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 > 第102章 旧友与新疑

市物资回收公司。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那张模糊照片和简短的记录,成了我脑海中反复回放的画面。然而,如何调查一个完全陌生的单位,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以我现在的身份,贸然打听一个与宣传工作毫不相干的物资回收公司,无异于自我暴露。

我需要一个桥梁,一个能接触到那个系统内部信息,又相对可靠的渠道。

周师傅的身影适时地浮现在我脑海中。工业局的老技术工人,人脉广,对各个厂矿和关联单位应该有所了解,而且他之前提供过关于校准仪的信息,相对可信。

趁着午休时间,我借口去工业局附近办事,溜出了厂区,在离工业局不远的一个公用电话亭,拨通了周师傅车间办公室的电话。运气不错,他在。

“周师傅,是我,红星轧钢厂的何雨柱。”我压低声音,确保周围无人。

“哦,小何啊?”周师傅有些意外,“听说你调宣传科了?不错啊!”

“谢谢周师傅,刚去,还在适应。”我寒暄两句,迅速切入正题,“周师傅,冒昧打扰您,是想跟您打听个事儿。您对‘市物资回收公司’那边,熟不熟悉?”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周师傅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警惕:“物资回收公司?你打听那儿干嘛?那地方鱼龙混杂,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那儿送。”

我早就想好了说辞,语气带着点不好意思:“唉,还不是为了我爹那点事。我最近整理他留下的东西,发现一张旧单据,好像跟一批五四年从我们厂机修车间清理出去的废旧零配件有关,说是移交到市物资回收公司了。里面好像有他一个挺念旧的工具箱,也不知道还在不在……我就想着,要是可能,能不能找找看,也算是个念想。”我刻意将动机弱化为“寻找父亲遗物”,合情合理。

“五四年?机修车间?”周师傅沉吟道,“年头不短了,那批东西估计早就回炉或者不知道转哪儿去了。回收公司那地方,东西进去就跟肉包子打狗差不多。”

我的心沉了沉,但还是不甘心:“周师傅,我知道希望不大,但……要是不麻烦的话,您要是有认识那边的人,能不能帮我稍微问问?哪怕只是确认一下当时那批东西的大概去向也行。我就想死心。”

周师傅叹了口气:“你这孩子,也是念旧。行吧,我倒是认识回收公司仓库的一个老保管,姓王,跟我差不多岁数。我帮你问问看,但他那人嘴严,而且这么多年了,记不记得还两说。你也别抱太大希望。”

“太感谢您了,周师傅!成不成我都念您的好!”我连忙道谢,“您就跟王师傅说,是五四年七月,从红星轧钢厂机修车间过去的一批废旧零配件和待报废仪器,看看他有没有印象。”

“五四年七月,红星轧钢厂,机修车间,待报废仪器……行,我记下了。有消息我告诉你。”周师傅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我靠在电话亭冰凉的玻璃壁上,长长舒了口气。这条线算是暂时搭上了,但结果如何,完全未知。周师傅那句“肉包子打狗”和“嘴严”,也暗示了调查的难度。

回到宣传科办公室,已是下午上班时间。刘建新正端着茶杯,和赵建军讨论着下一期厂报的选题,看到我进来,笑着打招呼:“何师傅,出去办事了?”

“嗯,去寄了封信。”我随口应道,走到自己座位坐下。

陈敏正在校对一篇稿子,抬头冲我笑了笑,又埋头工作。赵建军只是点了点头,继续和刘建新讨论。

我能感觉到,刘建新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关注我的动向。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直觉,他的热情背后,仿佛藏着另一双眼睛。

下午的工作是修改几篇车间通讯员投来的稿子,内容多是关于技术小革新或者节约原材料的。我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用红笔在稿纸上仔细批注。必须尽快适应这个新角色,不能让人挑出毛病,尤其是在李副处长和刘建新可能存在的监视下。

快下班时,孙科长把我叫进办公室,递给我一份文件:“何雨柱,下周三,工业局有个关于‘技术保密宣传教育’的会议,你代表科里去参加一下,做好记录,回来要整理汇报,并结合会议精神,筹划一期宣传栏。”

技术保密宣传教育?我心中一动,接过文件:“好的,科长,我一定认真准备。”

这或许又是一个机会。工业局的会议,或许能接触到更多关于精密仪器、技术管理方面的信息和人员。

下班铃声响起,我收拾好东西,随着人流走出办公楼。夕阳给厂区镀上一层金色,但我却无心欣赏。周师傅那边不知何时能有回音,工业局的会议还要等到下周三,眼下似乎又陷入了等待的僵局。

回到四合院,还没进大门,就听见里面传来阎埠贵拔高了嗓门的声音:“……老刘,你这话就不对了!易中海是不在了,但院里的事情,也得讲究个章程,不能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紧接着是刘海中那带着官腔的反驳:“老阎,我怎么不讲究章程了?我这不是在跟大家商量吗?院里晚上巡逻排班,关系到大家的安全,我作为二大爷,多操心一下,有什么不对?”

