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5章 集市

穿成哥儿下一秒 第5章 集市

作者:梦里解忧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07-02 11:53:02

常金花约莫着懂了儿子的意思,因此也渐渐开始带孟晚出门,或是到山脚采采野菜,或是带他到溪边搓洗衣物。

遇到村民只说是自己姨妹的孩子,父母都不在了因此前来投奔她,老六媳妇那儿常金花拿了两块糖去交代过,她和宋老六都是老实人,从镇上回来从未乱说过什么闲话,又收了常金花的糖,在村里闲话的时候更护着她家说话了。

总之甭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这来历是传出去了,也没人有胆子有闲心去官府查他户籍。

“明儿晌午大郎便自镇上归来,一会儿我把门锁了,你和我到集市买上两斤猪肉去。”

常金花拿上铜锁,招呼孟晚跟他一起出门。

孟晚欢欢喜喜的拿上个竹筐,这可是他第一次踏出小山村,集市是附近几个村子自发组织的,每月逢七举办一次,初七、十七、二十七,一月三次集会,今天便是八月二十七。

他随常金花走在路上,过了立秋之后天气就开始凉爽,现在时间还早,不去集市的人家才刚起来做饭,炊烟袅袅在村落中升起,越往村外走反而更能看见有人挎着篮子赶路,

孟晚这张脸太招人,他们娘俩身边又没个汉子跟着,常金花便找了块布巾让他围上,遮了下半张脸。

“大嫂,等我会儿。”刚走出村口,后面传来一声呼唤。

常金花扭头一看,还真是宋老六媳妇儿。

“拿了这么些家伙事儿,都买点啥?”

老六媳妇手里提了两个筐,左右手各一个,一个里面装了一篮子鸡蛋,这是要拿集市上卖的,另一筐里装着两个小坛子,看样子是要打些香油什么的。

她笑的合不上嘴,“我家大力的亲事定下了,这不,到集上置办些东西,怎么也比镇上便宜。”

“那可不,能省下好些钱来。”常金花附和的说,眼睛看了眼四处打量的孟晚。

“你家晚哥怎么还围了块布巾?”老六媳妇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孟晚。

“集上都是混混街溜子,他一个未婚小哥,亭舟又不在,小心些准没错,跟你六婶说话。”她后一句是在教孟晚认人。

常金花也不瞒老六媳妇,当时买孟晚就是奔着给亭舟当媳妇的,老六媳妇清楚。

“六婶。”孟晚同她打了声招呼。

“唉,这孩子真懂礼,可不像田老大的孙媳,跟个哑巴似的,见了谁屁都不放一个。”

“你说他家大孙子媳妇儿?”

“可不是吗,嫁进来几年了,虽说哥儿子嗣艰难,可大多都是能生个一儿半女的,他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见人还不爱说话,他婆母也不带他出来走动,如今都是带小的。”老六媳妇话里的小的便是新嫁进门的小孙媳妇,嘴甜爱说,田大娘多喜欢这个小儿媳,便多不喜大儿媳。

孟晚听着两个妇人聊着家长里短,哪怕是常金花见识过镇上生活,知道读书的好处,可终究半生都被困在村里,她们眼里整日便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眼界、环境如此。

孟晚心里琢磨,自己将来也会这样?甚至还可能抱俩娃。

他打了个哆嗦,我的老天爷,差点忘了他现在能生娃!

“冷了?”常金花闲聊的时候还不忘看他两眼。

“不冷。”孟晚摇摇头,他如今年岁小,确实抗冻,正好刚入秋的气候,谈不上冷。

“一会儿在集市上扯两块布来,你也该做件袄子了。”

常金花琢磨着,孟晚一直穿的都是宋亭舟衣服改动的,如今还能凑合,再冷却是不成,家里还没有多余的棉花,也要买。

老六媳妇心下了然,这宋大嫂对着买来的儿媳妇还挺慈善,估计也快办事了。

“你家的喜事啥时候办?”

“明年开春。”来年四月宋亭舟要去谷阳县考县试,不论成败,也该成婚了。

“柱子婚期定在哪天了?”

“十月初八,等收完了粮再办,那会儿空闲,晚哥儿,到时来六婶家吃酒!”

