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前。
张敏莉仔细地看着自己白净的脸庞和曼妙的身姿,脸上露出了娇羞的笑容。
她长开了。
也就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已经由一个单薄瘦弱的农村小姑娘,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的皮肤变得白皙细腻,她的长发变得乌黑亮丽,身材也变得凹凸有致,任谁也猜不出她的实际年龄。
面对这些改变,张敏莉是又惊又喜、又羞又怕,甚至在旁人面前,都不敢抬起头。
这是从小姑娘到少女转变的一个必然的心路历程。
慢慢的,她开始习惯自己的转变,也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
随着生理的变化,她的心理也可以跟着变化了。
离开了学校那个单纯的环境,她走进了一个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世界,男男女女的事情,在这个世界只能是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在心理上也算得上是早熟了。
正是因为这份早熟,张敏莉的心房已经开了一扇门,并且住进了一个人。
只不过,那个人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和她联系了。
她曾写了两封信,但同样没有任何回音。
她不得不担心那个人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她就想办法联系打听那个人的情况,得到的情况都是那个人好好的。
至此,张敏莉就想不透了,心里也就多了一份忧伤,以及一份强烈的思念。
无意中,张敏莉看了一本书,书里有一首散文诗,是笔名“路的拐弯处”写的:
《思念》
思念像风
一阵阵吹乱我的头发
思念像雨
一滴滴落在我的脸庞
思念像风吹起的叶子
飘飘落落起伏不定
思念像雨打开的涟漪
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风吹起的叶子终会停止
雨打开的涟漪终会消失
可思念的心情
永不停止
永不消失
直到与你相聚……
张敏莉就觉得,这首散文诗写的就是她的心境。
她立即抄了下来,就贴在她的床头,每天都要看几遍。
看着、看着,她的心里泛起忧伤,思念愈发浓烈;看着、看着,她的忧伤又衍生出一种期待,让她满心欢喜,思念愈发泛滥……
她开始写日记,日记里的主题,永远是关于那个人、关于思念、关于期待。
她会在日记里欢笑,也会在日记里落泪,日记就像是真实的那个人,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情,喜也罢、忧也罢,她都会真实地展现出来。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现在愈发浓烈、泛滥,她都原原本本地表露出来……
再次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张敏莉就坐到自己的床铺上,原来欢喜的心情,开始渐渐低落。
她习惯性地拿出日记本,翻到了空白页——她想告诉那个人一件事情,就是她今年无法回家过年。
这是她出门之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
原本,她是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的,回去看看她的爸妈和妹妹,回去看看那些小学同学,当然也包括那个人
可是,事与愿违,这才临近春节,车票就贵得离谱,而且早就买不到大巴车票了,就连出门多年的张星云也无计可施,连连说今年可能回不去了。
张敏莉接受不了,却想不出办法,也只能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并把思念寄托在长途电话和眼前的日记本上。
今天的日记,张敏莉就是要告诉那个人,她要在这边过年。
张敏莉刚提起笔,门外却传来了一阵吵闹的声音。
很快,门被打开了,颜如玉哭哭啼啼的,被几个女工扶了进来。
张敏莉心头一惊,急忙奔向颜如玉。
“如玉,你怎么了?”
颜如玉被扶到床铺上。
张敏莉看见颜如玉的脸上,有一道清晰的巴掌印。
不消问,颜如玉肯定是被打了。
可是,谁会打这么一个女生呢?
张敏莉正想问问情况,张星云和罗汉元得知消息,赶过来了。
“是不是那帮小混混干的?”说话的是罗汉元。
颜如玉的情绪稍微平复下来,但依然哭泣着,委屈地回答道:“就是他们……”
“这帮王八蛋,欺人太甚!”张星云咬着牙,一副很生气的样子。
罗汉元顾不上生气,责怪道:“我不是让你别单独出门吗?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听到这样的责怪,好不容易平复的情绪又转回去了,又开始哭哭啼啼了,委屈满满地说道:“我、我也就是想着出去买一支润唇膏,谁想到会碰到那帮人……”
看着颜如玉委屈的样子,罗汉元也不敢再说什么。
张敏莉则是赶紧安慰颜如玉。
还好,那些小混混只是打了颜如玉一耳光,没有继续为难她。
张星云看着罗汉元,问:“要不要继续报警?”
罗汉元反问:“你认为警察治得了那些王八蛋吗?”
张星云看了看罗汉元,又看了看颜如玉,只得无奈地摇摇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