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 第153章 李靖的心思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第153章 李靖的心思

作者:凤飞于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6:35:04

几日之后,仍驻守在大唐边境的李靖收到了家书与程咬金的信件。

家书中详述了红拂女提及李谨与李元狰之间的纷争,以及李谨内心的真实想法。

读罢,李靖面色凝重,眉头紧锁。他心中清楚,皇室内部的纷争并非他所愿插足之事。

他只想远离权力中心,保全自身平安。

作为一名在军事上才华横溢的将帅,他深谙历史的发展轨迹,熟悉当代王朝局势。

他深知,皇室子弟为争夺储位所展现出的冷酷无情,

以及朝堂之上群臣站队失败后的惨痛下场,都令人生畏。

这种夺嫡的权谋斗争,正是他极力想避开的旋涡。

而当他读到程咬金之信时,心中更是雪上加霜。

这封信的内容过于明显,就连凡人愚夫都能看出,这分明是出自李世民的授意。

程咬金不过是个奉命行事的传信人罢了,这种局中局的复杂牵连更令李靖心生厌倦。

李靖放下手中的家书,心中思绪万千。

他站起身来,走到帐外,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眉宇间透着几分不安。

仗打了这么多年,他自问自己并非是个贪图权势之人,

可如今这局势却逼得他不得不谨慎再三。

程咬金的信里虽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的暗示却让李靖再清楚不过——李世民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他。

即便他未曾主动靠近,这风暴的旋涡似乎也在悄然向他靠拢。

回到帐中,李靖重新坐下,端起桌上的茶盏,茶水已经凉透,入口苦涩。

他的目光却落在桌案上的地图上。

这幅地图他已熟记于心,但此刻每看一眼,心中的沉重就多一分。

大唐的边境安稳固然重要,可更大的风暴显然正在朝着京城的方向酝酿着。

他深知自己的话语权极其有限,若是李元狰真心看上了李谨,

并直接请求陛下赐婚,他恐怕毫无立场拒绝。

然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他势必会被卷入深渊,不得不与李元狰绑在同一条船上。

而李世民通过程咬金传来的这封信,其态度更是鲜明直白:

若他与李元狰结为姻亲,便等同于站在了李世民的对立面。

近来朝堂上风声暗涌,他对此已有耳闻——整个朝廷几乎尽在李世民的掌控之中。

若他贸然与李世民为敌,后果无疑会与那些已入狱的大臣殊途同归。

况且,他并非孤身一人,他还有家族、忠心耿耿的部下,

这些人注定难逃因他而受牵连的命运。李世民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性命与前程。

正是如此复杂的局面,让李靖倍感进退维谷。

他对女儿李谨疼爱有加,从不愿强迫她违背意愿,

但眼下的情形却让他不得不在父爱与大局之间艰难权衡。

想到这里,李靖不由得长叹一声。他的心绪杂乱无章,

像是千丝万缕的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否则事情一旦拖延下去,局势只会更加对他不利。

然而,这一切却并非他一人能够掌控的。

李元狰的意图已然昭然若揭,而李世民的态度更是让他进退维谷。

此时此刻,他站在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十字路口。

而且他现在待在大唐边界防范着突厥,也不能随意回京,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他怕窦皇后和李元狰直接跟陛下请命,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他心中焦虑万分,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外面传来士兵的喊声,似乎突厥军队的动向又有了新的变化。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将心中的烦乱压下,走出帐外,迎面而来的冷风让他的思绪稍稍清明了一些。

眼下突厥的威胁仍然迫在眉睫,若稍有疏忽,边境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可他心里明白,京城的局势绝不容忽视,窦皇后和李元狰的举动如果真的成功,

恐怕不仅是他个人的命运,他所效忠的整个大唐都会陷入一场无法挽回的纷争。

站在营地的高处,他眺望远方,视线尽头是连绵的山脉,

仿佛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他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片边疆。

可守土有责的同时,他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放任京中的局势不管。

他环顾四周,看到副将正带着几名士兵匆匆赶来。

副将神色凝重,显然是有急事相报。

他略微调整了情绪,恢复了平日的冷静,等待副将的汇报。

将军,刚接到哨探回报,突厥军队似有调动,

南部边境的防线恐怕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副将的声音里带着隐隐的忧虑。

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一边是边疆战事迫在眉睫,一边是京城的暗流涌动,

他感到自己像是被夹在两块巨石之间,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他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

传令下去,加固南部防线,同时派人加紧侦查突厥军队的动向。

还有,给我备马,我要亲自巡视边境,确保无一漏洞。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拟一封奏章,火速送往京城,

务必让陛下了解边疆的局势。这是大唐的根本,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他的目光坚定,声音铿锵有力,仿佛要用这份决心驱散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

士兵们领命而去,营地瞬间忙碌起来。

他望着远处的边疆,心里默默祈愿,愿大唐的平安能跨越千里,

无论是边疆还是京城,都能熬过这场风波。

天色渐暗,营地内燃起了点点篝火。

士兵们一边忙着整理兵甲,一边低声交流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却井然有序的气息。

营帐中央,他独自坐于案前,灯火映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凝重。

案上的地图摊开,边疆的地形一览无余,那些标注着红线的区域,

代表着敌军的潜在威胁,也代表着大唐的生死攸关。

他凝视着地图,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战场的景象。

每一步部署都关乎成败,每一场战斗都关乎无数人的生死。

他叹了口气,提笔在地图上画下几道新的标记,

随后又将手中的笔放下,轻轻揉了揉眉心。

他不能停下,他明白自己肩上的重担,必须在天亮前规划出一份详尽的战略部署。

这时,一名副将掀开营帐帘,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犹豫。

“将军,有探子来报,敌军似乎在边境东侧调动兵力,规模不小,恐有突袭之意。”

他的眉头瞬间皱起,双眼闪过一丝冷峻的光芒。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东侧的地形。

那里地势险要,若敌军真的从此处突袭,边防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他沉吟片刻,转身对副将说道:“召集诸位统领,立即召开紧急军议。此事来不得半点拖延。”

副将领命而去,营帐内的气氛更加紧绷。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望向地图,仿佛在与这片疆土对话。

他知道,这片土地承载的是百姓的安宁,是大唐的未来。

他绝不能退缩,也绝不能失败。

片刻后,统领们陆续入帐,帐内的灯火更显明亮,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肃穆之色。

他环视众人,开口道:“诸位,此战已非简单的边疆之争,而是关系大唐存亡的大局。

我需要每个人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帐内的士气逐渐高涨,每个人都意识到,战斗的号角即将吹响。

他的眼神坚定如铁,心中默念,愿这场风波能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化解,

也愿大唐的旗帜能继续高高飘扬,守护万里山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