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离开李纨的院子。
走向赵姨娘的院子。
寻思找了贾兰,再去找贾环。
而今,也只有这两小子,还有点指望。
贾政刚到院门。
还没进去。
赵姨娘便满面含笑,迎了出来。
贾政奇道:“咦!你咋的知道我来了?”
赵姨娘笑成花儿一朵。
向贾政说道:“老爷的脚步声,我老远都能听出来!”
贾政有点好笑。
向赵姨娘说道:“你啥时候?有了顺风耳啦。”
赵姨娘笑脸上。
泛出玫红来。
赵姨娘半是撒娇地。
看向贾政说道:“到这乡间,我日日盼着,今儿终于把老爷盼来了。”
贾政淡瞄一眼赵姨娘。
看赵姨娘白晰脸上,泛着微红。
恰似一朵夏日盛开的莲花。
散发着成熟女人的风韵。
贾政的心,猛地柔起来。
心情愉快地走进院子。
贾政是个正人君子。
在外面,要保持形象,必须绷着。
在官场上,必须谨言慎行。
出一点儿差错。
大则丢官,小则丢脸。
在贾母面前,要做个规矩孝顺好儿子。
若有差池。
落个不孝的恶名儿。
一生便毁了!
原以为娶了妻。
夫妻私房里,可以自在些。
谁知道王夫人。
整天守着大家闺秀的规矩。
搞得贾政,也只好显出正人君子的风采。
两人床上,例行公事。
床下,夫要君德,妻要贤良。
夫妻俩个,处得像同僚!
王夫人任何时候。
都端着庄重。
显得沉稳。
一副有你也行。
没你也行的表情。
哪里有夫妻的亲密无间!
赵姨娘就不同了!
她的心里眼里,只有贾政。
贾政便是她的天,她的全部。
有贾政在,她才活得自在。
赵姨娘知道,没了贾政。
我让太太生吞活剥,也没人知道,更没人心疼!
老太太眼里,我连只蚊子都不是。
别说我这个当妾的人了!
就贾珠那媳妇儿。
正牌夫人,正牌大奶奶呢!
贾珠死了!
上头疼贾珠媳妇儿的心,便都淡了下去。
贾珠媳妇怀孕生子。
也未见上头,对贾珠母子热乎起来!
珠儿媳妇那时生下的,可是准嫡长孙呀!
正牌大娘子。
生下正牌嫡子。
主母的位置,老太太、太太。
还是让琏儿媳妇做了!
李纨母子,没了贾珠。
只得躲在一隅,小心而活。
我算什么!
生了一儿一女。
闺女努力讨好太太。
想起探春整天对王夫人,恭而敬。
对我这亲娘。
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赵姨娘便觉得,真的养了个傻闺女呀!
少了那层肚皮里,爬出来的。
人家能疼你!
探丫头整天呵着太太。
敬着太太。
太太亲她了么。
为她的终身考虑过吗!
替她留意过好人家么。
还不是我求了老爷。
探丫头才有好归宿!
对我们娘仨个来讲。
老爷才是最可依靠的人!
我为探春的婚事。
求了老爷,老爷立即便细细地,给探春物色起相宜的人家来。
老爷相中周家后。
不仅细细地考察周家家风。
还留意周家小子的人品。
虽是边疆,也是官宦之家。
老爷确认周家。
真正是个好人家。
才定了探丫头的亲事。
亲自送了探丫头过去。
老爷说亲家公周琼。
官据镇海总制。
和老爷是同乡旧亲,也是好友。
这样的人家。
探丫头嫁进去。
哪里能有委屈呢。
老爷送探丫头去成亲。
还在亲家公周琼家,住了一段时间。
亲见探丫头过得顺遂。
老爷才放心回来。
探丫头嫁了,方知道我的好。
让老爷带话,嘱我珍重。
要我健康长寿。
我倒无所谓。
闺女过得好,我便放心了!
瞧大老爷给迎春,找的那玩意儿。
还是我们家老爷好呀!
赵姨娘看得通,看得透。
明白抱紧贾政的大腿。
才能有人疼,有得靠。
自然得使出浑身解数。
来讨贾政的欢喜。
老爷就是我的天!
咱得端起碗吃饭。
放下碗谢天。
谁跟天过不去,谁倒霉!
贾政喜欢做赵姨娘的天。
作为一个男人。
喜欢赵姨妈的媚。
喜欢赵姨娘崇拜的眼神。
喜欢赵姨娘看他来时。
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
喜欢赵姨娘,在受他呵护时的感激。
更喜欢的是,赵姨娘在床上曲意讨好。
在床下,也是满眼爱意。
更爱赵姨娘的知心。
每在王夫人、贾母面前。
看到赵姨娘略遭嫌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