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36章 私塾

穿成哥儿下一秒 第36章 私塾

作者:梦里解忧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07-02 11:53:02

孟晚听他说完安了心,“你先洗漱洗漱,我去街上买肉去。”

他盆碗还放在井边,院子里就这三家人,倒也没有偷鸡摸狗的,因此也不怕丢。

宋亭舟见他风风火火便要出门,忙叫住他,“钱袋子装了没?”

孟晚摸了摸袖口,里面有只内兜,他的小红荷包在里头,“装了。”

宋亭舟将书箱随手放到厨房门口,向里头喊了声,“娘,我与晚哥儿出去一趟,书箱你帮我放进去。”

“诶,大郎回来了?你们去吧,书箱我放。”

常金花踩着鞋出来,见到儿子也是开心,从厨房拿了只菜篮子出来,“是去买菜?拿个篮子出去。”

孟晚一拍脑袋,“我给忘了。”

他接过常金花递过来的篮子,和宋亭舟一起往卖肉的铺子处走。

镇上的猪肉摊子价钱和集会上差不多少,只是买下水的少了些,孟晚走在街上对宋亭舟说:“你喜欢吃什么,我们买二斤五花回去?”

“要排骨吧。”宋亭舟道。

孟晚回头看他,见他眉目温柔的说:“我都可以,买你爱吃的。”

“哦。”孟晚故作淡定的挎着篮子向前走,脚步不知怎么就轻快了起来。

宋亭舟走在他身后,既不挨着,又不会离他太远。

两人还没到猪肉摊子上,便看见了常家人,常舅母抱着雨哥儿挎着个篮子往这边走,看样子是刚买完肉。

眼见着双方就要碰头,常舅母脑袋左探右探似乎也认出了他们,孟晚先声夺人,“舅母,许久未见,您和舅舅身体是否安康?”

常舅母假笑着说:“还真是亭舟和小哥儿啊,正月里怎么没去家里坐坐?你们祖母还念着你们呢。”

孟晚两步上前挡在宋亭舟面前,笑的比常舅母真挚多了,“年前给舅舅舅母买了果子看望过,年后本想再拎些东西去拜访,表哥又说舅舅舅母过得拮据,年前去便没有饭食待客,年后若再去,不是让您和舅舅难做吗?这才没去。”

常舅母脸色一僵,“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年前你们着急回去,家里没留饭你舅舅已经将我一通好说了,叫你们上门是图你们东西不成?”

孟晚感动不已,“是我误会舅母了,舅母是过来买肉的?不如我与表哥这就去看望舅舅?”

常舅母单手抱孩子,另一只手将篮子往身后藏,“今日你舅舅不在家,我带孩子又做不来饭,改日,改日的吧。”

怕孟晚再说,常舅母边说边推,抱着孩子还能走得健步如飞,令人佩服。

“哼”孟晚望着她的背影轻哼了一声,真是抠搜又讨人嫌,宋亭舟小时候住她家常金花是花了钱的,她却不知怎么苛刻人呢。

宋亭舟觉得他哼笑别人的样子率性可爱,脸上也禁不住挂上笑。

孟晚买了三斤排骨两根棒骨回去,棒骨用斧头砸开和排骨一锅炖了,家里年前冻得冻豆腐还有,放进去浸满了肉汤汤汁,吃着都解馋。

三人吃了一锅排骨,连干饭都没吃得下多少,主要是宋亭舟太能吃了,孟晚总觉着他又长高了一点。

今日宋亭舟早早歇下了,他脑子里想着明日早些起来先温书,再帮孟晚磨生豆浆去,孟晚与娘做早食辛苦,力所能及之处他该帮衬些家里,让他们能轻松一分。

吕家圈养的鸡还未啼鸣,宋家的烛火便点亮了屋子,宋亭舟第一个起床,将昨夜泡发的黄豆磨好拎回院子,孟晚已经打着哈欠推门了。

宋亭舟既心疼孟晚与常金花辛苦做早食,又对目前境地有种无力感,他能做的也只有努力读书,认真备考,以期考中秀才能改换门庭。

何秀才的私塾离铺子不远,是一座自家的三进大院,前一进正堂两侧便是四间讲堂,倒座房有几间宿舍,宋亭舟之前便住在最边角的一间,也是最差的一间。

何秀才做为全镇唯一的秀才,估计也是整个谷阳县混的最好的秀才。

从来都是只有饿死的秀才,没有缺银子的举人,两者只是相差一级,待遇却天差地别。

考中秀才后便算是入了士,脱离了民的身份,见官不必下跪,受审不能用刑,不用服徭役,县衙还会每年发放粮食,但这些更多是虚名,秀才身份是比平民高,但也不会有人见你是秀才就给你送钱。

