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 > 第94章 暗流涌动时

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 第94章 暗流涌动时

作者:不见高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00:21:34

我几乎是贴着墙根的阴影,一路小跑回到了学员宿舍楼。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后背的衣衫已经被冷汗浸透,晚风吹过,带来一阵凉意。我不敢直接回房间,先在楼外的公共水龙头下胡乱洗了把脸,又用力拍打掉裤腿和袖口沾上的灰尘,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刚散完步回来。

做贼心虚。这四个字此刻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我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上楼。走廊里静悄悄的,大部分学员应该都在房间里自习或者休息。我推开自己宿舍的门,同屋的赵建军正趴在桌子上写思想汇报,抬头看了我一眼,随口问道:“回来了?刚才找你借笔记来着,没看见你人。”

我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哦,屋里有点闷,去后面小操场溜达了两圈,透透气。”我走到自己的床边坐下,假装整理被子,借此避开他的视线。

“也是,这学习强度,是得放松放松脑子。”赵建军不疑有他,继续埋头写字。

我暗自松了口气,但悬着的心并未放下。仓库那边不知道什么情况?校工发现窗户被撬开了吗?锁着的档案柜被打开过,会不会被发现?管理员明天清点会不会察觉异常?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追查到我头上。在这纪律严明的地方,夜闯仓库、私自翻阅待销毁档案,足够我喝一壶的,之前的努力可能全部付诸东流,更别提寻找何大清了。

这一夜,我睡得极不踏实。梦里尽是追逐、躲藏、冰冷的仪器元件和何大清模糊而焦急的脸。

第二天一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上课,暗中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一切似乎如常,学员们照常上课、讨论、吃饭,没有任何异常的风声。但我注意到,带班的王老师在课间看我的眼神似乎比平时多停留了一瞬,那目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是我的心理作用吗?

午饭在食堂,我和赵建军、周丽坐一桌。周丽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白菜粉条,一边抱怨:“昨晚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半夜好像听见仓库那边有点动静,吵得我没睡好。”

赵建军接口:“是吗?我睡得沉,没听见。估计是野猫吧,仓库那边老鼠多,野猫常去。”

我心里一紧,夹菜的筷子顿了一下。

周丽撇撇嘴:“谁知道呢……诶,何雨柱,你昨天不是对那个什么振动仪挺感兴趣吗?后来还去问管理员了?”

我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就随便问问,好奇嘛。管理员说没啥专门资料,我也就死心了。”我迅速转移话题,“这周末好像放假,你们有什么打算?”

“能有什么打算,在宿舍补觉,或者去市里书店逛逛呗。”赵建军说。

周丽则兴奋地计划着去看一场新上映的电影。

我附和着他们的话题,心里却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从那份技术简报得到的信息至关重要,它指向了“青桐”可能的核心——那个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的振动传感元件。这个元件小巧,易于隐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何大清一个厨师能够受托保管。

那么,这个东西现在最可能在哪里?

第一,还在四合院里,被何大清藏在某个极其隐蔽的角落。我之前的搜寻可能不够彻底,或者它被伪装成了寻常物件。

第二,何大清离开前,将它交给了某个他信得过的人。这个人会是谁?易中海绝对不可能。后院老太太?可能性也不大。院子里其他邻居?阎埠贵?刘海中?似乎都缺乏足够的信任基础。轧钢厂里的某个人?李副处长那张登记表再次浮现在我脑海。

第三,已经被敌特组织或者官方调查人员找到并取走。如果是后者,为何那个神秘人还警告我不能让“青桐”落在“那些人”手里?

第四,还在流转途中,或者被第三方截获。

我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让我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重新梳理四合院和轧钢厂人际关系网的契机。

下午是小组讨论,主题是“如何将文艺工作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小组围坐在教室里,各抒己见。轮到我发言时,我结合食堂工作,谈了如何通过黑板报、广播稿宣传节约粮食、表扬劳动模范,激发工友干劲的例子。

王老师在一旁听着,偶尔点头。讨论结束后,他把我叫到一边。

“何雨柱同志。”

“王老师。”我心里打鼓,面上保持恭敬。

“你昨天的发言,还有今天的小组讨论,都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很好。”王老师语气平和,“看来让你来参加这个培训班,厂里的安排是合适的。街道办王主任之前也提过,你最近进步很大。”

“谢谢老师肯定,我还需要多学习。”我谨慎地回答。

“嗯,”王老师点点头,话锋似乎要转,但最终只是说,“学习要专心,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向组织反映。”

“是,我明白,谢谢老师关心。”

他摆摆手让我离开。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琢磨着他刚才未尽的话语。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在委婉地提醒我什么?

