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 > 第339章 过江,就是生路: 渡江!渡江!

夜,更深了。江风卷着刺骨的寒意,从宽阔无垠的江面上呼啸而来,吹得岸边那大片枯黄的芦苇荡,发出“沙沙”的悲鸣。

三号码头,这个在南京城无数渡口中毫不起眼,平日里只用来转运煤炭和杂货的地方,此刻,却成了决定无数人生死的奈何桥,一边是人间,一边是深渊。

独立旅的警卫部队早已将这里层层封锁,所有的灯火都已熄灭,连士兵们抽烟的火星都被严令禁止。

天地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唯有那冰冷的江水,不知疲倦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沉闷而又富有节奏的声响,一下,又一下,重重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弦上。

“吱呀……”

一声沉闷的摩擦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芦苇荡的深处,一块用泥土和枯草精心伪装过的沉重木板,被几名士兵憋着一口气,合力缓缓地移了开来。

一股混合着泥土的腥气、汗水的酸味和人类体温的暖流,从那黑漆漆的地道口里猛地涌了出来,扑面而来。

紧接着,在坑道口士兵们无声的搀扶下,一个个佝偻着的身影,小心翼翼地,甚至可以说是狼狈地,从地道里钻了出来。

他们是第一批被组织撤离的民众,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还有一些步履蹒跚,脸上刻满了岁月风霜,连腰都直不起来的老人。

在地道里被组织着走了几个小时,那里面空气稀薄,又闷又热,每个人的脸色都因缺氧而显得有些苍白,眼神里更是充满了对未知的迷茫和深入骨髓的恐惧。

当他们走出地道,双脚真正踩在这片湿滑泥泞的江滩上,看到眼前那黑沉沉、波涛暗涌的长江时,许多人瞬间就被这雄浑而又冷酷的景象给吓住了。

江面太宽了,宽得望不到对岸,仿佛一片没有尽头的黑色荒原。

江水太黑了,黑得就像是铁匠铺里淬火用的池子,能吞噬一切光亮和希望。

远处日军阵地的探照灯,偶尔像鬼火一般在天际线上扫过,每一次那惨白的光柱划亮天际,都让人们的心脏随之狠狠抽紧。

江对岸,更是一片死寂的黑暗,像一头蛰伏在夜幕中的洪荒巨兽,张开了能吞噬一切的血盆大口,正静静地等待着他们这些渺小的猎物自投罗网。

“娘,我怕……这水里,有水鬼……”

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把脸深深埋进母亲那件破旧的棉袄里,小小的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着,牙齿都在发出“咯咯”的撞击声。

她的母亲紧紧地抱着她,嘴唇哆嗦着,想说句安慰的话,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只能用自己的体温,徒劳地想给孩子一丝温暖和安全感。

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片黑色的江水,仿佛真的看到了无数水鬼正从漆黑的江底伸出冰冷的手,要将她们拖下去。

“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老天爷……过了江,就真的能活下去吗?”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浑浊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声音里带着绝望的颤音。

她的话,像一根被扔进火药桶的导火索,瞬间点燃了人群中早已压抑到极限的恐惧。

骚动,如同水面的涟漪,迅速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压抑的哭泣声、不安的议论声、孩子们被这肃杀气氛吓坏的啼哭声,在寂静的夜里交织成一片,显得格外刺耳,也格外让人心焦。

“这江……比鬼门关还吓人,怎么过啊?船那么小,风那么大!”

“是啊,我听说江上有日本人的炮船,一炮就能把船打沉了,我们这不是去送死吗?”

“我不想走,我要回家!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

人群开始畏缩不前,甚至有人转身,推开身边的人,想要退回到刚刚钻出来的那个狭窄的地道里去。

码头上,负责指挥的赵刚心头一紧,手心里瞬间冒出了冷汗。

他知道,这是最关键,也是最脆弱的时刻。

军心可鼓,民心难聚。

一旦民众的恐惧战胜了求生的**,在这里造成了混乱,哪怕只是几分钟的耽搁,都可能导致整个渡江计划的第一步,就彻底失败。

后果,不堪设想。

他身边的沈静,已经从一个六神无主的母亲怀里,接过了那个哭得最凶的婴孩,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口中哼着不成调的家乡歌谣,试图用女性特有的温柔来安抚他。

“大家静一静!不要慌!不要乱!”

赵刚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站上一个临时用弹药箱搭建的高台,用嘶哑但却竭力保持着平稳的声音大声喊道。

“同胞们!乡亲们!我是独立旅的政委赵刚!大家听我说!”

他的声音,通过一个铁皮卷成的简易喇叭,传遍了整个码头。

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一些,一双双充满恐惧和疑问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了他。

“大家不要怕!江对岸,不是龙潭虎穴!”赵刚的目光,扫过一张张苍白而无助的脸,他的心像是被针扎一样疼,“那里,有我们新四军的同志,有我们自己的部队,正在等着我们!那里有安全的营地,有烧好的开水,有热腾腾的米粥等着大家!”

