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36章 奉天府

穿成哥儿下一秒 第36章 奉天府

作者:梦里解忧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07-02 11:53:02

等孟晚送完银子回来,常金花还在拉着人问东问西,她活到这般大的岁数,也曾想过往后儿子出息了,家里会不会也买上几个下人,谁曾想儿媳妇先给她实现了。

孟晚出去了这么久,外头的水又不敢乱喝,口渴的不行,“娘,茶壶里还有茶水吗?”

狗儿眼睛瞄着院中石桌上的茶壶,小步过去拿起来晃了晃,“夫……夫郎,这里面是有的。”

茶壶旁配套的不是小巧的茶盏,是几个花样不同的小瓷碗,他不敢乱动。

孟晚拿起一只青白色上有印花的,倒了半盏先喝了,狗儿手忙脚乱的拿起茶壶给他又续上半盏。

孟晚一口气又饮光了,这才解了渴。

他看着狗儿还算满意,“挺好的,你在牙行的衣服是牙婆给你找的?”

狗儿点点头,“是,我们听话些的会被带到前院,吃住的比后院强些。”

这群牙子自有一番调教人的手段,但也未必每个都需要调教,大部分流落牙行几天就被买走了。

孟晚对常金花说:“娘,牙行的衣裳不知从哪个身上扒下来的,你找身我的旧衣给他吧。”

“成,我先找出来,等他洗漱了再换。”

孟晚说完独自进了房,他要尽快将家书写出来,一式两份一会儿送去驿站一份,再趁早拿去给齐家牙行一份。

不然牙行的车马,都是天不亮就上路了,明早怕是赶不上。

他坐在桌案前,研墨的时候想着要写给宋亭舟的话。

舟郎亲启:

八月十二,久不见君,君安好否?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他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宋亭舟的又长又事无巨细的写了好几张纸,另一份让牙行拿着的虽也是给宋亭舟的,但隐晦的提了吴知府外室的事,主要是给吴昭远看的。

孟晚写完便趁着天还没黑又出门去,租了辆车亲自送到牙行和驿站。

忙了这么大半天,他腿酸人也疲惫,总之以他如今的手段能帮的都帮了,剩下的就看这位外室的命了。

“娘,我没胃口,家里还有没有粥?我喝一碗算了。”孟晚瘫坐在院里的小凳上,双手做拳头捶打自己大腿。

要是宋亭舟在就好了,他手劲正好,按得也舒服。

常金花看他唇色发白,心疼的眉头紧锁,“日日喝粥也不成啊,想不想吃点别的,娘给你做。”

孟晚唇边扯了个笑,“娘,没事的,刚才累歇了一会儿就缓过来了,等八月十五,咱们也好好做上一桌,将黄挣叫过来吃一顿团圆饭。”

常金花无法,只能给他盛了碗粥吃。

孟晚端着粥碗,望着树上半青不黄的树叶长叹,唉……他应该已经到了吧,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看到自己的信。

——

北地——奉天府。

乡试定在八月十八,而宋亭舟一行在八月初十抵达了奉天府城。

“不愧是北地最大的府城,比咱们昌平繁华多了。”祝泽宁坐在车上骨头都酥了,进了城便跳下车溜达。

他们一行人风尘仆仆车马众多,走在街上本该惹人注目,

但三年一次的乡试使得大量北地学子汇聚奉天府,家世比祝家显赫的只多不少,他们在其中便也不显眼了。

不算尚京城的贡院,北地和南地各有两大贡院,奉天做为北地最繁华有名气的府城,正坐落着其中一座贡院,很多祖籍在北地的学子也要返回奉天参加乡试。

刚才在城门口盘查时三人便一同上了最前头的马车,吴昭远掀开车帘望着城中的情形不禁感慨,“真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宋亭舟在车厢里拿着张信纸改了几笔,填写上日期后仔细装进信封,说了句,“也不知祝兄家里安排的院子多久能到。”

这次和祝泽宁一路来,一路住行都是镖局的人安排,确实省心省力。

祝泽宁重新跳上马车,“宋兄放心,我家小厮说再行半个时辰便到了。”

