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无所事事
天刚蒙蒙亮,饥饿的鸡鸭率先闹出动静,打破了山上的宁静。
泥瓦房老旧的厚重门板,发出一阵阵“吱吱呀呀”的声音,是这个偏远的村落,最为朴实的声音。
继而,是那几个老烟鬼,发出的剧烈的咳嗽声和吐痰声,以及土狗几声懒洋洋的回应,是为人与狗的“二重唱”。
天色渐亮,妇女们开始成为清晨的主角,倒尿桶、摘菜叶、放鸡鸭,忙活的同时,总能不知不觉地聚到一块,东头的几人正在攀比,西头的两人却在神神秘秘地交头接耳,肯定是一些桃色新闻,或者是说谁的坏话。
东家长,西家短;哪个后生仔懒惰,不肯出门做工,整天游手好闲;哪个姑娘家该出嫁了,不知道家长准备要多少聘金彩礼;家公永远是蛮横和没文化的,家婆永远是啰嗦加抠门的;谁家的年轻媳妇好相处,谁家的婆娘可不好惹;杀猪王卖的猪肉涨价了,很多东西的价格也涨了……
时政要闻?
国内外重大事件?
这个不在闲聊的范围之内。
要聊这些,还不如想一想中午吃什么。
妇女们聊得起劲,要不是谁突然喊一声各自回家煮早餐,绝对能聊到自家男人或公婆出来寻人。
而早早也起了床的男人,聚在一起讨论得最多的,已经从杂优的亩产,变成了时下工价的高低。
有一门手艺的人,比如泥水、木工、模板、电焊等等,此时往往最具备发言权。
男人们看看还冒着白烟的烟囱,便知早餐稀饭还没有做好,便相约着去谁家喝茶。
于是乎,妇女们又多了一项新任务——烧开水与洗茶杯。
叶章宏推开房门。
清晨清新的空气,灌入点了一夜蚊香的房间,也灌入他的鼻腔,直达他的肺部,让他混沌的大脑顿时清醒。
放眼望去,蓝色的是天空、青翠的是竹林、水墨般的是松树林、层层叠叠的金黄则是坡下的早稻——一幅美轮美奂的水彩画。
晨光很是柔和;搅动夏天的知了正蓄势待发;烟囱升起袅袅炊烟的是一些还在烧柴草的人家;嗷嗷叫的是饿了一宿的大肥猪。
曾经作为“四害”的麻雀,现在到处可见一群群“呼啦啦”地飞腾。
每个猴孩子都有养一只小鸟的梦想,就是大人们坚决不允许。
喜鹊,最喜欢往茅厕里钻——那些蛆虫,永远消灭不干净……
在高度氧含量的作用下,神清气爽的叶章宏下了楼,洗漱完毕之后,便拿上一个用了好久的搪瓷脸盆,将厨房里的剩菜剩饭倒进盆里,又在角落的蛇皮袋里抓了几把麦麸,一边搅拌、一边走向鸡圈。
鸡圈里关着一只大公鸡和几只下蛋的母鸡,还有六只养了三个月的白番鸭。
一向霸道的大公鸡,率先飞扑而来。
母鸡和小鸡雏,紧随其后;
而平地上行走比较笨拙的鸭子们,可劲地“嘎嘎嘎”叫唤着,却跑不过公鸡和母鸡,只能奋力地扑腾翅膀,“手脚并用”才能弥补自己的劣势。
相较于趾高气扬的大公鸡,和到处扒土坐窝的母鸡,叶章宏倒是比较喜欢这六只身披白羽、红喙黄蹼、头长红色皮瘤的白番鸭。
他总能想那美味的白鸭汤。
老姜煲鸭汤,或者熟地煲鸭汤,那叫一个汤鲜味美,想一想都能让人口水直流。
家里早已不再养猪。
喂完这些鸡鸭,叶章宏回厨房,把稀饭和炒鸡蛋吃进肚子里,便开始绞尽脑汁,想给自己找些事情做,好度过这漫长的两个月暑假。
读书?
练字?
预习高中课本?
初中方才结束,高中还未开始,他不认为现在还需要让自己处于学习的状态。
无奈,他正是连续好几天无所事事,在闲得发慌的情况下,才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喂鸡鸭的差事。
家人从来不让他干家务和农活,他也算得上是养尊处优,就是初二之后不好好读书学习,让家人颇为失望。
弟弟妹妹也快期末考了,但他们最多在家里住几天,就会继续随爷爷前往凤来一中的“补习街”。
刚开始,他们这些山里人都没有补习的概念,架不住好多学生在补习,所以叶永诚向老伴郭惠珍申请了一笔专用款项,把小孙子叶章扬和孙女叶雨桐送进了补习街。
叶章宏曾暗自庆幸,四中附近没有补习班。
如若不然,爷爷肯定又会申请一笔补习专用款项。
叶章宏来到小果园里,折下一朵纹瓣悬铃花。
纹瓣悬铃花也叫宫灯花,枝干和树叶都是绿色的,开出的花朵倒悬着,有着特殊的纹路,甚是别致。
小果园是鸡鸭的地盘——大公鸡昂首挺胸,气势十足地巡视着自己的领地;母鸡们到处扒拉着沙石土块,想要找点蚂蚁小虫;六只白番鸭,则是躲在芦柑树下纳凉。
他已经没有了童年时的玩心,不然这时倒是可以到溪谷里捉点泥鳅,喂那些白番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