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31章 租房

穿成哥儿下一秒 第31章 租房

作者:梦里解忧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07-02 11:53:02

“这么多的衙役,还骑着马,来我们这个小地方干嘛?”

衙役没有正式编制,只是县衙里散招的人,有许多甚至是地痞无赖,基本买不起马这种奢侈品。那他们骑得马就是县衙的公物,所以是来泉水镇出公差?

这件事孟晚记在了心里,琢磨着明日再去镇上问问黄掌柜,他没准会得了些消息。

回家后,常金花已经做好了饭菜,干饭、白菜炖豆腐,还有孟晚最爱的炖排骨。

饭后孟晚特意看了眼泡豆子的桶,见常金花没有多泡黄豆,才放下心。

三月份宋亭舟便要出发去府城准备考试,到时候孟晚是准备跟去看看的,常金花也要带着。

出行本就费钱,他们三人一起只会耗费更多银两,宋家的家底可能够用,可也不能干等着吃老本。

寻常百姓做个小买卖已经够用,甚至还能存下些银两,他家供养读书人本就花销大,卖那些豆腐的收入根本赶不上花的,还需想想办法再赚些银两。

他算是文科生,且高考完就把那些化学物理还给了高中老师,脑子里只剩下这些年背的古诗,总不能拿这些东西出风头去吧?

简单的肥皂酒精他倒也会做,但在小镇子上会不会太打眼?他一个不知根底的外乡人,做豆腐便已经露了头了,再弄些别的会不会惹人眼红。

更何况和宋亭舟还未成亲,村里还有个知情的宋六婶在,若是这两个月里出了什么变动被人抖搂出来他还是奴籍怎么办?

不是他将人想的太坏,而是这些事几乎关系到他生命安危,不得不防。

想赚钱,太扎眼的不能做,那就还应该从吃食上入手。孟晚心里琢磨着事,第二天又是与宋亭舟早起去镇上。

“你问昨日镇上来的那些个衙役?”

黄掌柜站在柜台后面,有些惊讶的说。

孟小哥儿不像好打听闲事的人,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些?

“是,我想在镇上做些买卖,担心冲撞了官爷。”

孟晚也不算瞎扯,镇上房租他问过了,不算多贵,且购买力又高于村子。

村里吃喝都靠自给自足,镇上则宽裕的多,孟晚来往镇上,发现酒楼和布庄的生意都不错,证明吃喝不愁,闲钱大把的人还是有的,只不过他目前的阶级看不到而已。

黄掌柜了然,他感慨的说:“小哥儿是有主意的人,不像我们一大家子一辈子死守着这间铺子。这事好说,改日我找人打听打听。”

俩儿子有一个算一个,还不如他年轻的时候,这间铺子他经营下来的人脉,再加上这么多年走的人情,应该也够让他们维持守成了。

他二儿子正往后头库房里搬纸,心里有些不服气自己爹的话。

干啥对那小哥儿这么客气啊?一个乡下小哥儿而已,也值当那么捧着。

孟晚道了谢,又与宋亭舟在书肆各自忙活了一天,黄老板对他客气,又不会时时盯着他干活,他做的轻松的多,并不觉得辛苦。

午后孟晚又与宋亭舟相偕离开,路上宋亭舟问他,“你想在镇上做买卖?”

孟晚笑道:“是有这个想法,但也不是做什么买卖,我也不懂那些,只是想着在镇上卖些吃食,还没想好具体做些什么,便没告诉你和宋姨。”

宋亭舟沉默半晌,突然说道:“是我让你辛苦了。”

家里做豆腐已经够孟晚和常金花忙活了,如今孟晚想到镇上做买卖,想必也是为了他。

孟晚头也没回的往前走,“我做这些也不光是为了你,人若安于现状,混吃等死,与栅栏里待宰的猪羊何异?难道等屠刀落下的那刻再去徒劳的哭求吗?”

孟晚停住脚步,回头笑着看他,“常备不懈、未雨绸缪,你都学过吧?”