果然,车队又在街道主路上行了半个时辰后,拐进一条长长的巷子里。

这条巷子虽然长,却只有两户大门,靠里的一户便是祝三爷为儿子准备的,三进的大宅子,也不知是买是租,但以祝家的财势来说,租的可能性更大些。

因为东西太多,仆人将正门的门槛卸掉,马车直接赶进院子里,后院有现成的马厩。

镖局的人完成任务,也没有立即离开,反而在前院安置住下。

他们是祝四爷的人,等祝泽宁考完乡试,还要负责在护送他回昌平。

祝家来的人多,不算二十几位镖师,还有十多个仆人和小厮,幸好这座院子够大,不然还真住不下这么多的人。

相比起祝家的架势,吴昭远和宋亭舟就寒酸的多,吴昭远带了个书童秋影,宋亭舟带着个雪生。

因为这一行人都是大老爷们,没有一个女眷,干脆三人都住在主院,平日里还能讨论学问。

祝泽宁带的东西多,甚至连惯用的茶盏香炉都一路带到奉天,院子里忙忙乱乱都在规整东西,祝家的人先是忙着照顾祝泽宁,暂时也没空去管他们。

雪生也将自家马车上的东西往主院里搬,宋亭舟叫住他,“雪生,东西我自己搬进屋里,你出去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驿站,多花些银钱加急将这封信寄回昌平去。”

“是,郎君。”雪生妥帖的将信件收好,跑出门去打听驿站。

宋亭舟和吴昭远各占正院的一间厢房,厢房也是大的,进门是待客厅,摆了张软榻,再往里是睡觉的卧房。

宋亭舟独自将行李都搬进厢房归整,最占地方的是被子和衣服,但厢房里有备好的被褥。他先将床上的被褥挪到外头软塌上,再仔细铺上自己带的。

褥子针脚虽然有些歪扭,但还算密实,是孟晚亲手缝制的。宋亭舟眼睛里有温柔的笑意,也不知晚哥儿怎么样了,有没有想他。

听说来往奉天府的行商极多,等考完了乡试,该看看有没有什么稀罕东西带回去给他。

天黑前雪生终于赶了回来,“郎君,信已经托付给驿站的信差。”

宋亭舟了了一桩事,眉目松快许多,“好,辛苦你了,在外不同家里,你去找吴兄的书童一起下去用饭吧。”

雪生虽然没学过什么大家规矩,但行事沉稳可靠,在路上与两家的小厮都说过话,其中吴昭远的书童秋影最喜欢找他说话,这会儿正等他一起去前院吃饭。

因为人多,屋里挤不下,一屋一屋的端饭也麻烦,下人好说,这群镖师是请来的,需得好吃好喝的招待人家。

管事的便吩咐人在前院的廊下摆了几张桌子,厨房紧着做出了几桌席面出来。

后头主子加上两位客人才三人,仆人们自然是将宋亭舟三人的饭摆到了祝泽宁房里用。

因为是客人的小厮,雪生和秋影也被安排了一小桌席面,管事的周到,还给备了酒,只是雪生却不沾杯。

“雪生哥,你怎么不吃两盅酒啊?”秋影不解,他们家公子过得拮据,他也少吃得上什么好酒好菜,因此就是不贪杯,看见了也是想趁着光景吃上两杯的。

雪生一味吃着饭菜,路上不说风餐露宿,但也基本都是大饼就水,他刚才又出去寻了半天驿站,腹中早就空空如也。

略饱了饱腹,他才放下饭碗同秋影说:“我家夫郎说过,出门在外需得谨慎,能不饮酒尽量不饮。”

“啊?”秋影不明白,怎么主家连这个都管?他家姨娘就从未交代过这些。

这次儿子乡试,祝三爷将身边最得力的管事给派过来跟着,在奉天府安顿下来后,这位管事就将宅子里安排的井井有条,下人们各司其职,轻易不会打扰少爷们读书。

祝泽宁年纪小,性子也比宋亭舟和吴昭远活泼些,若不是见两位好友都来乡试心中焦急,本该再打磨三年才是。

“宋兄、昭远,咱们来奉天也有些时日了,总是闷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好似闺中小姐,不如今日也出去见识见识?”