又杠上了。我暗自摇头,推门进去。

果然,中院里,阎埠贵和刘海中面对面站着,都是面红耳赤。旁边围着几个看热闹的邻居,许大茂抱着胳膊站在一旁,脸上带着看好戏的笑容。秦淮茹在水池边洗菜,眼神不时瞟向这边,带着担忧。贾家窗户紧闭,估计贾张氏还在为昨天的事情憋气。

看到我回来,两人的争吵停顿了一下,目光都转向我。

“雨柱回来了。”阎埠贵率先开口,像是找到了援兵,“你快来评评理!老刘非要重新排巡逻班,把他家解放和光天都排在前面轻省的班次,把我们几家都往后挪,这合适吗?”

刘海中立刻反驳:“什么叫轻省班次?巡逻都是为了大家安全!我家孩子年轻,精神头足,排前面怎么了?再说了,这不过是初步想法,不是正商量着嘛!”

我心中了然。易中海倒台,院里一大爷的位置空悬,阎埠贵和刘海中这二位,都瞄着那个位置,任何一件小事都能成为他们角力的战场。

我懒得掺和这些鸡毛蒜皮的权力争斗,但现在住在一个院里,完全置身事外也不可能。我笑了笑,语气平和:“二大爷,三大爷,都是为了院里好。巡逻排班的事,我看不如这样,还是按原来的老规矩,各家轮换着来,公平合理,也省得争执。要是觉得原来排班有不合适的地方,咱们可以微调,但大动干戈,容易伤和气。”

我这话看似和稀泥,实则支持了阎埠贵维持原状的主张,否定了刘海中借机调整的意图。

阎埠贵脸色稍霁,得意地瞥了刘海中一眼:“我看雨柱说得在理!就按老规矩办!”

刘海中脸色有些难看,但见我表了态,也不好再强硬,只得悻悻道:“行吧行吧,就按老规矩。我这也是白操心。”

许大茂在一旁阴阳怪气地接话:“要我说啊,这院里没个主事的一大爷就是不行!什么事都商量不来!要不,咱们重新选一个?”

他这话一出,阎埠贵和刘海中都立刻看向他,眼神复杂。重新选一大爷?这可是个敏感话题。

我看了许大茂一眼,这家伙,唯恐天下不乱。我没接他的话茬,对阎埠贵和刘海中说道:“二大爷,三大爷,要是没别的事,我先回屋了。”

说完,我不等他们回应,径直走向后院。身后传来许大茂不依不饶的声音:“哎,别走啊何干事,你现在也是干部了,也发表发表意见嘛……”

我没回头。这种浑水,我不能蹚。现在我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核心元件,查明何大清的下落,院里的这些争权夺利,能避则避。

回到冷冷清清的小屋,关上门,院里的嘈杂被隔绝在外。我靠在门上,疲惫感再次袭来。宣传科的新环境,院内的新矛盾,调查的僵局,还有隐藏在暗处的威胁……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网,越收越紧。

点燃煤油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房间。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个空荡荡的窗台。棒梗到底在找什么?贾张氏的讹诈,仅仅是贪财,还是背后也有人指使?

李副处长,王主任,那个袭击我的灰衣人,可能存在的“旧林”,现在又多了一个需要警惕的刘建新,还有院里这些各有心思的邻居……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每个人都可能是线索,也可能是陷阱。

现在,只能等待。等待周师傅的消息,等待下周三的会议。

就在我准备洗漱休息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墙角那个堆放旧物的破木箱。那是何大清留下的,我之前粗略翻过,都是些不值钱的破烂。但此刻,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棒梗当时在屋里翻找,这个箱子,他动过没有?

我走过去,打开箱盖。里面依旧是那些熟悉的杂物:几本破旧的历书,一捆麻绳,几个空罐头盒,一些生锈的螺丝螺母……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我蹲下身,耐着性子,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仔细检查。当我的手触碰到箱子最底层那块垫着的、已经看不出颜色的破麻布时,感觉边缘处似乎有点异样。

我轻轻掀开麻布,借着灯光,看到箱子底部的木板上,靠近角落的位置,似乎有用指甲或者什么尖锐物,刻上去的几个极其模糊、几乎难以辨认的痕迹。

我凑近了,仔细分辨。那好像是几个数字,或者符号?因为磨损严重,几乎和木纹融为一体。

“57……东……?”

后面那个字,完全看不清楚了。

57?是年份?五七年?还是编号?东?是指东边?东城区?还是……东郊?

这是什么意思?是何大清留下的?还是棒梗或者其他什么人无意中划上去的?

这模糊的刻痕,是新的线索,还是毫无意义的巧合?

我盯着那几乎无法辨认的痕迹,眉头紧锁。迷雾,似乎更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