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夜空中凡星点点 > 第66章 捐资助款

夜空中凡星点点 第66章 捐资助款

作者:路的拐弯处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6 06:09:02

半个月之后,领导就上山村小学教学楼修建事宜,回复了叶永诚——上面已经批准了叶永诚的方案,并且同意拨款五万元人民币。

永诚接到通知,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上面的批准了他的计划,忧的则是上面只拨了五万元款——那一栋两层的教学楼,岂是这五万元就能够建得起来的!

他当即向领导表示资金不足。

领导依然面露难色,然后摆着官腔,说这五万元是他费尽唇舌才争取下来的;还说这是上面看在他的面子上,以及念在叶永诚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才肯如此通融。

永诚一个劲地说着好话,想让领导再向上面争取一些资金。

领导摊摊手,表示爱莫能助。刚好有一个电话打了进来,他接完之后,就对永诚说有会要开,有什么事情以后再说。

他拿起公文包夹在腋下,又拿起一支钢笔插进上衣口袋里,转身往门外走去。但在离开之前,他向永诚提了几个关于资金的建议。

他说:“可以让村里想想办法嘛!也可以发动全校师生、全体村民、以及社会贤达,为教学楼捐资助款呀!”

说完,领导转身出了办公室。

永诚很是无奈,但也无计可施,只能悻悻地走出办公室。他已经为教学楼建设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与精力,只要上面批准以及资金到位,教学楼就可以开工建设了,可不曾想上面就拨了这么一点款下来。

这如何是好!

他走到大街上,原本对教学楼的热情,已经被资金不足的不利因素给冲淡了。

此时,正值下班的高峰期,并不是很宽敞的街道上,行人与自行车混作一团;从农村来的小贩,挑着担子挤入人群中,极力兜售豆腐豆干、蔬菜瓜果,更加加剧了这种混乱;要是从哪个政府机关驶出一辆桑塔纳,简直可以用寸步难行来形容。

看着这个混乱的场面,永诚的心里也是乱糟糟的。

他小心地躲闪着行人与自行车,以极慢的速度往集市走去。老伴交代他买一些干香菇回去,虽然心里乱糟糟的,但他还记得这件事情。家里的干香菇吃完了,如果不买一些回去备着,亲朋好友来做客的时候,就没有东西下锅做那一碗缺不得的香菇瘦肉汤了。

他刚走到集市大门口,不料被人从后面一把拽住,他本能地回过头一看——是叶世新。

叶世新到镇上办事,刚好看见了叶永诚,就挤过来打招呼。

“你这是去哪里?”世新问他。

“想买点东西……”

世新看了一眼手表,就说:“还没有吃饭吧,走……先去吃饭!”

相请不如偶遇!

永诚也打算吃个饭再回去,就跟着世新走进一家小饭馆里。

饭馆老板好像和世新很熟,不仅热情地迎了过来,还给他们一人散了一支友谊烟——看来,世新经常来这里吃饭。

两人坐了下来。

世新跟背书似的,张嘴就念出几个菜名,总共是三菜一汤,而且都是荤菜。

永诚认为太奢侈了,况且他们才两个人,哪里吃得完这么多菜,吃不完就浪费了。

他让世新不要点这么多的菜。

世新不仅没有听他的,张嘴又让老板上两瓶啤酒。

永诚拿他没有办法,只能轻叹了一口气,心里默默地说:“年轻人,真是不懂得俭守!”

世新有个家底殷实的老丈人,自然不需要像别人那样紧巴巴地过日子。

老板把啤酒和杯子放下,就屁颠屁颠去后厨炒菜了。

世新拿来起子将啤酒打开,问:“来开会呀?”

永诚看着冒着气泡的啤酒,回答说是。

“是关于学校教学楼的吧?”

“对!”

“怎么样?上面批复了吧!”

世新不仅知道学校即将建教学楼的事情,他也参与到其中——教学楼的设计图纸以及预算,就是他拜托朋友给完成的,而且还进行了更加合理与完善的规划。

被他这一问,永诚又叹了一口气,随即皱起了眉头。

“上面没有批复?”

“批倒是批了,也同意拨款。不过,上面只同意拨款五万块钱……”

叶世新也跟着皱起了眉头,急忙问:“那怎么办?没有办法再争取一些吗?”

永诚苦苦一笑,把领导那番话说给世新听。

世新也跟着苦苦一笑,笑里透着一种无奈,也包含着一种气愤。他也算是仕途中人,深知现在的领导没有几个是办实事的。

“你打算怎么应对呢?”

永诚又苦苦一笑,回答道:“再去争取一下……实在不行,我亲自找上面说去!就算是求,我也要把资金求来!”

这一番话,让世新看到了永诚的决心。但他并不认为永诚真的能把资金全数争取来!他说:“求人还不如求己!依我看,与其去跟上面磨嘴皮子,还不如争取社会的帮助!怎么样也是为了下一代,我想每个人都会尽一份力!”

永诚很是清楚,实在没有办法的话,也只能如此。但是,教学楼资金的缺口很大,而上山村又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哪里能轻易筹集到这么多的资金!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已有一些皱纹的脸上,又多了些许忧愁!

满腔的热情,却遭遇了如此困境——真是一件让人愁眉的事情啊!

