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 > 第456章 信息余烬 重塑我道

绝对的死寂,是此刻地球唯一的语言。但在那冰冷的地核深处,干涸的地脉网络中,一场无声的革命正在缓慢而坚定地进行着。

何雨柱那点微弱的灵光,已不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它成了这片信息荒漠中唯一的旅人,也是唯一的开拓者。它以那丝关于“存在印记”的明悟为罗盘,以残存的“定义权柄”为镐犁,在这片代表着“过往存在”的“信息余烬”中,艰难地开垦着。

最初的过程,近乎本能,也近乎徒劳。他尝试吸引、汇聚那些漂浮在死寂地脉中的信息碎片。这些碎片太过微小,太过散乱,如同一盘散沙,几乎无法凝聚。它们代表着某个三叶虫的死亡,某片蕨类植物的枯萎,某只始祖鸟的第一次振翅……是生命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瞬,其信息量低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仅仅依靠这些,想要重塑存在,无异于痴人说梦。

何雨柱的灵光在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后,再次陷入了沉寂。并非放弃,而是在思考,在反思他那基于“定义”的道。

过往,他定义规则,定义自身,甚至定义敌人的“虚妄”。但那都是建立在自身存在、且有力量依托的基础上。如今,他自身近乎“无”,力量更是枯竭,又如何去“定义”外物?

“定义……并非创造,而是……认知与确认。”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他迷茫的灵台。

“我无法定义这些信息余烬为‘能量’,因为它们本就是惰性的‘记录’。”

“但我可以定义……它们与我之间的关系!”

“我定义——汝等残响,为我存在之见证!”

“我定义——汝等印记,为我重燃之薪柴!”

这不是强行赋予其新的属性,而是建立一种基于“认知”和“关联”的新的连接方式!他将自身灵光的“存在诉求”,与那些信息余烬所代表的“过往存在事实”,通过“定义”的权柄,强行链接在一起!

这一次,变化发生了。

那些原本惰性、散乱的信息余烬,在接触到何雨柱那包含着强烈“存在意愿”的灵光后,仿佛被注入了某种无形的“向心力”。它们不再是被动地漂浮,而是开始自发地、缓慢地向着灵光汇聚。不是能量的融合,而是信息的……叠加重构!

仿佛无数张记录着不同历史瞬间的透明胶片,开始以何雨柱的灵光为核心,一张张叠加起来。每一张“胶片”本身信息量有限,但当亿万张、兆亿张代表着地球亿万年生命史的“存在瞬间”叠加在一起时,一种质变开始发生。

何雨柱的“灵光”不再仅仅是他自己。它开始变成一个……信息的奇点,一个凝聚了地球部分生命历史信息的“浓缩档案库”。

这个过程依旧缓慢,但不再是毫无希望。何雨柱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极其缓慢地增强。不是力量的恢复,而是“存在根基”的拓宽与夯实。他仿佛正在将自己“镶嵌”进地球的历史之中,成为其生命史诗的一个特殊篇章,一个在毁灭后试图从历史中重新走出的……回响。

他“看”到了更多,也“感受”到了更多。

他“看”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绚烂与脆弱,那些奇异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挣扎、演化,最终大部分化为化石,其存在的印记却沉淀在地层深处。

他“感受”到白垩纪末期那颗小行星撞击带来的全球性毁灭恐惧,以及劫后余生的小型哺乳动物在废墟中重建家园的顽强。

他“聆听”到人类先祖第一次学会使用工具时,那石片敲击声中蕴含的智慧火花;感受到部落时代围绕篝火的祭祀舞蹈中,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祈求;体会到王朝更迭的铁血与悲歌,文明兴衰的辉煌与落寞……

这些信息洪流磅礴无比,杂乱无章,充满了生命的野性、自然的残酷与文明的复杂性。何雨柱的灵光在其中沉浮,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他必须时刻紧守那一点关于“我”的核心认知,否则随时可能被这庞大的历史信息同化,彻底消散,成为地脉残响中又一个无声的记录。

这是一个极其凶险的平衡。他需要这些信息来重塑根基,却又不能迷失其中。

他开始有选择性地进行“定义链接”。他更多地链接那些代表着“抗争”、“生存”、“希望”、“智慧闪光”和“人性温暖”的信息片段。对于那些纯粹的毁灭、黑暗、残酷和绝望的信息,他则小心翼翼地避开,或者仅将其作为背景参照,不去深入共鸣。

他链接了恐龙时代一只伤齿龙在绝境中哺育幼崽的执着。

他链接了冰河期一群原始人围猎猛犸象时的协作与勇气。

他链接了某个不知名工匠在烧制陶器失败无数次后终于成功时的喜悦。

他链接了母亲守护病重孩子时那彻夜不眠的温柔。

他链接了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灵光一现时的狂喜。

他也链接了……四合院里,那些平凡邻居在最后时刻,放下一切算计,只剩下纯粹守护时的那点微光。

这些相对“正面”或“中性”的信息印记,如同纯净的燃料,不断汇入他的灵光核心。他的“存在”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稳固。那点灵光逐渐壮大,从最初的几乎不可见,变成了米粒大小,散发着柔和而古老的光芒。

他感觉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一种新的力量层次。这不是基于能量多寡的力量,而是基于“信息深度”和“存在权重”的……根源性力量。他仿佛成了地球生命史某个侧面的“代言人”或“活化石”。

他甚至开始能微弱地影响周围的地脉环境。不是调动能量,而是通过“定义”自身与某片区域地脉信息的“关联度”,让那片区域的规则出现极其细微的、倾向于“生机复苏”的偏转。比如,让某处深层岩层中残留的水分子活性略微提升,让某种在“寂灭”规则下本应彻底消亡的厌氧微生物孢子,获得了一丝极其渺茫的存活可能。

这变化微不足道,对于整个死寂的地球而言,如同在撒哈拉沙漠中增加了一粒沙。但这意味着,“寂灭”并非不可动摇。在绝对的“无”中,只要还存在信息的“印记”,并由一个足够坚定的意志去“定义”和“链接”,那么,“有”就有可能从“无”中重新萌芽。

何雨柱的“道”,在毁灭的废墟上,完成了第一次涅盘。

他从一个依赖外部能量和规则的“定义者”,开始向着一个以自身存在为核心、链接并驾驭信息印记的……信息锚点转变。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距离真正复苏,距离重新拥有干涉现实的力量,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他需要汇聚更多的信息余烬,需要更深刻地理解这种新力量,也需要……一个契机。

而此刻,在那遥远星海之中,三艘方舟之一的“希望号”,正按照“命运织机”那简陋的指引,驶向一片被称为“遗落星河”的星域。在那里,它们即将遭遇第一个重大的考验,也是……第一个潜在的盟友或敌人。

地球的死寂与星海的波澜,何雨柱的沉寂与方舟的远征,共同构成了这宇宙悲剧与希望交织的宏大图景。

深埋于地脉的种子,正在汲取着历史的养料,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