宋亭舟拿着书本稳坐在椅子上,头也没抬的回道:“乡试在即,还是稳妥些好,等考完了试,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见识。”

吴昭远也是这个意思,“宋兄说的对,乡试越近越是要把控心神,不可浮躁。”

三个人,两人都反对,祝泽宁也歇了心思,不甚爽快的拿起书本枯燥的读书,渐渐地也被书中的内容带了进去。

管事的猫在窗外偷看,欣慰的点了点头,三爷说的没错,宋相公果然是沉稳可靠的。

“义叔,你在做什么?”

义叔心脏被吓得迅速跳了两下,捂着胸口回头对雪生说:“我来看看公子们有没有什么吩咐,他们读书用功我便没敢进去打扰,你也别去了。”

雪生没听他的话,手里拿着信封继续往里走,“家里来了信,我家郎君定是要看的。”

自从来了府城,雪生便每日都去驿站询问,驿站的人都认得他了,今日终于问道了消息,他忙回来报信。

“郎君,昌平来信了。”

宋亭舟立即放下书本起身,“拿来给我。”

雪生忙将信交给他,宋亭舟本想立即打开,后不知想起什么,又捏着信回了居住的厢房。

祝泽宁看的是目瞪口呆,“咱们离开昌平也才半月,至于吗?”

吴昭远难得有心情取笑他一句,“你难道没听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宋亭舟心绪难平,他进了厢房关上门,这才小心翼翼的拆开信封,一字一顿的看起孟晚写给他的家书。

过了会儿他脸上神情先是思念,再是止不住的温柔笑意,后来看到孟晚写到无意间发现吴家外室的事,又是意外与深思。

这几张纸他翻来覆去的看了半晌,直到雪生叫他去祝泽宁那儿用膳,他这才发觉外头天色已经不早了。

宋亭舟找了个木匣子仔细放好,前往主屋用饭。

用膳时三人同桌,但他并未同吴昭远说他娘的事,吴昭远此人虽看着还算持重,但其实性格敏感,与祝泽宁认识这么多年,还是在宋亭舟来了之后才渐渐接受祝泽宁的好意。

若是以往,他宁愿自己租车来奉天,也不愿搭祝家的顺风车。

如今的时机告诉吴昭远家里的糟烂事,只怕会误了他考试,他努力了这么久,三年一次的乡试若是错过,或是被影响了心神,万一一蹶不振只会懊悔终生。

宋亭舟夜里思索了许久,昌平府在奉天府以北,若是牙行的人押着吴知府外室进城,定然也要从北门进来。

但他在奉天只有雪生一个亲信,光靠雪生守在北门看着难免有遗漏,且接到了人还要隐秘的安置下来,他分身乏术。

“雪生,你去将义叔叫过来。”

如今也只有相信这个祝三爷身边的管事了,他虽然没见过祝三爷,但一个庶子能从强势的祝二爷手底下挣扎出一份家业,应当也是位人物,他信赖的管事手段也是有的。

已是深夜了,义叔跟着雪生来偏房,心里也在嘀咕,直到听完宋亭舟的话。

义叔沉吟了一会儿,“那宋相公的意思是?”

宋亭舟道:“此事万万不能告知吴兄,祝兄也尽量瞒着,以免影响他们科考。”

义叔点头答应,“请宋相公放心,我定不会泄露出去。”

宋亭舟继续交代,“按信件上的日子算,牙行的车队应是在八月二十三抵达奉天,还请义叔派人守着北门,等车队进城,一定要小心交接。”

义叔明白他的意思,“我懂宋相公的意思了,明日我会安排出来一个小院,提前叫人去北门守着,若是接到了人先隐秘安排在院里,一切等你们乡试结束后再说。”

宋亭舟揖礼拜谢,“如此就麻烦义叔了。”

义叔自称仆从,哪儿敢受他一礼,忙侧过身去,“宋相公折煞老奴了,您是大义,为了吴相公的前程着想,小人只是尽些绵薄之力罢了。”

送走义叔,宋亭舟算是解决了一桩大事,接下来便要全心全意备考,以期一举得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