中了秀才便膨胀的想要考举人,读书人的梦想便是入朝为官,他们读书读得上头,家里人便要继续苦哈哈的供着,考举人又比考秀才更费银两,因此才有穷秀才的说头。

而其他秀才或是有希望,或是完全靠运气考上的,都还在为了科举梦废寝忘食的读书,而不事生产时。

何秀才却已经看透了自己的潜力也就到此,早早放弃继续求学,而是回老家镇上利用自己秀才身份开私塾,放下读书人的身段去结交地主老爷。

收礼收的毫不手软,有钱就能在他这里办事,功利心重的不像是早年寒窗苦读出来的穷书生。

他这座大宅子便是镇上乡绅送的,只为了自己儿孙在私塾里有个好座位、好先生教。

何秀才开办了四间教室,甲乙丙丁四班,丙、丁两班全是幼童,只需启蒙识字,人数也最多,镇上有些家底的人家都把孩子送过来了。

甲乙两班是要往上考的学子,乙班是何秀才的童生儿子在教,甲班是何秀才亲自在教。

宋亭舟读书刻苦,名列前茅,按理说应该被排到甲班,前几年也确实如此,可他院试第二次失败后便被何秀才分到了乙班,称同为童生的人为夫子,待遇可谓天差地别,也难为他还能踏实的读下去,没有自怨自艾。

“宋兄,你终于回来了。”张继祖背着书箱,激动的招呼宋亭舟。

宋亭舟对他略一拱手,“张兄。”

“院试在即,你怎么这时候还告假呢,夫子昨日刚讲了新的传记,还布置了篇文章。”张继祖惋惜的说。

他在私塾里的人缘似乎不错,身后跟着三五个身着粗布棉袍的读书人,有的袍子上还有补丁,似乎家境都不太好。

有人道:“张兄何必为了这种人费心?”

“就是,落榜三次足以证明宋亭舟不思进取。”

“他向来看不起我等寒门学子,张兄一片好心怕是用错了人。”

张继祖义正言辞的说:“宋兄性子如此,不光对我等不善言辞,对甲班的同门一样少言寡语。何况落榜只是时运不济罢了,我等皆落了榜,怎可因此嘲笑宋兄呢?不过……”

他话锋一转,“宋兄,我等寒门书生家中供养不易,才更不应该浪费时光在家中庶务上,该上进读书才是。我听闻令慈与……咳,与宋兄的未婚夫郎如今开了个早食铺子,宋兄怎可辜负家中厚望呢?”

宋亭舟往日结交张继祖只是因为他性子冷淡,旁人几句话从他这儿也得不到几分回应,自然无人理他,只有张继祖孜孜不倦的与他高谈阔论,如今他开始疑惑自己曾经是怎么忍他废话这么久的?

“我自会护好家人,无需张兄关心。”

宋亭舟不欲与他们纠缠,一言不发的背着书箱进了乙班。

“他这是何意?张兄一片真心劝慰他连句道谢都无!”

“此子嚣张无礼,我看他这次定会再次落榜。”

“就是!”

张继祖本来挂不住面子,听了周围学子的话忽而展颜一笑,是啊,任宋亭舟再狂妄,如何才华横溢,他保管让他次次落第。

宋亭舟并不知张继祖心中所想,自年前集会上他对孟晚丑态毕现,此人就已经被他从同窗好友中剔除出去。

他没空在私塾中呼朋引类,张继祖有句话没说错,不可辜负佳人厚望。

到乙班夫子那里消了假,宋亭舟当初接连落榜,又被何秀才从甲班发落到乙班,连挫锐气,其实是消沉过一段时间的。

然后便发觉,比起父亲何秀才,乙班的夫子何童生虽然只会死记硬背,不甚变通,却是实实在在被何秀才调教过的。一应能寻到的古书何秀才都替他寻了个遍,只可惜天赋在此,光背其形,不解其意。

何秀才自己早早便熄了科考的心,可他也享受到了秀才身份带给他的便利。

与天下所有父亲一样,期盼自己长子能子承父愿,更上一层,因此对何童生颇为严厉,更上一层没能够上,甚至连秀才都考了十几次,何秀才渐渐心凉不再管他,专心捞着自己的钱。

所以说何童生此人,为人死板却没有坏心,有学生同他讨论文章他不厌其烦,甚至颇为兴奋。

宋亭舟不爱问他讨论文章,只爱向他借书,何童生爱惜书本,宋亭舟便在私塾里抄,抄好后拿回家中自读,因此省了不少买书的银钱,却因为常在课堂上抄书被同窗耻笑。

不是笑他抄书,而是笑他浪费上私塾的银钱只是来抄书?

