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62章 立族规

穿成哥儿下一秒 第62章 立族规

作者:梦里解忧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16 06:09:25

别说三泉村,周边但凡知道宋家底细的,就没有不想把儿女嫁过来同宋亭舟攀亲的,或是娶了宋家族人,家里但凡出点什么事也能指望指望京城里的大官老爷。

阿砚不过七岁,便有人明里暗里的问到常金花了,将她气得不行。

她带着雨哥儿上门,刚露出一点打听男方的架势,那家人恨不得就要当场留下雨哥儿成亲了。

“什么人啊,他那姑姑这样,宋治家里能是什么好人家?”常金花气得口不择言。

孟晚:“嗯……虽然咱们也不能这么片面,凭一个亲戚就否定了人家。但确实要好好找人问问他的家境。”

雨哥儿垂下头,“对不起大姑,给你和表哥表嫂添麻烦了。”

常金花劝道:“唉,这有什么的,你别多想,总能给你找个合适的。”

“就是,这个年纪的小官未婚难寻,秀才举子还不是一抓一大把。”孟晚只是优先想着从宋家给雨哥儿找,这样两边处理起来比较省心。他又不是非逼着这么个才十六的孩子跳火坑。

雨哥儿这个年纪,等明年春闱的时候,全国举人入京,那时候再寻个良婿也好。

常金花就这么一个亲人了,雨哥儿行事也比他爹娘讨喜,孟晚替他打算一番也不是太费事。

岂料雨哥儿自己说道:“乡下很好,表嫂,若是不行便……便叫我留到谷阳县吧,这样还能照看义学的孩子们。”

他不喜欢宋亭岳,要不然当初在谷阳县相处那几天后就会和孟晚提及了,如今这样说也不过是怕烦扰到常金花,孟晚厌烦了他。

家里经逢巨变,将他刚入京时的朝气给磨得一干二净了,看着有几分可怜。

孟晚没劝他,只是道:“再说吧。”

晌午在家里吃了饭,下午宋亭舟又去了族学,他回来一趟说是陪陪孟晚,实际上大堆的事情等着办。

三泉村自从在宋亭舟做官后便和以前不一样了,时不时就有什么乡绅老爷让仆人架着高高大大的马车来。

镇上何秀才办得私塾,学生一年比一年招的多,更多的人则是带着家中长辈来三泉村求学。

当初宋亭舟临去岭南赴任之前,将族学托付给何童生,他在三泉村一待就是七年。可能是脱离了父亲,安心教学,也可能是宋亭舟当初对他说的话触动了他,前年何童生与宋亭岳等人一起考中了秀才,从此宋家族学更是门庭若市,甚至还有远处过来求学的人。

宋亭舟不在,族长不敢做主,族学里收的都是三泉村的人家,或是和宋家沾亲带故的,没有轻易接收外来学子。

何童生考上秀才之后,似乎再也不追求功名利禄,也不想再往上考举,一心在三泉村住下,研究圣贤书,教导学生学问和德行。

宋亭舟上门的时候,他刚要准备上课,学堂中坐着二十来个规规矩矩的学子,宋亭舟尚未走到屋内,隔着敞开的窗户,那些学子便已经发现了。

“夫子,好像有人找你。”

“什么有人,是宋大人,我早上经过他家门口还见到过他。”

“……宋大人?”何童生忙扭头朝外,果真见宋亭舟候在外面,忙走出门外相迎。

宋亭舟端端正正的行了个弟子礼,“何夫子,许久不见,可还安好?”

何夫子似乎没想到以宋亭舟现在的地位,竟然还愿意在他面前行弟子礼,受宠若惊的拱手回道:“好,一切都好。”

族学里的学子以小孩和少年人居多,且大致都是三泉村的人,中午都是各回各家吃饭休息,下午再来族学上课。这会儿他们坐在讲堂里东张西望,偷偷看着外面与何童生说话的宋亭舟,那一身为官者的威严气势,让人望而生畏,又满心向往,他们渴望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那样的人。

“……若是有更多孩子来读书,也是好的。”

宋亭舟想借鉴孟晚创办的松韵书院,将族学也改成一个海纳百川的书院,给普通贫困的农户,一个改头换面的机会。

像孟晚说的那样,不必人人都奔着大官使劲儿,简单学会了常用字,或是再往算学上进学,给店铺算算账,或是学学画画,给人家建造宅院房屋画画图纸。再杂一些还可请上几个木工、瓦匠、石匠、郎中等,学学百工之术,皆可闯出一方天地来。

整个禹国有多少读书人,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又能录取多少人才,最后又有几人才能真正授官赴任呢?