常金花笑说:“他小孩子家家吃啥酒?让他去灶上帮帮忙上上菜。”

“诶,那可真帮了我大忙,大嫂到时你也早点去,多给我忙活忙活。”

“还用你说,一定的。”

一边听她们闲聊一边赶路,孟晚估摸着走了两刻钟,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便走到另一座村落的外围。

远望能看见高高矮矮错落重叠的房舍,有的烟囱还在冒烟,也有往这边走过来赶集的村民。

他们所处这里是村口外面,大片的野地都被踏平,人群熙熙攘攘的在各种摊位前流动,四周有树木林立,入口还有块石碑,上面刻着:红庙村村志

除了红庙村几个大字外还有两行小字,孟晚大概能看明白,意思是百年前这个村子出了个举人老爷,建了座庙宇,因此后人改名红庙村。

孟晚左右看了看,不远处的矮山上好像真有座建筑,只不过只有两间房那么大。

“晚哥儿,快过来了。”

他看石碑这会儿功夫,常金花已经走出去段距离了。

“宋姨,这个红庙村好像比我们村子大。”

“这个村从前和咱们村差不多少,后来出了位举人老爷,还建了座族学,这才人丁渐旺。”

常金花说完反应过来,“你怎么知道这儿叫红庙村的?”

孟晚指指村口的石碑,“上面写的。”

常金花眉间的竖纹舒展开,她语气怀念的说:“识字很好,当年亭舟爹在的时候也教过我,但我认得不多,三两个罢了。”

“我识的也不多。”孟晚心想自己也是看着有些字和简笔字很像,连蒙带猜的。他心里是怕常金花不满意这个回答的,又不想蒙骗人家自己真会。

岂料常金花欣慰的说:“已经不错了。”

孟晚松了口气。

红庙村的集市摆了四条小短街,下面垒着方方正正的石头,上面自己铺了布,这样还挺方便,不用搬桌子或是直接放地上。

摊子上卖布的、卖肉的、卖些零散小零嘴的、自己种的果子青菜的……,汇聚了附近所有村落里的小贩,镇上有铺面的掌柜也会让伙计拿些散货来卖。

水泉镇底下有大大小小近四十多个村子,他们宋家所在的三泉村与此处的红庙村都属镇东面,附近十多个村子都来红庙村赶集市。人数不少,挤挤攘攘,还有更远的还在路上没到。

常金花目标明确,先去买肉,不然晚了抢不到肥的。老六媳妇则先去卖鸡蛋,两人约了一会儿在布摊上汇合。

肉摊子有三家,都挨着不远摆,这样想卖肉的便直奔这里,常金花挑挑拣拣的看着猪五花,

孟晚一眼望去,肉摊和另一条专卖吃食的摊子人数最多。由此可见,不论是何年代,都适应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短了什么也不能短了吃食。

常金花和肉摊子老板讲了半天的价,十六文一斤的猪五花便宜了一文,买了两斤共三十文。要是瘦肉更便宜,十二文一斤,排骨九文,买的人最少,都是骨头太压秤,炖的又久浪费柴火。

买完了肉孟晚跟着常金花到另条街的布摊子上看布,布摊子比肉摊多,有四个摊位,还有些妇人会自己织布,拿了个小箩筐摆在地上,这种要比摊贩卖的便宜,缺点是没有颜色,只是素布,一般人家办白事或是确实穷的不行,没有衣裳裹体的人才会买这种布。

布摊的人稀稀拉拉,不像肉摊子人满为患,常金花没看地上摆的素布,而是翻看起粗布和棉布。

“这匹靛蓝色的怎么卖?”常金花几个摊子走了圈,多是粗布,少有几块细棉布也是大红色的。

粗布也是棉丝纺织而成,但厚实耐磨,价格也比细棉布便宜,因此农家多是买粗布制衣。

摊贩陪着笑脸,“这匹织的比别的密实,要贵上十文,一百六十文。”

常金花险些气笑,“别的摊位粗布都是150文,偏你特殊多出十文来,我本来还要买些棉花,如今看来还是算了。”

别看布匹150文一匹,但一匹却能做上两身衣服,棉花80文一斤,一件棉衣却至少三斤多棉花,才能挨过冬天。

孟晚在旁边拉着她,“宋姨,我看那边的布摊上有一样的咱们去看看。”

“别别别,大嫂子你别急啊!”

