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雨后阳光微暖。
周伟和水泥厂的工人站在衙门门口。
几条影子晃动延伸至街中间,诉说着否极泰来的喜悦。
“可以回家过年了!”
有人抹眼泪,“以为会在牢里过年。”
都是第一次吃牢饭,大家都莫名其妙,又心怀忐忑。
好好地在水泥厂上班怎么就被抓牢里了?镇长还说他们私制兵器,他们每天和石头泥土打交道,哪来的兵器?
真是官字两个口,怎么说由不得他们。
恍恍惚惚回到水泥厂,上天又给他们安排了第二个惊喜!
唐一乐和牧远早早准备好过年的年货,都放在水泥厂,就等着他们出来,领了回家过年。
每人一只鸡、一只鸭、十斤猪肉、一袋二十斤的米,都堆成每人一份,放在水泥厂的院子里。
现场鸡鸭的叫声和人的哭声混为一体,不知是谁感动了谁。
唐一乐看见回来的几个人把刚刚对没吃牢饭的几个人说的话又说给他们听。
“回来就好,给你们买了点年货带回家。咱们放个年假,明年年初六继续来上班。”
众人热泪盈眶,本以为这么好的工作应该就没了,回来的路上还有点惋惜。现在东家说明年还可以继续来上班,怎能不让人惊喜?
只听唐一乐继续道:“虽然现在水泥还没怎么卖得出去,但是,你们相信我,肯定会卖出去的!我们只会越来越好!来,舅舅,发红包!”
牧远把陈慧娘准备好的红色钱袋一人分一个。
众人意外又感激地接过。
年货已经算是很大的惊喜,去问问青石镇,乃至整个府城,有哪家东家过年发年货的?
现在是不仅有年货,还有红包。
看大家一脸惊喜,唐一乐又下猛药,“大家好好干,年货年年有,红包是年终奖,明年更大个。”
以后水泥卖出去,肯定会越来越有钱的。
大家带着喜气和年货回家,唐一乐请周伟留下。
“辛苦你了,这些年货带回家。今年比较遗憾,水泥还没赚钱,分成的钱还没有。”唐一乐累得坐在椅子上。
“多谢姑娘。”周伟拱手,“我们水泥厂是没事了吗?”
被诬告被陷害,就这么轻易地放他们出来了?看镇长那天的样子是铁了心要整治他们的。
怎么就放出来了?
周伟满肚子的疑问。
唐一乐说到这个就生气,“我们又没有做的事,怎么能轻易将帽子乱扣?放心,公道自在人心。”
“姑娘说的是。”周伟又转头问牧远,“公子的伤好些了吗?”
那天采石场出事,牧远飞身救人的场面历历在目,身上伤了多处,仍然坚持救人。
甚至有一个人在石坑的最深处,腿被压着走不出来,都是牧远不顾自己的安危直冲进去。当时,山洞已经塌了,大伙痛惜着命葬山洞的两人。
牧远却冲开了石堆,肩上扛着一人,他硬生生和阎王爷抢人。
众人没想到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如此珍视他们的生命,心中对牧远的敬佩和感激堆成了无形的山,山上闪现着高大伟岸。
牧远轻描淡写,“无事。”
相比以前的生活,现在都是小伤,无足挂齿。
处理完水泥厂的事,唐一乐又要跑去唐尚居,今天的她非常忙。
牧远留下来和周伟商讨水泥厂的年前收尾工作和年后的准备工作。还要把水泥厂的门窗上锁,虽然现在的水泥无人问津,不上锁可能也没人会来拿,但是保险保险起见,还是得锁好。
唐一乐租了一辆牛车,将买好的年货都放在上面。
唐尚居有四个伙计,一个掌柜,总共五份,由于量大,把牛车装得满满的。
路上行人都好奇地看着她。怎么一个姑娘买这么多东西?
赶车的是个大爷,也奇怪,“小姑娘,你买这许多的鸡鸭米做啥呢?”
唐一乐跷着脚丫,“送人的。”
大爷当她开玩笑,“送这许多?”
平常老百姓过个年,一只是很正常的,稍微过得好一点的就加些鱼,一来年年有余,寓意好,二来鱼也不贵。
这小姑娘的架势,那不得过个肥年?
到了唐尚居门口,大爷就不奇怪了。这可是青石镇生意最好的家具店。他羡慕地看了一眼就走了。
几个伙计都出来帮搬货,掌柜陈兴在盘账。
唐一乐召集大家开会。
“从今儿开始,到明年的大年初五,大伙不用来上班了。”
唐一乐以为的众人欢呼的场面没有出现。反而看到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众人已经习惯了东家把他们的每天来上工叫上班。
可是,不上班就没有工钱,他们喜欢上班。
唐一乐疑惑地问,“怎么了?不上班不好吗?”
“不上班就没钱。”莫菲最口直心快。
众人都尴尬,怕唐一乐生气,也怕她笑话他们。
“我没说过节假日工资照算吗?”唐一乐不解。
难道忘了说?古代的牛马也是牛马,她不想做那个压榨牛马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