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 第136章 试探李渊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第136章 试探李渊

作者:凤飞于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6:35:04

如今,他已官复原职,接下来便是专心谋划自身事务的重要时刻。

他回府后,当即召来杜如晦与房玄龄,将早朝之事详细告知二人。

杜如晦听罢,微微点头,沉声说道:“殿下,目前形势对我们极为有利,时机已至,接下来便可放手施为!”

然而,房玄龄却神色凝重,轻拍书案,郑重道:“不,不宜过于急切。

眼下当务之急,是先探明陛下的真实态度。

如果陛下只是因战功而暂时让殿下复职,我们仍需保持谨慎,

千万不可引起陛下的猜忌,否则往后的路将更加艰难;

但若陛下确有意让殿下接掌大位,那我们的方向便必须有所调整。

此时,不仅要放手而为,更需全力掌控朝局。

应尽快将关键部门的实权纳入掌中,甚至争取陛下的协助,

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唐政坛中迅速站稳脚跟!”

李世民听后,深以为然,点头道:“玄龄所言极是,当下确实需明确父皇的态度。”

杜如晦亦赞同房玄龄的分析,稍加思索后说道:

“玄龄,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试探陛下的意图?”

房玄龄拈须沉吟片刻,随后缓缓说道:“老杜,你可曾留意陛下在朝中最为重视的部门是哪一处?”

杜如晦略一思忖,答道:“莫属户部了。户部掌管大唐国库,可谓朝廷命脉。”

房玄龄点了点头,转向李世民,郑重提议道:“殿下,既如此,那我们不妨从户部入手,试探陛下意向。”

然而,李世民听罢,却缓缓摇头,目光幽深,语气平静却透着几分坚定:

“玄龄,你难道忘了,现任户部尚书乃我族叔,他肯定知道我们对李建成动手之事,

之前我见过他一次,他对我意见很大,怎么可能允许我对户部动手!”

房玄龄听后微微皱眉,低声道:“殿下所言有理,那户部一途的确不宜轻举妄动。

不过,若要试探陛下的态度,还需另寻突破口。”

他停下片刻,目光扫过书案上的地图,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方向。

杜如晦见状,轻声提醒道:“玄龄,莫非你是想从兵部入手?”

房玄龄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兵部固然重要,但眼下朝局复杂,兵权若有异动,

必引起更多人的警觉,反而会打草惊蛇。

我们需要一个更隐秘、更能体现陛下态度的切入口。”

李世民沉思片刻,忽然开口道:“玄龄,若父皇真正有意让我接位,是否会在礼部有所表示?”

房玄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

礼部掌管册封、祭祀等事宜,若陛下有意扶持您,一定会在礼部的事务上有所安排。

尤其是祭祀大典的筹备,若能交由殿下主导,便是陛下试探朝臣反应的信号。”

杜如晦沉吟了一会儿,补充道:“不仅如此,礼部尚书向来与陛下关系密切,

若我们能从他口中探听一二,也许能窥探到陛下的真实意图。”

李世民闻言,眉头稍展,点头说道:“好,那就从礼部入手。

不过,此事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让任何人察觉。”

房玄龄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笔:“殿下放心,此事我自会安排。

礼部尚书一向敬重陛下,且处事公正,我会以朝中事务为由,

与他周旋几次,试探他的态度。”

杜如晦接着说道:“殿下,不如您亲自去一趟礼部,借着巡察的名义,

与礼部尚书探讨祭祀事宜,若他主动提到册封或其他重大礼典,就说明陛下已向他暗示。”

李世民听罢,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

“好,此事便依照玄龄和老杜的安排。

若能顺利探得父皇的态度,我们便可开始下一步计划。”

房玄龄和杜如晦齐声应道:“殿下放心,我们定会全力配合,助您达成大业!”

书房内的气氛渐渐凝重,三人心中虽各有忧虑,却都因目标明确而充满斗志。

三人饮过茶后,杜如晦目光凝重地看向李世民,开口道:

“殿下,说实话,现如今在整个大唐,对您地位能构成威胁的恐怕只有楚王殿下了。

楚王虽年幼,却深受陛下宠爱。然而,他的实力和根基尚浅。

这让我不得不担心一个可能性——陛下会不会只是将您当作挡箭牌,

将那些对皇室心怀不满、对陛下地位有威胁之人的矛头,全部引向您?

待到那些人被清除干净之后,陛下再对我们痛下杀手?

毕竟,纵使陛下心胸宽广,可您终究是参与了对太子的刺杀,太子可是他的亲生儿子啊!”

此话一出,李世民与房玄龄面面相觑,不禁背脊一凉,冷汗瞬间浸湿了衣衫。

杜如晦的假设令李世民感到不寒而栗,然而经过片刻的沉思,

他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不会如此。楚王虽是父皇的心头肉,

但他若真有意为他铺路,绝不会让他至今尚未进入朝堂。

而且,小弟对那至高之位并无贪念,如此重要的一点,父皇是看得清楚的。

无心朝堂者,又何来威胁呢?”

房玄龄将茶盏轻轻放下,眉间依然皱得紧紧的,似乎杜如晦的话让他心神难安。

他低声说道:“殿下,话虽如此,但局势瞬息万变,陛下未必会一直放任楚王如此低调。

别忘了,皇家血脉之间的争斗,表面上的平静往往是为了掩盖更深的暗流。

楚王虽无心朝堂,但一旦陛下有意提拔,其地位便会突飞猛进,届时他未必能保持初心。”

李世民听罢,缓缓地端起茶盏,轻轻地吹了吹浮在表面的茶沫,目光微微沉下。

他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玄龄所言不无道理。

然而眼下,楚王确实没有表现出任何争权夺利的迹象。

若我们过于防备,反倒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而父皇若真有意利用我,想必早已安排好后续的步骤。

与其猜测,不如专注于眼下的局势,先确保我们的根基稳固。”

杜如晦见状,轻轻叹了一口气:“殿下所言有理,

但我还是建议,我们对楚王的动向不可掉以轻心。

虽说他无心朝堂,但若陛下有意扶持,旁人未必会坐视不理。

朝堂之中,风起云涌,谁能真正做到置身事外呢?”

房玄龄点头附和:“克明所言正是我担忧之处。

是的,不管我们如何,但在旁人眼中,殿下已是当朝权力的中心。

无论是敌是友,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您的一举一动。

而楚王的低调,或许只是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

若有一天他突然崛起,我们未必能及时应对。”

李世民缓缓放下茶盏,面色冷静却难掩深思。

他凝视着眼前茶桌上的纹理,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暗中派人留意楚王的动向吧。

若有异常,立即禀报。除此之外,朝堂上的势力关系也需逐一梳理,务必做到心中有数。

无论如何,父皇的意图终究是关键。若能摸清他的真实想法,或许我们能提前布置。”

杜如晦和房玄龄对视一眼,皆点头应下。

三人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随后各自陷入沉默,只听茶盏碰撞的微弱声响在室内回荡。

此刻的沉思,像是风暴前的片刻宁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更深的博弈与谋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