宋亭舟紧跟在他身后,没想到他会突然回头,两人险些撞了个满怀。

他稳住身形,磕磕巴巴的说:“学……学过。”

孟晚引导着他,“所以要想啊,思考,不能光死记硬背书里的,遇到别的事也要加上自己的考量。”

镇上条件有限,宋亭舟书上还记了那么多自己的想法,足以证明他是极为敏捷聪慧的,可却十分有局限性,这些东西都与眼界有关系。

虽然孟晚没去过京都,不知道禹国有没有国子监这个部门,但他那个时代的古历史上是有的。

国子监乃世家子弟的起点,人家出生就站在普通人上头,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掌握知识,而宋亭舟这样的农家学子,却只能一步步往上走才能一点点开阔眼界。

可在孟晚看来,这个顺序一开始就是错的,心中有物才能写得出锦绣文章,没见识过硬写,可不就是言中无物吗?

如今考秀才考的是记忆力和理解力,等他之后乡试考举,依据的可全是各种古献孤本的堆积了,官宦子弟人家从小看的东西,宋亭舟却要靠恶补。

孔子也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苦读是最基础的,但最关键的是找到善读书的方法才是。

因此光看书不够,宋亭舟需从现在开始便恶补不足之处,书目前家里没有条件,那就先从知其意,可延伸不可跑题开始。

初十孟晚再去书肆,黄掌柜果然打探了来消息。

“说是水泉镇与庆丰镇之间要修建水坝,所以来了这些个衙役,听说过阵子还会有军队驻扎。”

听到这儿,宋亭舟先反应过来,“那岂不是要征收劳役?”

他眉间有淡淡忧虑,“若是两个月还能赶得上春耕,若是时间更久,家里光靠妇孺岂不耽搁一年的收成?”

孟晚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不先担心自己的院试,反而第一反应是村民的庄稼,倒是个做好官的预备役。

孟晚却先顾不得旁人,抬眸问他:“三月份你还要去府城,如此不会耽搁吗?”毕竟宋亭舟还只是童生,没有免除徭役的资格。

宋亭舟心中一暖,“这种徭役应该不会强征,与考试无碍。”

孟晚松了口气,又想到别的问题。

两镇之间建水坝,知县又要调动些兵力来驻守,虽说一个县的兵力不多,可能连一百都不到,但对泉水镇这个小镇子来说,一下子涌入几十人也着实不少了。

这么多人起码要在镇上三两个月,吃住问题呢?这些徭役白天干活按理说午间是应管一顿饭的,但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饭。

县里的守城兵和衙役平日也算是有俸禄的,怎么可能和徭役吃一锅饭,距离近的泉水镇和庆丰镇绝对是打牙祭的好地方啊。

如此一来,客源不就有了吗!

孟晚回去后琢磨了一夜 ,越发觉得可行,若是这段时间真在镇上租院子做买卖,那宋亭舟也不用来回奔波了。

初十过后书肆的灯笼已经画的差不多了,十一本来不用再去,可孟晚依旧早起。宋亭舟也没戳穿他,只是安静的跟他出门。

孟晚问他:“你就不问我为何今日还去镇上?”

宋亭舟看他一眼,孟晚头上的祥云簪自初一后便没再摘下,此刻正俏生生的插在他发间。他就这样戴着他送的簪子,好奇的追问自己问题,搅得他五脏六腑都在发酸发胀。

宋亭舟强迫自己收回目光,“不是你说想要在镇上做买卖?可是想好了?”

孟晚脚步轻快,“想好了,还是做早上的吃食好些,就是可能会辛苦,但速度快赚得就多。”

他家现在做豆腐已经成熟,再搞个油条搭配不是刚好一套?

镇上已经有卖包子的,卖面条的,就差他家这样油条豆腐脑了。

其实孟晚是有些丧气的,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考四年大学生读下来竟然只能在古代卖油条豆腐脑?

第二次悔恨自己当时为啥不去学物理化学新东方。

镇子上也有牙子,不过是私人的,孟晚觉得眼前的叔嬷比起牙子更像是媒婆,他脸上的孕痣长得与张小雨差不多大小,黄豆粒大挂在嘴边,说实话不太好看。

“咱们镇上就这一条街,还有几条巷子,你们是要租院子自家住啊,还是要租门面做买卖啊?”