看着愁眉不展的叶永诚,叶世新寻思着自己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不过,凭他一个小小的村干部,能做到的恐怕有限。他又寻思着干脆把筹款的差事揽下来。能不能筹到,或者能够筹到多少,这些都是次要的,反正他也算是为学校尽了一份力,同时也帮到了叶永诚。如果能够帮得到叶永诚,那么日后自己竞选村支书,叶永诚定会全力支持他。

即使叶永诚真的从校长位置上退了下来,但在上山村依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立即就把这个决定告诉给永诚,并很有气魄地说:“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永诚忧愁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回村之后,两人先是找到叶文明,一起商议筹款的事情。

文明决定以村委的名义,要求每家每户按每个人口十元的标准进行集资。他的理由很简单,学校要修建教学楼,任哪一个村民都有义务尽一份力。他表示已经和永盾商量了,并取得了一致。他见世新这么积极,当即就将这个差事交给了世新。

世新本就想着尽一份力,自然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有了村里出面进行集资,永诚看到了教学楼建起来的希望!

很快,他让小儿子叶德兴召集了一些人,到后山伐树、挖土方,为教学楼建设做一些前期准备。即使资金还远远没有到位,却不能动摇他修建教学楼的决心……

学校要修建教学楼,却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难题,村里自然不能袖手旁观。文明和永盾为此主持召开了一个会议,决定以上山村村两委的名义向学校资助三万块钱。村里根本没有什么钱,但拥有一片成材的杉树林,文明决定将这一片杉树卖给大泽沟的木材商。

这一片杉树,可是村里最大的一笔资产!

而文明之所以决定卖掉整片杉树林,是因为他看上了那片山头,准备把它承包下来种植芦柑,也算挽回了他不能承包学校后山的损失。

不过,即使是把杉树卖掉了,也不够三万块钱。最后,还是叶文联把他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村财收入,全数拿了出来,才勉强筹够了钱。

为此,叶文联逢人就抱怨,说他这个村里掌财的,已经彻底“破产”了!

另一边,叶世新背着一个人造皮革包,开始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收钱。

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

别看是小小的十块钱,就上山村这样一个贫穷偏远的小山村,一些家庭显得有心无力,特别是那些家里人口众多,又没有什么经济能力的人家。不过,既然是学校要修建教学楼,不管家里经济能力再差,人们也会想办法把钱交上。碰上一些家里经济好,又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家,还会多掏出一些钱来。就像是大房的“杀猪王”,不仅如数交了钱,还额外捐助了一千块钱,特别慷慨!

一时间,“杀猪王”成了目前村里捐资最多的人,也深受人们的好评!

有了这一个带头人,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额外捐助了。

村里倒是出现了一个另类——守财奴叶有财。

叶有财经营着小卖部,两个儿子各有来钱的营生,在坡上算是富足人家,但他却是一个妇孺皆知、远近闻名的守财奴。

世新刚说明来意,守财奴就黑着一张老脸,满嘴尽在诉说,他家的日子过得多么的清苦。

他说,他现在要供四个孙子孙女读书,经济压力很大;他还说,他要管着一家老小的嘴巴,小卖部被刘丽萍抢走了许多生意,他现在都快入不敷出了;他甚至说,他为了给小儿媳妇抱一个传后人,都准备到外面借钱了。

世新家里和守财奴的老婆还有一点亲缘关系,但世新十分反感这个守财奴,也听不得守财奴的这些抱怨诉苦。虽然守财奴的家庭富足,可他不敢奢望守财奴能多掏一分钱出来,只要守财奴能如数把钱交够,他就要谢天谢地了。

可不曾想,守财奴借口自己没钱,要出去外面借!

世新当然知道守财奴舍不得往外掏钱,可是他哪里想得到这个守财奴居然连这样的钱也不愿意掏,还说出那样一个蹩脚的借口!

他的心里很是愤怒,但也无可奈何,只好严正地要求守财奴尽量把钱交上。

他起身告辞,心里盘算着要好好替这个守财奴宣传一番,好让守财奴在大家面前丢一丢老脸。

这一招果然有效!

听到人们的议论与嘲笑,守财奴急忙找到世新,极不情愿地把自家该交的钱如数交了。

一些家人比较困难的,就像最为典型的叶老冒,世新根本不打算向他开口说捐款的事。即使叶老冒成了石顶宫的“二把手”,但他一家子病的病、傻的傻,依然没能让他脱掉“破落户”的帽子。

不料,得知消息的叶老冒,居然主动地把钱交给了世新。

拿着叶老冒交上来的钱,世新的心里万分感动,也暗自羞愧自己没有把人家放在眼里。而相比之下,那个守财奴就真的让人无话可说了!

在村里收钱的同时,叶世新也在想办法通知那些出远门讨生活、闯世界的人,就像是远在深圳的叶永强。

他知道老六在深圳混得不错,就想着写一封信给老六,一方面通知老六交钱,一方面也想着寻求老六的捐助。他知道,老六是一个要场面的人,之前老六风光的时候,就非常热心这样的事情。

不过,他还没有提笔写信,永诚就拿了一张汇款单交给他——汇款单上清晰地写着“贰仟圆整”。

世新急忙询问是怎么一回事。

永诚说,这些钱是永强和德安寄回来的。他说他前段时间就写了一封信给永强和德安,叙述了他准备为学校修建教学楼的事情。信中,他让他们慷慨解囊、捐资助学,为村里的教育事业做一份贡献。没想到他们当真寄了钱过来,而且还寄了这么多钱。

这些钱当中,永强捐了一千块钱,德安捐了三百块钱,兴文和德隆各捐了两百块钱,而大坡头的刘政军,被永强“逼着”捐了三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