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的日子,是循环往复的治疗与休养,是日复一日与病痛和副作用的拉锯战。萧惊弦的精神时好时坏,身体的痛苦和治疗的折磨时常将他拉入意志消沉的深渊。尽管有儿子的悉心陪伴和温情读剧,但内心深处那份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仍如阴云般挥之不去。
这天下午,萧逐云刚帮父亲按摩完因输液而僵硬的手臂,病房的门被轻轻敲响。陈叔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包装精致的平板电脑和一个不小的礼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先生,逐云,”陈叔将东西放在床头柜上,“这是后援会的孩子们托我转交的。她们听说您需要静养,不敢来打扰,就一起录了些视频,还有些小心意,希望您能看看,心情好些。”
萧惊弦的目光落在平板电脑上,微微一怔,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习惯了公众的关注,也习惯了媒体的聚散,但在这样脆弱狼狈的时刻,面对来自陌生人的、不求回报的关怀,他感到一丝无措,甚至有些想要回避。
萧逐云却眼睛一亮,立刻拿起平板,语气轻快:“爸,看看吧?她们一直很担心您,上次探班后,天天在群里问您的情况。”他边说边熟练地解锁屏幕,点开了一个命名为“致萧老师”的文件夹。
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个精心剪辑的视频合集。画面里,是许多张年轻或不再年轻的面孔,背景各异,但都带着真诚的、充满鼓励的笑容。
第一个出现的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温婉的中年女性,她身后是整齐的书架:“萧老师您好,我是您的二十年老影迷了。从您第一部电影《城南旧事》开始,我就被您的演技深深折服。请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我们还在等您带来更多好的作品呢!加油!”
接着是一个活泼的年轻女孩,背景似乎是大学宿舍:“萧爸爸!我是逐云哥哥的粉丝,但我也超喜欢您的!《长亭雪》的预告片我看了无数遍,您和逐云哥哥的对戏太绝了!期待您早日康复,王者归来!我们电影院见!”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穿着练功服,在公园里对着镜头抱拳:“惊弦啊,我是看着你戏长大的老观众了。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放宽心,好好调养。你这身傲骨,可不能轻易被病痛压弯喽!加油!”
视频一个接一个,有粉丝分享自己如何因为他的某部作品走出人生低谷,有观众回忆起他塑造的经典角色带来的感动,有年轻的演员后辈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祝福……语言或许朴素,剪辑或许简单,但那份真挚的关切和毫无保留的支持,却透过屏幕,沉甸甸地传递过来。
萧惊弦起初只是沉默地看着,神情依旧有些淡漠,但渐渐地,他微微撑起了身体,目光专注地落在屏幕上,原本搭在被子上的手指无意识地微微蜷缩起来。
当视频里出现一群孩子,用稚嫩的声音齐声喊着“萧爷爷加油!早日康复!”时,他的嘴角几不可查地、极其轻微地牵动了一下。
视频的最后,是成千上万条快速闪过的弹幕和留言截图,汇成一片滚烫的、闪烁着“萧老师加油!”“我们等您!”“愿您平安健康!”的字幕海洋。
视频结束,病房里陷入一片安静的沉默。萧逐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父亲的神色。
只见萧惊弦微微垂着眼帘,久久没有说话。但他紧绷的下颌线似乎柔和了些许,苍白的脸上也仿佛有了一丝极淡的血色。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屏幕,仿佛要感受那来自远方的温度。
“爸,还有礼物呢。”萧逐云轻声打破沉默,打开那个礼盒。
里面并非昂贵的奢侈品,而是一些极其用心的小物件:一双手工编织的、非常柔软厚实的羊毛袜,卡片上写着“希望您脚下永远温暖”;一个精致的便携式药盒,分格清晰,还贴着可爱的时间标签;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贴满了粉丝手写的祝福和画的加油漫画;甚至还有几包据说是养胃的、粉丝家乡特产的小米,卡片上详细写着熬粥的方法……
每一样东西,都普通至极,却都透着笨拙而真挚的心意。
萧惊弦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礼物,良久,他极轻地吸了一口气,声音低哑地开口:“……谢谢她们。”
这一次,不再是疏离的客套,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萧逐云将礼物仔细收好,笑着说:“她们说,您是很多人的青春和信仰,所以您一定要好好的。”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萧惊弦心中漾开圈圈涟漪。他抬起眼,目光掠过窗外,似乎看向了某个遥远的地方。
信仰……价值……他原本以为自己这副病骨支离的模样,早已失去了所有意义。却原来,在有些人心中,他依旧重要。
那天之后,萧逐云敏锐地察觉到父亲身上发生了一些细微却积极的变化。
他依然被病痛折磨,但在治疗间隙,他会主动让儿子把剧本拿过来,不再只是听,偶尔也会就某个情节或某句台词,低声提出自己的看法,眼神里重新燃起了那种属于创作者的、专注的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