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大荒的张总通电话,继续谈论昨天肥料的事情。张总感叹道,以前在北大荒,虽然有些能力,但也难以施展拳脚,钱也难以周转,无论是卖货还是倒腾粮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坦率地说:“说句不好听的,这其中的门道太多了,而且利润也不高,盯着这块蛋糕的人太多了,实在是太费劲了。”
我回应道:“是啊,在那里,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不过昨天我和那位做肥料的老太太聊了一下,才发现她在北京也是个有能耐的人呢。她在京都开饭店,家里还有一堆亲戚都在农业领域有所涉足,可惜也赔了不少钱。后来她又开始迷信台湾的技术,我就跟她讲,其实我们现在讨论的可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模式问题。”
我继续详细地介绍着相关情况,她突然插话表示想要找几个专家来为这件事情站台。我思考片刻后回应道:“站台这件事情目前来说并没有太大问题,然而,如今的专家与过去相比已经有所不同。现在的专家即使愿意站台,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站出来。那个‘卖保健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需要的是更为专业的站台方式。”
接着,我向她提出了几个建议,并解释道:“这些建议不仅对于当前的事情有帮助,对你未来可能从事的事业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个建议就是说,我让你去找专业人员,实际上就是想让专家帮你写一个非常完美的说明书,这里说的说明书,指的就是产品说明书对吧?产品说明书通常会包含产品的实验数据、使用方法等相关内容。然而,我发现现在我们所有销售产品的人,无论是卖农产品、林产品、添加剂还是饲料的,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说明书都是自己随意编写的,而且往往只是简单地用A4纸打印出来。
就拿我以前做种苗生意来说吧,我们在销售种苗时,都会专门出一本书,叫做“苗圃系列”。比如说,如果我要卖黄蜀葵这种种苗,那肯定会有一本专门介绍黄蜀葵的书,里面不仅有产品说明书,还会有详细的作业手册等资料。
昨天正好我们的标准也出来了,之前新桐的标准我也正好拿着跟他聊了一下。我就跟他说,首先,你完全可以像我以前做种苗那样,为你的产品写一本书;其次,你还需要制定一个标准。
我说你这东西叫正式出版物,咱们做产品广告了,已经变成正式出版物,能不能自己跟他瞎扯,是吧?就我跟你聊的第一个事儿,他同意了。
第二个事情是这样的,当我跟她说你要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就告诉她,你不能只让专家跟你说产品好,然后就去卖产品。你可以通过举办路演会、研讨会,或者组织一个小型的会议来推广你的产品。
接着,我提到了第三个要点,你不能仅仅局限于给地方领导提供产品,包括卖肥料、卖饲料等等。你要将这些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当地的产业相结合,这样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去销售你的产品了。
她当时表示准备养鹅,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于是我告诉她,养鹅当然可以,但关键是你要把鹅肉卖出去。这样我们就有话题可聊了,因为你在卖鹅肉的时候,必须使用我的饲料,对吧?使用我的饲料,我可以不收钱,这样商业模式就出来了。
最后,我强调说,你不要只想着卖饲料的事情,你要和地方一起搭建一个乡村振兴的平台,让老百姓能够轻松地拎包入住,然后你再把东西卖完,给地方交点税,这样大家都能受益。
我告诉你,他的总部在沈阳,你要充分利用你的资源。我说,你赶紧把你的团队调动起来,全力以赴地去做这件事情。你之前不是说他以前是开饭店了吗?那正好啊,你就以他开饭店为契机,搭建一个平台。我会给你提供圈层资源,这些资源可是非常宝贵的哦!
我所说的核心层,其实就是三种人。第一种是对你绝对忠诚的人,他们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你;第二种是有钱的人,他们可以为你提供资金上的支持;第三种是有资源的人,他们能够为你带来各种人脉和机会。只要你把这三种人都搞定了,其他的事情就都好办了。
咱们先把这些都处理好,然后再详细地聊一聊。昨天我们聊得太晚了,主要是因为中间还有个朋友在,所以有些话没说透。我想说的是,咱们找人办事,可不能把人家给坑了,对吧?毕竟大家都是朋友,要互相帮忙,而不是互相伤害。
我继续和张总交流道:“大哥啊,您看最近这市场趋势,来找我们带林草的企业可真是越来越多了呢!尤其是那些做肥料和饲料的,可能现在大家都特别讲究生态和绿色吧。您想啊,以前咱们吃鸡蛋,那都是一斤一斤地吃,一盘一盘地吃,可现在不一样啦!现在的人啊,可能吃一个鸡蛋就够了呢!为啥呢?因为现在的鸡蛋质量好啊,营养丰富,一个鸡蛋就能顶以前一盘鸡蛋的营养呢!所以啊,就算把一个鸡蛋的价格定得和以前一盘鸡蛋的价格一样高,大家也都能接受啊!毕竟,大家都更看重健康和绿色的生态产品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