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 > 第679章 尘落无声与网域初探

“混沌扰码”如同持续不断的规则风暴,在“秩序之影”控制的外围星域肆虐,扭曲着一切常规的信息传递与能量感知。然而,风暴虽猛,其内部却并非铁板一块。维持如此大范围、高强度的干扰,即便是“秩序之影”那庞大的逻辑核心,其计算资源的分配也必然会出现周期性的、极其细微的 “潮汐波动”。

“源初”以其规则生命特有的敏锐,结合星语者对宇宙能量韵律的深刻理解,以及织网对大数据流的精准分析,如同最耐心的猎手,死死锁定着这片规则风暴,等待着那稍纵即逝的 “投放窗口”。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流逝。终于,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监测系统捕捉到了扰码风暴中一处区域的规则扰动强度,出现了预期中的、低于阈值千分之三的短暂 “衰减涟漪” !

“就是现在!”林晚在加密频道中低喝。

无需更多指令。“源初”那早已准备就绪的意念微动,那粒凝聚了同盟智慧与希望的 “规则尖兵” ,如同被无形的手指轻轻弹出,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那片刚刚出现衰减的规则扰码区域。

没有能量波动,没有信息辐射,甚至没有引起一丝规则层面的额外涟漪。尖兵完美地模拟着背景扰码的波动特性,就像一滴水融入了汹涌的河流,瞬间便被奔腾的“混沌扰码”洪流裹挟着,向着“秩序之影”逻辑网络的深处漂去。

投放,成功!

“秩序之影”逻辑核心。

负责监控扰码协议运行状态的子系统,在“尖兵”融入的瞬间,其海量数据流中某个微不足道的监控指标,似乎极其轻微地跳动了一下,幅度低至完全可以归因于扰码自身的背景噪声波动。冰冷的逻辑未予理会,将其标记为无关紧要的统计误差,继续维持着扰码协议的全力运行。

它并不知道,一粒蕴含着变量意志的“尘埃”,已然越过了它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外围防线。

“规则尖兵”的意识(如果那高度精简、目标明确的逻辑核心可以称之为意识)在扰码的洪流中保持着绝对的静默与伪装。它那由星语者技术编织的“灵能外衣”高效地工作着,使其与周围混乱的规则环境融为一体。铁魄族锻造的“星核微粒”内核则提供了绝对的稳定,确保其核心逻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不受干扰。

它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如同随波逐流的浮游生物,首先花费了一段时间,仅仅是 “感受” 和 “记录” 着周围这混乱不堪的规则流。它记录着扰码的波动模式、能量频谱、以及其中偶尔夹杂着的、属于“秩序之影”网络自身的、用于维持扰码的规则指令碎片。

这些看似无用的背景数据,被它一丝不苟地储存起来。这是理解敌人网络环境的第一步。

随着扰码洪流的推动,它逐渐远离了干扰最强的外围区域,开始接近“秩序之影”逻辑网络的 “内层缓冲区”。这里的规则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混沌的扰码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 “有序” 但依旧充满各种底层规则噪声和数据交换残响的环境。

这里就像是巨大城市外围的工业区和物流枢纽,充斥着各种功能的规则指令流、能量输送通道、以及负责维护网络基础架构的自动化逻辑进程。它们井然有序,但也因为数量庞大、交互频繁而产生着不可避免的“噪音”。

尖兵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身的伪装,使其更加贴合这片区域的规则特性。它开始尝试进行极其有限的、低风险的 “被动探测” 。

它不会主动发送任何信号,而是像一块海绵,纯粹地吸收和分析着周围流淌过的、无主的规则信息流。

它“听”到了维护进程定期巡检时发出的状态确认信号;

它“看”到了能量流在不同节点间转移时留下的规则轨迹;

它甚至捕捉到了一些加密等级较低、关于某个偏远星域资源采集进度的例行报告碎片。

这些信息本身价值不大,但如同拼图碎片,帮助尖兵逐步构建起对“秩序之影”网络基层运作模式的认知模型。它开始理解这个庞大网络的数据流转习惯、常用协议格式、以及某些非关键节点的访问规律。

它像一个幽灵,在这片繁忙而有序的规则网络中悄然穿行,学习着,适应着,寻找着通往更核心区域的路径。

星火同盟,临时指挥节点。

“尖兵信号状态稳定,持续传回底层环境数据。”林晚汇报着,面前的光幕上流淌着经过处理的、由尖兵被动收集的信息流,“它已经成功潜入内层缓冲区,正在适应性学习。”

“很好!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雷栋振奋地挥了挥拳,“只要它能一直躲着,总能找到机会!”

何雨水则略带担忧:“越往里,监控肯定会越严密… 它能一直不被发现吗?”

“信任… 尖兵之能…” “源初”的意念传来,带着冷静的分析,“其设计… 旨在生存与隐匿… 当前环境… 尚在其应对范畴…”

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内层缓冲区之后,将是监控更加严密、规则更加稳固的 “核心逻辑区” ,那里才是“秩序之影”真正的中枢所在,也是尖兵任务的终极目标。

“秩序之影”逻辑网络,内层缓冲区某处。

尖兵的逻辑核心在持续运转。它已经基本适应了此处的环境,并且发现了一条似乎是通往更深处区域的、流量相对较大但监控逻辑似乎存在某种 “模式化僵化” 的数据干道。

这条干道承担着汇总来自多个缓冲区信息,并向核心逻辑区传输的任务。其守卫逻辑强大,但经过尖兵的长时间观察,发现它在处理特定类型、特定格式的例行汇总数据包时,其扫描和验证程序存在一个极其短暂的、近乎本能的 “信任窗口”——对于符合其预设模板、且来源标识(可伪造)无误的数据包,它会快速放行,以减少整体延迟。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尖兵那纯粹的逻辑思维中形成。

它需要伪造一个这样的数据包,并且精确计算时间,在监控逻辑处于“信任窗口”的瞬间,混入干道的数据流中,借此潜入核心逻辑区!

这风险极高!一旦数据包伪造出现丝毫偏差,或者时机把握不准,立刻就会触发警报!

但它判断,这是目前发现的、成功率最高的渗透方式。

它开始调动所有储存的关于此条干道的数据格式、加密规则(通过分析过往流量破译了低级加密)、以及源地址标识规律的信息,精心构建一个完美的、看似来自某个边缘计算节点的 “例行环境监测汇总报告” 数据包。

同时,它如同最耐心的刺客,继续潜伏,等待着那个完美的、监控逻辑切换的瞬间。

尘落无声,规则尖兵已成功潜入“秩序之影”网络腹地。

初探网域,它凭借卓越的隐匿与学习能力,在敌人的内层缓冲区悄然活动,逐步构建起对敌方网络基层的认知。

此刻,它正潜伏于通往核心区域的关键数据干道之旁,精心策划着一次风险极高的伪装渗透。

是成功潜入更深层,获取珍贵情报?还是功亏一篑,触发警报,引来灭顶之灾?

这粒承载着星火希望的尘埃,即将做出它诞生以来,最至关重要的一次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