孟晚摸了摸自己眼下的痣,比芝麻大些,比米粒小些,颜色红艳,形状圆润饱满,不难看。

宋亭舟盯着他的动作眼神一暗,后又移开目光答了牙子的话,“租门面做买卖用的,最好后面还带着院子。”

牙子一拍手,“那还真有一家。”

他们三人走在街上,人牙子打量的眼神让孟晚不舒服,他全程跟在宋亭舟身后,让他出面和牙子打交道。

牙子一路走到街西,开锁推开一间没挂招牌的门面,里面倒是宽敞,足有三间房大,东西都被搬得空空荡荡,看不出之前是做什么的。

“这间怎么样,多宽敞啊,就是得自己置办些东西,那也不值多少钱。来,从这穿过去有个门,进去就是内院。”

他们跟着牙子穿过门走进内院,内院也大,坐着四间正房,院里还有一口水井。

好是好,可孟晚心里咯噔一声,恐怕不便宜。

果然人牙子张嘴便是十两。

镇上,十两?抢劫啊!

孟晚在后面疯狂戳着宋亭舟的腰。

“咳咳……十两确实不少,容我们回家找长辈商议商议吧。”

牙子不乐意,“这么老大的院子十两都不贵了,你们还想租啥样的?”

宋亭舟不言不语。

那牙子走了老远还在乱吠,“啊呸,穷鬼就别出来看铺面,住乡下的茅草房去吧。”

孟晚回身瞪他,人却扭着腰走远了。

宋亭舟想碰他袖子,又觉着于理不合,于是往日挺得笔直的腰板略弯下来,轻声哄他:“别气,我给你买糖葫芦吃?”

孟晚这一冬天都没什么果子吃,也是馋的,他将脸拧回来,“要两串!”

卖糖葫芦的小贩抱着草靶子走街串巷,宋亭舟带孟晚走了会才碰到他。

巧的是黄掌柜也在抱着三四岁的孙女买糖葫芦。

“小哥儿今日怎么也来镇上了。”

孟晚也没瞒着,“想在镇上做个吃食买卖的,找牙子看了个铺子不甚满意,买完糖葫芦也要回家了。”

“嗨,小哥儿早怎么不提,我家隔壁的院子常年往外租着,不然我让老二带你看看去?”黄掌柜要看铺子走不开,想叫二儿子跑个腿。

孟晚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哪儿有不同意的。

黄老板的二儿子叫黄铮,年纪似乎还没宋亭舟大,也就十七八岁,看不出性子,除了路上问了宋亭舟几句话外并没说别的。

院子离书肆不远,隔了两条巷子就到了。院门是敞着的,里面还有妇人在院里洗衣服。

黄铮问了句洗衣服的年轻妇人,“嫂子,我婶子在家吗?”

年轻妇人见他身后带了人,猜到是租房的,回道:“在呢,我进去叫她。”

她放下衣服进了屋,“娘,小二来了,像是带了人来看房的。”

没一会儿屋里便出来了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妇人,穿着一身灰色棉袄,头上插着根银素簪,看着是个利索人,上来也没废话,张嘴便问道:“是两位要看房?这位书生郎看着倒是眼熟。”

镇子一共没有多大,宋亭舟常年在镇上读书,他个子又高,长得也俊,还是挺扎眼的。

孟晚照例没出头,他如今未婚,不便太过出头露面,由宋亭舟出面正好。

“我在李秀才的私塾里读书,常在镇上走动,婶子应是见过我。”

中年妇人见宋亭舟说话有礼,还是个读书人,十分满意,“小二,我家的事你和读书郎说了没?”

黄铮实实在在的说:“我爹让我带他们过来的,我只将人带来,租金啥的婶子你们自己谈吧,我就先走了。”

“你这孩子,行吧,替我谢谢黄掌柜。”

黄铮走后,中年妇人领着宋亭舟他们往里走,“我这院里一间正房两间厢房,已经租出去一间西厢房了,东厢这间比西厢大,以前住的也是读书人,年前刚搬走。对了,这位是?”

一个未婚的哥儿,跟着个年轻汉子看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