这种不确定感让我如坐针毡。我必须做点什么,不能被动等待。

周末转眼就到。大部分学员都计划着外出,赵建军约了人去书店,周丽去看电影。我以“有点累,想休息一下”为由,留在了宿舍。等他们都离开后,我关好房门,坐到书桌前,铺开稿纸。

我决定写信。这是一个相对安全,又能传递信息的方式。

第一封信,是写给妹妹何雨水的。内容主要是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叮嘱她照顾好自己,遇事多找街道办王主任或者院里信得过的长辈(我特意模糊处理,避免指向性太强)。在信的末尾,我用看似随意实则刻意的笔触写道:“雨水,最近收拾屋子,总想起爹以前的东西。他有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小玩意儿,比如像小轴承、小铁疙瘩之类的,你还有印象吗?或者他有没有交给谁保管过什么重要的零碎物件?想起来就告诉我。” 我将“小轴承”、“小铁疙瘩”、“重要的零碎物件”这几个词写得稍微重了些,希望雨水如果看到,能联想到什么。这封信我会通过正常邮政渠道寄出。

第二封信,是写给街道办王主任的。语气更为正式,主要汇报在党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收获,感谢组织的培养。同样,在信件最后,我写道:“王主任,关于我父亲何大清当年离开的一些具体情况,我最近总反复思量。不知组织上是否还有更详细的档案记录,比如他离职前接触过哪些人,是否有特殊的物品交接?若有线索,还望您能告知一二,也好了却我一桩心事。” 我将“特殊的物品交接”作为重点暗示。这封信我也会正常寄出,相信以王主任的敏锐,应该能捕捉到我的弦外之音。

写完两封信,我仔细封好,贴上邮票。正准备出门投递,宿舍门被敲响了。

我心里一紧,迅速将信塞进抽屉,定了定神,问道:“谁啊?”

“何雨柱同志在吗?楼下有你的电话!”是宿舍管理员的声音。

电话?谁会打电话到党校来找我?知道我在这里的人不多。是轧钢厂?街道办?还是……?

我应了一声,快步下楼。心里盘算着各种可能性,以及该如何应对。

来到一楼传达室,我拿起放在桌上的话筒:“喂,您好,我是何雨柱。”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有些熟悉,但此刻听起来格外严肃的声音:“何雨柱吗?我是李副处长。”

我的心猛地一沉!李副处长!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到党校来找我?

“李处长,您好。”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嗯,”李副处长的声音透过电话线,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力,“在党校学习怎么样?还适应吗?”

“谢谢处长关心,挺好的,学习收获很大。”

“那就好。组织上培养你,你要珍惜机会。”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安心学习,厂里的事情暂时不用你操心。尤其是……之前涉及到的那些事情,自有相关部门处理,你不要过多打听,更不要擅自行动,明白吗?这也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他这是在警告我!他肯定察觉到了什么,或者得到了什么消息!他知道我在调查?他知道我去了仓库?还是仅仅是一种惯常的敲打?

“李处长,我……”我试图解释什么。

“不用多说!”李副处长打断我,语气带着一丝不耐烦,“记住我的话,安心学习,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碰的别碰!这是命令!好了,就这样!”

“咔哒”一声,那边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我握着话筒,站在原地,手心冰凉。

李副处长这个电话,来得太蹊跷,太及时了!就像在我刚刚找到新线索,准备有所行动的时候,一只有力的大手按住了我!

他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是保护?是警告?还是……威胁?

他口中的“相关部门”是指工作组吗?他是否也知道“青桐”核心元件的秘密?

我感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紧。而我,似乎正站在网中央。

放下电话,我走出传达室,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但我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投寄信件的心思也淡了,我慢慢踱回宿舍。

坐在书桌前,看着抽屉里那两封还未寄出的信,我犹豫了。李副处长的警告言犹在耳。我现在寄出这些带着暗示的信,会不会弄巧成拙,反而暴露了自己,甚至牵连到雨水和王主任?

可是,如果不行动,难道就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线索中断,何大清生死不明?

矛盾、焦虑、不安,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我拉开抽屉,拿起那封写给雨水的信,手指摩挲着信封边缘。最终,我还是将它慢慢撕碎,又拿起写给王主任的那封,同样处理掉。纸屑丢进废纸篓,像是我刚刚被掐灭的希望。

不能冲动,必须更谨慎。

李副处长的警告,反而从侧面印证了“青桐”核心元件的重要性,以及我目前处境的危险性。他,或者他代表的势力,不希望我继续深挖下去。

那么,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在党校的剩余时间里,是彻底偃旗息鼓,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寻找更隐蔽的途径?

我看着窗外党校宁静的院落,树木葱郁,学员们三三两两走过,一派平和景象。但我知道,在这平静之下,暗流正在涌动。

我重新铺开稿纸,拿起笔。明面上的调查受阻,也许,我该换一种方式,从更基础的地方入手。我不能直接问,但我可以……画。

我开始凭借记忆,尽可能详细地绘制NVI-1型轴振频率校准仪的结构草图,特别是根据简报提示和傅师傅的描述,重点勾勒那个可能的核心振动传感元件的外形、大小、可能的接口方式。我画得很慢,很仔细,仿佛又回到了前世伏案设计图纸的时光。

同时,我在另一张纸上,开始罗列四合院所有可能藏匿小件物品的地点,以及何大清在轧钢厂可能接触到的、有能力且值得信任保管物品的人员名单(李副处长的名字被我打上了一个问号)。

我不知道画这些、列这些还有什么用,但这至少能让我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一点,也能让我感觉自己还在做些什么,没有完全放弃。

就在我全神贯注于纸笔之间时,宿舍门再次被敲响。

“请进。”我头也没抬,以为是赵建军回来了。

门被推开,进来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班的王老师。他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脸色平静,目光却锐利地扫过我摊在书桌上的草图和人名列表。

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想用手遮住,但已经来不及了。

王老师走到我桌前,看了一眼我画的仪器结构图,又瞥了一眼那张写着人名的纸,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我脸上,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何雨柱同志,看来,你并没有完全理解‘安心学习’的意思。”

“有些事情,恐怕需要你跟我去办公室,好好谈一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