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华侨中学
华侨中学位于凤来县东阳镇的魁峰山下,时为县侨联为华侨子女就学而筹办,得到了诸多爱国爱乡侨亲的鼎力支持,目前已经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
学校东南两公里,有一座魁星岩,是全国两处供奉魁星的寺庙之一;往南一公里多,凤来县八大景之一的沉银湖就坐落于此,与之连成一体的龟背山公园是一个人工景点,以矮桃、假山、小亭为主体,是全县最大的公园;东北三公里处是县体育馆,再往前两公里就是凤来一中,一中附近也有很多优美的景点和人文建筑……
8月23日,是新生报名注册的日子。
这一年,凤来县教育系统收费标准如下:学杂费480元、课本费190元、簿藉费15元、讲义费70元、寄宿费40元、电影费10元、班级活动费28元、晚自修费15元、保险费38元、校服款85元,合计971元。
已经连续下了几天雨。
这一天早上,天空放晴。
上山村三个考上侨中的学生——叶章宏、叶国雄和叶冬雪,在各自家长的带领下,结伴到侨中报名注册。
叶章宏依然是由二叔亲自陪送。这一次,他那不怎么出门的奶奶特地跟着来了,说是要介绍一个亲戚给他认识。
侨中大门外,停车场已经被各式各样的自行车、摩托车占领,有的都停到马路上了,使得进进出出很不方便。
通往学校大门的石板路上,一对对中年男女,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正陪同着自家孩子,走进这一所代表着荣誉和未来的学校。
看吧,这些在全县仅次于一中的优秀学子,一个个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身上的朝气仿佛要冲破阴沉的天空,清澈的目光里满是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在他们的身旁,是衣着朴素、一脸沧桑的父父母辈——他们承载着的何止是父母辈殷切的期望,还有家庭、社会、国家的未来……
在一个较远的路口,上山村下来的三拨人汇合到一起。
前面已经没有停车位,只能把摩托车停这里了。
郭惠珍要等人,就让冬雪妈等人先行一步。
过了十几分钟,一辆红色夏利小轿车,停在了路旁,走下一对装扮时新的中年夫妇,以及一个显得很是成熟的高个子男生。
中年夫妇微笑着朝郭惠珍走来。
“表嫂,好几年不见,你可是老当益壮啊!”
中年男人很是热情。
“老得都快出不了门了,哪里谈得上什么老当益壮……”
郭惠珍也是笑脸相迎。
“怎么不见我的表哥?”
“早就去一中了。德安的小儿子和德兴的大女儿参加补习班,他去照顾饮食起居。”郭惠珍把叶章宏拉到前面,“这两位是你爷爷的表弟和表弟妹,你该叫一声叔公和婶婆。”
“叔公、婶婆……”叶章宏赶紧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句。
“哟,这就是德安的大儿子呀,都长这么大了!那一年,我第一次看到你,你还穿着开裆裤,和我家这小子还一起撒尿玩泥巴呢……”婶婆热情把叶章宏拉到面前,好好地看了几眼。
叶章宏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怎么每个长辈都喜欢说那些糗事?
糗归糗,他还是忍不住瞄了一眼那个高个男生,发现他那一张成熟的脸,也是一样红白相间。
婶婆可没在意晚辈的尴尬,把自己的孩子叫到面前,介绍道:“这个是我儿子,你们很小的时候一起玩过,但估计都不记得了。来,相互认识一下,以后在学校有个照应……”
“你好,宁静致远,我叫郭致远。”
郭致远热情地伸出手。
“叶章宏……”
两人握了手,倒也是亲近了很多。
“章宏,辈分不能乱,这是你爸的表弟,你自然要叫一声表叔!”惠珍很是遵循农村的传统。
听到这句话,叶章宏差点没有吐血,但他又不敢在奶奶面前造次,只好很不情愿地喊了一声“表叔”。
表叔郭致远很是满意地俯视着这个表侄子。
人家个子高,少说也要一米七五,才一米六几的叶章宏只到他耳根的位置。
身高上的差距,再加上那一句“表叔”,刚才的亲切感很快就荡然无存了。
“章宏,你的表叔成绩好,人也聪明,一定要多多向他学习!”
“表嫂,这是哪的话,我家致远贪玩得很,以后还得章宏好好地监督他!”
又开始了。
郭致远朝叶章宏耸耸肩。
叶章宏却不想搭理他。
随后,几个大人闲聊了几句,相约串门做客之后,郭致远的父母就要回去了。
“你们不陪致远进校吗?”
“都是小大人了,早该学着独立了……我们能送他们过来就不错了……”
待他们驱车离去之后,郭惠珍让儿子放下铺盖和行李,就动身离去,只留下一脸错愕的叶章宏。
叶章宏望着绝尘而去的摩托车,再看看一脸平静的郭致远,无奈地提着铺盖、扛着行李,走向那一所陌生的学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