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康元和刘丽萍不敢违抗叶世新的意思,当天就各自活动去了,只是收效未能达叶世新的预期。
情况很明了,苦茶坡上能够做到舍弃地瓜的村民,只是一小部分,即使那些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的家庭,家里老的和小的也会咬紧牙关,上山种那不可或缺的地瓜。
叶世新是堂堂的村支书,关系要好的人家不在少数,他要是也出去活动一下,肯定能够取得不少人家的拥护。实在不行,他还有一个妙招,就是许愿帮忙解决一些切实问题,像是户口啊、计生啊等等,都是屡试不爽的招数。
但叶世新并没有出门,而是待在家里准备后面村代会的发言稿。
他的水平不高,写个发言稿是很吃力的,但这并不妨碍什么,这些年他练好了自己的嘴皮子,打起官腔来,那是利索得很。而且,他还练就了临场发挥的本领,镇一级的会议,他都能够发挥自如,更何况是这种完全以他为主导的的村代会。
叶世新目前最在意的就是风景区的事情,所以他很是重视这一次村代会,才会如此积极地准备发言稿。
他的脸,擦了茄子之后,竟然消肿了不少。
意外之余,他心里的一个顾虑也算是落了地——脸消肿之后,他才可以以最佳的形象,出现在村代会的现场。要不然,他的脸还肿得跟一个“猪头三”似的,那本该严肃的村代会,还不因为他的“猪头三”,而充满了欢声笑语!
形象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也正是因为脸消肿了,他才不再那么怨恨叶金田,和那些该死的蜜蜂。
想起那些蜜蜂,叶世新突然联想到了枇杷树——虽然他对果树没有什么研究,但他知道枇杷花是不可多得的蜜源。
届时,石顶山一旦种起了枇杷,那漫山遍野的枇杷花,够多少蜜蜂来采蜜呀!
叶金田家里养的那三箱蜜蜂算什么,再来几十箱都不成问题。
不行,此事值得从长计议。
叶世新当即扔下钢笔,认真思考此事。
他敏锐地意识到,届时石顶山种上了枇杷树,他就得第一时间引进一些蜜蜂,并且还得成立一个由村两委直接管辖的养蜂合作社,再把叶金田请来当技术指导。
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直接算到村财收入里,给村里安几盏路灯,或者别的什么,也是一件造福村民的实事。另外,他不是要把宗教和风景区结合起来吗?这山里自产的蜂蜜,也是一个大卖点。
除了上述两点,结合前面“古树名木”建隔离带的事情,叶金田势必是会在石顶山弃种的事情上,投反对票的。
叶金田这老小子,在坡上有着不错的人缘,他要是坚决反对石顶山弃种,那么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人,肯定会受到鼓动。
他在想,干脆就许诺让叶金田当蜜蜂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让这个老小子有机会尝一尝当官的滋味,以换取这个老小子在石顶山弃种问题上,持同意的态度。
叶世新不是一个办事犹豫拖拉的人,当即就出门来到叶金田家,一番长篇大论之后,也算是让叶金田知道了他的来意。
叶金田卷着旱烟,好一番深思熟虑,才小心翼翼地问:“给、给开工资吗?”
“开!这是集体的事情,哪有不给开工资的道理!你放心,我答应下来了,我说的算!”
有了这个承诺,叶金田终于答应下来,并在石顶山弃种的问题上,松了口。
这下子,叶世新可就安心多了……
三天之后的夜晚,村部广场上,村代会如期举行。
这一次的会议,非同一般。
不仅是党员干部必须全部列席,妇女代表也邀请来了,各家各户的户主也必须到场。就算出远门不能到场,也要指派家里一个能够做主的成员出席。
不仅是苦茶坡,驼背岭那边的户主也都悉数到场。
虽然石顶山与驼背岭没有一粒沙、一根草的关系,但驼背岭那边也得响应红头文件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南钟6号的推广种植。
主持会议的,自然是村支书叶世新。
他的脸总算是恢复如初,散发着往日的风采。
他一如往日地穿着洁白整齐的白色衬衫,衬衫的口袋里插着钢笔,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要不是他不愿意赶那时髦,他都得往上打几层摩丝。
主席台上,村里的党员干部、各生产队正副队长、村民小组正副组长、有头有脸的村民代表、和能顶半边天的妇女同志,满满当当、依次而坐。
“各位,各位请安静了!上山村村代会即将召开,请各位尽快入座,并保持会场的安静!”叶世新弹了弹话筒,先来了一段开场话。
出席会议的都是成年人,也知道此次村代会主要讨论什么话题,所以会场很快就安静下来,有抽烟的都默默地抽着烟,没有抽烟的也都注视着主席台。
“各位,农忙季节即将到来,为了不耽误大家宝贵的休息,我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希望各位都能够专心听会,并积极踊跃地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