人不读书万万不行,可一门心思只死读书也是寸步难行。

何夫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不能将自己这一生渐渐走窄,人这一生还该有许许多多的出路才对。

五行八作,都该百花齐放。

那群学子看似眼睛看着正前方,实则耳朵都在往这边伸。

有人听宋亭舟的话若有所思深感明悟,有人却嗤之以鼻。

“读书不当官,读来还有什么用?士农工商,不入仕去做商贾工匠,那便是自甘下贱。”

“就是,宋大人自己入朝为官,怎么还劝别人做工做商呢?岂不可笑?”

有的人虽然也这么想,但是没说出来,大部分人都是尊敬宋亭舟的,这可是他们宋氏一族最有出息的人,不是宋大人,他们也不可能坐到干净的学堂上读书。

“什么下贱不下贱的,宋仁、宋立你们未免太狂妄了。”

“宋大人也是为了咱们好,要是一直考不上,一直拖累家人还要硬是科考,还不如去镇上给人做账房先生呢!”

都是不大的少年,甚至还有六七岁的孩童,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听着学堂内的乱象,何夫子又羞又怒,“大人见笑了。”

宋亭舟微微一笑,“生而为人,本就各不相同,纵然学生如今官居要职,却也不敢说自己讲的就一定是对的,拙见罢了。”

他洒然拱手,“不耽误夫子讲学,学生这就告退了。”

何夫子一路将宋亭舟送到族学大院的门口,等人走了,沉着脸从墙边找了根趁手的荆条进了学堂里。

“何夫子如何?”宋亭舟回来后孟晚问道。

宋亭舟神色放松,“比曾经更豁达不少,等明早和族中商量过后,便可准备扩建族学的事。”

孟晚从脑海中回想松韵学院的布局,男子进学到底比女娘和哥儿多,是要在松韵学院原有的基础上在扩建一番的,“我进屋画图纸去,应当不用外请旁人画图了。”

宋亭舟拽住他,“还要找瓦匠、工匠、木匠,不急这一时半刻。”

“也是,一切都要慢慢来。”孟晚目光悠远。

做这种事,前期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松韵学院是,义学也是,如今的族学也是。它们后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尽管孟晚已经在竭力避免,或者想对策的,但仍不能保证十年、二十年之后,这样公益性质的建筑不会变了味道,就如同谷阳县的义学一样。

可他愿意试试。

赚这么多钱花又花不完,当是为后代积德了。

孟晚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问路过的黄叶,“晚上吃什么啊?”

黄叶报了几个菜名,孟晚有点腻歪,夏天他胃口本来就不怎么好,炒菜热菜吃不下去,凉菜就那几样,也就打卤面能多吃点,但天天吃又腻歪。

常金花看出来了,“明日娘给你做米粉吃?”

孟晚双目一亮,“成!”

第二日一早,孟晚跟着宋亭舟去了宋家祠堂。宋家以前是没有祠堂的,都是农户,祖上几代也没有什么能人,都是种地的,也就是前些年宋亭舟出息了才建了祠堂。

今天祠堂里来的都是男人,见宋亭舟堂而皇之的带着孟晚进来,相互之间对视了几眼,谁都没有出头先说不对。

宋亭舟地位超然,他坐在为首的主位上,孟晚就理所应当的坐在他右下手。族长颤颤巍巍的在宋亭舟左手边坐下,轻咳了一声,“咳……亭舟啊,今天族里议事,你夫郎坐在这里不大好吧?”

宋亭舟扫了一眼堂中那些偷偷打量孟晚的男人,淡淡的说:“族学是我夫郎出钱建造的,若是谁觉得不好,就从椅子上站起来,到院子里去听着。”

他没有刻意施压般扬起音调,也没有威胁的意思,可就是这样平淡的语气,让那些窃窃私语的声音消失的无影无踪。

没人敢提出质问,阶级相差太大,哪怕这个祠堂不是孟晚花钱建的,有宋亭舟的一句话,也没有人敢质疑他身为哥儿该不该、能不能进祠堂。

没了宋亭舟,他们只是一群在普通不过的农户,现在还轮不到他们忘本。

族长全当刚才他没有质疑过孟晚,和蔼的出声道:“亭舟啊,你昨天说的要找大伙聊聊族规的事,是要怎么说?”