他放缓了语气,声音里充满了真诚和理解。

“我知道,大家心里害怕。我也知道,大家舍不得自己的家,舍不得南京城。那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扎根的地方,谁愿意离开?”

“可是,同胞们!”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小鬼子是什么德性,大家心里比我更清楚!他们的飞机、大炮,不会管你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嗷嗷待哺的娃娃!他们的刺刀,更不会对我们有半点怜悯!”

“我们独立旅,还有城里十几万的中**队,打了这么久的仗,死了那么多的兄弟,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保住你们,保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吗?现在,我们打不过,只能先退一步!过了这条江,就是生路!退到江北,我们就有机会活下去!”

他举起手臂,指向那片漆黑的江面,声音里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

“为了你们怀里的孩子,为了你们身边的爹娘,为了能活下去,亲眼看到我们把小鬼子赶出中国的那一天!请大家相信我们,相信李将军,跟着我们走!过江,就是生路!”

赵刚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句句都像是从胸膛里掏出来的,句句都说到了人们的心坎里。

骚动的人群,彻底安静了下来。

人们看着那些站在寒风中,腰杆挺得笔直,如同标枪一般的士兵,看着他们脸上那与年龄不符的坚定神情,内心的恐惧,似乎真的被驱散了不少。

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胡子也全白了的老者,拄着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树枝当拐杖,颤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走到了通往渡船的那块摇摇晃晃的船板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些依旧犹豫不决的乡亲。

“走吧。”

老者的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漏风,但在寂静的夜里,却异常清晰。

“老汉我活了七十多岁,什么没见过?满清的鞑子,北洋的军阀,现在又来了东洋的小鬼子。可老汉我没见过,有哪支队伍,像这些当兵的娃一样,是真拿自己的命,在保我们这些老百姓的。”

他的目光,从赵刚身上,移到那些年轻士兵的脸上,眼神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和感激。

“我们信得过李将军,信得过这些娃。他说能活,就一定能活。死,也要死在活下去的路上!总好过,留在这里,像猪狗一样被小鬼子宰了!”

说完,他不再有丝毫犹豫,佝偻着身子,第一个迈开脚步,小心翼翼地,却又无比坚定地,踏上了那块连接着生与死的船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老者的举动,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人群中,一个身材壮硕的中年汉子,一言不发地背起自己年迈的母亲,紧跟着老者走了上去。

一个年轻的母亲,一手紧紧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另一只手死死牵着身边那个已经懂事的孩子,她咬着牙,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也毅然踏上了船板。

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刻,终于战胜了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

人们开始克服内心的不安,互相搀扶着,互相安慰着,沉默而又迅速地,一个接一个,登上了停靠在码头的几艘大型渡轮和被征用的民船。

士兵们在船边和船上维持着秩序,将妇女和儿童优先安排进相对温暖的船舱,将老人扶到避风的位置坐下。

沈静和几名女卫生员,则在船上不停地穿梭,为那些因为紧张和寒冷而身体不适的人,递上一口热水,说几句安慰的话。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终于,第一艘满载着近五百名民众的渡轮,达到了荷载的上限。

船上,一名负责指挥的连长,对岸上的赵刚,用力地挥了挥手。

赵刚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重重地点了点头。

“解开缆绳!开船!”

随着他一声令下,几名士兵合力解开了那比成人手臂还粗的缆绳。

“呜——”

渡轮发出一声被刻意压低了的汽笛声,船尾的螺旋桨开始转动,搅动起浑浊的江水,泛起白色的泡沫。

庞大的船身,缓缓地驶离码头,向着那片漆黑如墨的江心而去。

船上的人们,都挤在船舷边,回头望着那片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望着那座在黑暗中只剩下模糊轮廓的南京城,许多人再也抑制不住,泣不成声。

岸上的人们,则用期盼和紧张的目光,注视着那艘承载着希望和生命的船,在心里为他们默默祈祷。

胜利,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远处下游的江面上,一束雪亮的,刺眼无比的探照灯光柱,如同地狱里睁开的魔眼,毫无征兆地划破夜空,笔直地朝着这边扫了过来!

那光柱移动得极快,所到之处,黑色的江面被照得一片惨白,无所遁形。

“不好!是小鬼子的巡逻艇!”

岸边负责警戒的哨兵,发出了嘶哑而又惊恐的喊声。

码头上,所有人的心,都在这一瞬间,被狠狠地揪住,提到了嗓子眼。

那艘刚刚驶入江心不远的渡轮,正好被那道光柱的边缘扫到,它那庞大的轮廓,在漆黑的江面上,如同黑夜中的火炬,暴露无遗。

船上,刚刚平复下去的哭声和尖叫声,再次爆发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