

李逍遥没有直接回答。

他带着记者,走出了村子,来到村后的一片山坡上。

那里,一座崭新的烈士陵园,已经有了雏形。

几百名战士,正一声不吭地搬着石头,修着墓碑。

李逍遥指着那片山坡,指着那些正在修建的,密密麻麻的坟。

他的声音,平静又清晰。

“秘诀,都在那儿。”

“我,只是个侥幸活下来的人。”

记者愣住了,他看着李逍遥那平静的侧脸,看着远处那片沉默的陵园,鼻子忽然一酸。

他放下了相机,对着那片陵园,深深地鞠了一躬。

巨大的荣誉,并没让李逍遥有半分喜悦。

他把自己关在指挥部里,一遍又一遍地,整理着从南口战场上缴获的日军文件。

他想从这些蛛丝马迹里,找出那三发炮弹能够命中萱岛指挥部的真正原因。

那不是运气,他清楚。

那是一种基于无数情报和精确计算的必然。

就在他翻阅一份残破的,被炮火熏黑的作战地图时,他的手指,忽然停了。

地图上,几条用蓝色铅笔标注的,毫不起眼的铁路线路,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又从旁边一堆不起眼的电报抄件里,翻出几份关于物资调度的命令。

将地图和电报一对照,李逍遥的瞳孔,猛地一缩。

一个惊人的,关于日军整个华北方面军后勤补给线的秘密,在他的脑海中,豁然开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