“你摸摸我这布料,是真的密实……诶,好好好,就150文,你拿着吧。”小贩急着叫住常金花和孟晚,生怕他们去了别的布摊子。

常金花停住脚,“我还要买些棉花呢,你再给我便宜点。”

为了多省一文两文的钱,双方又是一番拉扯,最后常金花150文买下了那匹靛蓝色的布,那布是真比别的布摊卖的密实。又买了五斤棉花,一斤八十文,共在摊位上花了五百五十文,约莫半两银子。

那小贩厉害的很,说他的货好一文钱也不能便宜,但是给常金花搭了几块五颜六色的碎布头。

“老六媳妇的鸡蛋还没卖完?”常金花嘀嘀咕咕,她买肉又买布费了不少功夫,照说老六媳妇该过来了。

“不然咱们过去看看吧宋姨。”孟晚提议,他还没逛够呢。

常金花让他挽着自己,人多眼杂别被拐子给拐走了。

两人往卖鸡蛋家禽的摊子上走,还没走到地儿呢,便听到一处有争吵声。

“这不是六婶的声音吗?她和别人吵起来了?”孟晚诧异道。

常金花眉头一皱,“我们远远看一眼,看看是不是她。”

她本身是不想去管闲事,但宋老六和她家是同村同族,她做嫂子的,扔下她不管也不行。

孟晚长得比常金花高,这次换他从前边开路,能看得远些。

往聚集着看热闹的人群里钻了钻,孟晚还真挤到了前排,他打眼一瞧,摊位前吵得热火朝天的竟真是宋六婶。

摊子是豆腐摊,卖豆腐的是一对四五十岁的中年夫妻,也可能更年轻,毕竟村民们日夜操劳,又没时间银钱护理养护,有些便比寻常人苍老些,他初见常金花还以为对方至少四十五六,最近才知晓她才不过三十九而已。

常金花没有孟晚灵活,在外围进不来干着急,“晚哥儿,是你六婶吗?你别往前去了,当心碰到你。”

孟晚扯着嗓子回她:“是六婶,没打起来,干嚷嚷呢。”

旁边人听罢都哄笑起来,可不是干嚷嚷呢吗,卖豆腐的两口子怕宋六婶掀了他们的豆腐摊子,宋六婶孤身一人又怕动起手来吃亏挨打,双方吵了半天的架吵不出个结果,僵持了良久。

孟晚也不敢贸然向前,他先是听了个大概,又向身旁看热闹的叔伯婶娘打听一通。

原来是宋六婶过来买豆腐,这会人多,来豆腐摊上买豆腐的人络绎不绝,不知是哪个扒手摸到近前,偷了放在一旁钱匣子里的一把铜板不说,还碰掉了一块豆腐,这块豆腐恰巧被正凑上前的宋六婶踩个稀巴碎。

豆腐摊两口子没看见扒手,丢了钱又损了一块豆腐,便死抓着宋六婶不放,非说是她偷了钱,宋六婶当然不肯承认,双方这才争执起来。

“我这钱匣子少了起码一大半,你赶紧把钱还回来。”

“也是当娘当奶的年岁了,竟然做出这种行径,真是恬不知耻!”

两口子能说会道,一人一句泼污的话接二连三,根本不给宋六婶还嘴的机会。

也就宋六婶嗓门大,偶尔还能憋出来几句,“你放屁!”“我没有!”“不是我!”

豆腐摊子的女人眼见着豆腐还有一盘子没动,上面这盘也才卖了一半,终于按耐不住,冲上去撕扯宋六婶,手也往她怀里收钱的布袋子里摸去。

“你这妇,快快还了我家血汗钱!”

宋六婶奋力挣扎,她便边扯边骂:“好你这贼妇,你钱袋子里的钱分明就是从我家钱匣子里偷的,大家伙都来评评理来,我们两口子辛辛苦苦挣钱,这个黑心肝的贼妇上手就是一大把的抓,还踩坏了我家一块豆腐。”

周围都是附近的乡亲,古人淳朴,本来想劝和的听了她一番言语也不免犹豫起来。

“看着也不像啊,咋能干出这种事?”

“人家两口子劳苦一大早,也不容易,偷钱来的就是快。”

“这要是我家婆娘敢在外这么丢脸,我不把她吊起来抽。”

“你家婆娘喊你一嗓子你能把脑袋扎裤裆里去,还吊起来抽?”

周围人指责的有,哄笑的更多。

见她一时半会得不了手,豆腐摊的男人也扑了过来。

两口子撕扯人家一个人,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别打了,你们还想不想把钱找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