宋亭舟扫了眼堂中的人,有站有坐,“人不齐,一家最少要出两人,除非是没有娶妻的独户,不然女娘和小哥儿一家也得来一个。族学那头昨天我已经和何夫子谈过了,今天放假半日,在族学读书的孩子与膳堂的孩子都来。”

众人面面相觑,族学的孩子过来是正理,家里的女娘小哥儿过来干啥?膳堂那群都是孤儿,来了又有何用?

纵然心里万分不解,但没人反驳,都各自回家叫人。

等着也是无聊,孟晚掏出块干净的抹布,给宋亭舟他爹的牌位擦拭擦拭,乡下不讲究这些,祠堂平日没人来,顶多漏雨了找人修修,牌位上已经满是灰尘了。

“爹,前阵子不是带阿砚去坟前看过您了吗?你怎么还没托梦让他把他的破娃娃给扔了?”孟晚莫名其妙开始许愿,甚至埋怨起素未谋面的公爹不办事。

宋亭舟:“……”

他在孟晚身后听着,莫名有点想笑。

“晚儿,给我吧。”宋亭舟要来孟晚手中的帕子,开始擦拭牌位,除了他爹,还有他爷奶,太爷,再往上就没有了,族长都不大记得了。

等族中人都陆陆续续的到齐,见了宋亭舟在亲自干活,也都跟着忙活起来,人多力量大,祠堂里很快一尘不染。

膳堂的小孩们干完活都自发站在孟晚身后,宋亭舟净了净手,坐在主位上沉声开口,“族学要重新修建扩大,以后族中孩童年满六岁必入族学,不论男女。”

“啥!女娃子和小哥儿上学有啥用?”有个男人从座位上站起来。

其他人也是议论纷纷。

孟晚单手托腮,“有没有用不是你说了算的,宋家的家业都是我挣下来的,这些孩子入学前两年学费全免,你家若是看不上我这样的小哥儿,往后你家儿子孙子尽管去外头进学,没人拦着。”

“我……这……我不是那个意思。”男人熄火了。

孟晚轻飘飘的一句话怼得大家哑口无言,场面沉默。

宋亭舟点了点旁边被叫来记录的几个学子,“都记上了吗?”

大部分孩子都愣着没动,只有一个面色黝黑的少年点头,“都记下了族叔。”

宋亭舟侧目看了一眼,少年笔下的字一板一眼,极为工整,确实是用心听了。

“你叫宋润?不错,留下吧,其余人回到自己爹娘身边去。”

那些少年不知自己失去了什么机会,想张嘴补救,又觉得拉不下面子,灰溜溜的退下,被同样不明所以的爹娘说了两句。

宋亭舟继续开口,“族学的事,事关宋家根本,不得马虎,刚才你们也都听到我夫郎所说,只要是我们宋家人,孩子们进学两年费用全免,两年后要不要继续读下去看你们自己,膳堂的孩子同样如此。”

大家都安静的听着,没有人再跳出来说别的,这一条就如此定下。

宋亭舟将自己六年前简陋制定的族规放到手边,“宋家族规需要重新制定,我接下来说的话,若有质疑之人,可站出来指出不赞同指出,众人一起商议。”

他话是这么说,但大致上没有人会反驳他的话。

“家族兴起,绵延数世,当以礼义仁智信为本。

“礼——乃孝悌伦理。奉养双亲,不得遗弃,友爱兄弟,相互扶持,尊长敬贤,不可冒犯。清明时节,祭祀先辈,不得懈怠。

“义——乃明是非、行事有度。宗族互助,济贫扶弱。族中公产需以资助孤寡、贫困为主,若遇天灾、**、疾病、官司等,患难相恤,合力相助。

“以仁、德二字规范宗族风气,五代之内近亲不得成婚。宋氏女子、哥儿不得自甘堕落,嫁人为妾。男子四十无子后方可纳妾,不论是何高位,也不可豢养外室。不得溺婴、不得残害子嗣,寡母亦可再嫁。

“智——乃辨善恶、明事理,读书以开智。孩童六岁需进学,识字明理,不论男女哥儿,皆要入学。若中童生者,族中资助三年,得秀才,再加三年,以此类推。”

宋亭舟说完上述直言,最后站起身道:“信守承诺,言出必行,不欺暗室,此为宋家族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