无人理解便无需旁人理解,科举本就是如千军万马中踏上独木桥,只能前行或跳下桥罢了。

又从何童生处借了本名家批注的八股文,宋亭舟默默誊抄。

何童生不知何故竟绕到他的座位前,静静的端详他的字迹,片刻后说道:“家父说过,只背诵而不解其意,还不如不背。”

宋亭舟头也不抬,“那先生背了吗?又解了吗?”

何童生沉默不答,后又突然问了句:“听说你未婚夫郎与你解除婚约了?”

宋亭舟笔尖一顿,“去年寒冬又与我家远亲表弟订了婚约。”

何童生叹了一句,“那倒是可惜了。”

他有一哥儿刚满十六,还未许人家,不过他爹不许他插手子女的婚事,况且宋亭舟又重新定了亲事,无缘吧。

随着周边村子征收徭役结束,镇上来往的衙役增多,宋家的早食铺子生意也越做越好。

孟晚早在前世就知道自己长相不错,他倒不是盲目自信,而是这张脸前世就给他招惹不少烂桃花,如今变成小哥儿,名声又尤为紧要,便更加要多多防范。

方云站在窗口,表情怪异的看着孟晚,“立春后天儿便渐暖,你怎地还带上毛帽子了?脸上那又是什么,怎么那么多黑点!”

孟晚指了指自己脸上大片的黑点点,咧嘴一笑,“墨汁啊,早起练字不小心迸溅上去的。”饶是美人,脸上不洁也失了几分颜色,更何况孟晚是满脸。

方家小少爷爱吃他家的油果子,总是差方云来买,一来二去他和孟晚便熟络起来。

方云别看是个小哥儿,也是个爱颜色的,他性子急躁,对待美人与旁人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如今也被孟晚的模样惊到无语。

“这……行吧,早知你与旁的哥儿不大一样了。对了,给我装上五根油果子,后日记得多给我留些,家里有客,大爷要把你家油果子当零嘴待客用。”

孟晚心思一动,“那我可以将油果子炸成一指长,方便你们摆盘。”

方云琢磨,“倒也可以,那可以做啥花鸟的吗?我家点心师傅做的可好看了。”

“油果子不能做成那样,但是我还知道一种带馅的果子,你们要不要?”现在油果子发挥稳定,豆腐脑也逐渐受欢迎,是时候再添两样赚钱了。

方云不敢做主,“不然我回去问问我家大爷?”他是小少爷的小侍,方家大爷疼爱幺子,时常叫方云到跟前问话,他在方家大爷面前倒也能说得上话。

孟晚倒也不好攒拢人家在主家面前硬推销,不过机会确实难得。

“这样吧,明日我做出几份来,不要钱,你也不必提别的,全当我孝敬给方家大爷的。”

方云目瞪口呆,“那你不就吃亏了吗?”

孟晚莞尔一笑,配上他一脸麻子勉强能看,“吃亏是福嘛,明日你来就是了。”

午时照例是崔姐最后来买油果子,孟晚已经猜到她几分用意,怕见了熟客,也怕污了铺子名声。

暗娼不敢大大方方的露面,比妓院的妓子更低人一等,怕自己身子污糟惹人嫌弃,因此连碗都不敢用孟晚家的。

读书人自认清高,学的乃礼治、忠孝、尊师重道。

张嘴闭嘴的仁义道德,高谈阔论的是礼孝安邦。

站在道德至高点,指责他人,以此显示自己的优越品行,愈发令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娼妓不知朝堂变换,以供人玩乐赚取口粮,却尚且有颗卑谦之心,知人性好坏之分。

如此看来,有些饱读诗书的书生,还不如深陷泥潭的娼妓,可见他们坠入的是另一条不可挽救的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